克制的狂欢|孩子为何哭闹?——他正在向全世界发号施令

龚思量
2019-10-31 11:59
来源:澎湃新闻

在我们谈论公德心时,我们常常会强调要考虑他人的存在。不论是在高铁上外放视频或音乐,或是在公共场合大声吆喝,都一律被视作缺少公德心的表现。然而,在这些打扰他人的行为中,儿童在公共场合哭喊却是最为难以处理的。“如何看待儿童在公共场所大声哭喊?”这一问题在知乎上的回答中,有大部分都表示应该对孩子的父母表示理解或者宽容。毕竟,许多父母也对如何有效地制止孩子的哭闹一筹莫展。将心比心,当孩子尚且不能理性地与父母进行沟通时,父母或许也缺少教育孩子的最佳手段。于是,我们或是看到父母对被打扰的周围人报以歉意,或是大声斥责孩子,又或者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有趣的是,作为哲学家的卢梭也曾经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讨论孩子哭闹行为背后的原因。而卢梭更是强调,在孩子哭闹的背后,既有着孩子本身弱小的特点,又有着他们渴望给予世界的命令。对于父母来说,面对孩子的哭闹时,绝不应该仅仅单纯安慰孩子,更应该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

无力的儿童和与他们的需求

在卢梭之前的哲学家,往往将对于成年人和孩子的关系颠倒过来。卢梭本人说到,“圣皮埃尔神父称成人为‘大孩子’;我们可以反过来把小孩叫‘小大人’。不过,当霍布斯称坏人为‘强壮的孩子’时,他就把事情简直说反了。所有一切的坏事都是来源于柔弱,孩子之所以淘气,只因为他是很柔弱的。”当孩子哭泣时,往往是因为他们本身太过于弱小,以至于他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由于他们缺少沟通的能力,他们的身体功能也尚未发育完全,他们只能通过哭泣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卢梭明确地表示:“由于人最初是处在艰难和柔弱的境地,所以他最初的声音是悲泣和啼哭。婴儿觉得他有所需要,然而自己又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哭起来,恳求别人的帮助;如果他饿了或渴了,他就啼哭;如果他太冷了或者太热了,他就啼哭;如果他需要活动,而人们又硬要他休息,他就啼哭;如果他想睡,而人们又打扰他,他就啼哭。他的生活愈不能由他支配,他就愈是经常地要求人们对它加以改变。他只有一种语言,其原因,可以说是由于他身上只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由于他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所以他还不能辨别它们不同的感受;所有一切不如意的事情,对他来说都能形成痛苦的感觉。”

从表面上看来,父母应该对这样弱小的孩子抱以同情和安慰,对于他们的要求尽量满足。然而,在孩子习惯于用哭泣表达自己的要求,而后发现自己的要求往往能得到满足后,他们的哭泣逐渐变成了针对父母的命令。他们的哭泣从请求父母帮助,变成了对父母的命令。举例而言,我们可能见过孩子在商场或是超市因为父母拒绝为他们买零食或玩具而大声哭闹。这些零食或在玩具本身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当孩子已经习惯利用自己的哭闹来控制父母的行为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通过哭泣来下达对父母的“命令”。对此,卢梭研究专家Christopher Kelly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出身于贫穷或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后,往往表现地很平静,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部分要求不能被满足。而被溺爱的富裕家庭的孩子则往往会对此大哭大闹,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要求不能被满足这一事实是无法接受的。而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也决定了他们对于世界和他人的态度。

个人意志与世界的关系

当卢梭谈论如何合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他强调了不能让孩子以为世界是根据他/她的个人意志而改变的。卢梭表示:“当小孩一声不响地使劲伸手的时候,因为他不能估计他同他想拿的东西之间的距离,所以他以为他是够得着那个东西的;他的想法当然错了;但是,当他一边又在闹又在哭,一边又在伸手的时候,那就不是他弄错了距离,而是在命令那个东西到他那里去,或者命令你把它拿给他。在前一种情况下,你一步一步慢慢地把他抱到他所要的东西那里;在第二种情况下,你不只是假装没有听见,而且,他愈是哭,你就愈不理他。必须趁早使他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人;也不命令东西,因为东西是不听他的命令的。所以,当一个孩子希望得到他所看见的和别人准备拿给他的东西时,最好还是把他抱到他想得到的东西那里,而不要把东西拿过来给他:这样做,他就能够明白其中的含意,这种提示方法是适合于他的年龄的,而且还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可以启发他明白这一点。”

卢梭曾经表示,贵族和知识分子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他们认为自己是有资格改变世界的。因此,当他们发现自己面对某些事情束手无策时,他们受到的打击是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而当我们想象一个所有需求都被父母满足的孩子时,我们不难想象他/她对于世界的态度。当孩子发现他/她的要求能让世界改变时,孩子会怎么样看待除自己本身的其他存在呢?当他/她要求食物时,食物被送到他/她的嘴边;当他/她要求玩具时,父母将玩具送到他/她的手边;那么,孩子会不会将父母视作满足自己欲望和要求的工具呢?除了自己的之外的他人,似乎也不过是可以随着自己的要求被改变的对象,如果一个孩子习惯了使唤他人,乃至命令、恐吓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他/她对于奴役、虐待他人或许也并不会感到良心不安。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些外放视频、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行为,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被宠坏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作出这些行为,因为他/她已经习惯将除自己之外的存在视作可以被自己控制和改变的存在,当他/她产生需求或愿望时,满足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至于他人的存在则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

或许略有讽刺的是,身为教育家和哲学家的卢梭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婴儿院,似乎我们也完全可以指责他自己也没有尽到身为父亲的职责。然而,就卢梭的教育理念而言,他的《爱弥尔》对于当时的法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相信人性本善的卢梭对于如何规避错误的儿童教育的风险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建议。当我们一再看到被溺爱的儿童逐渐变成视他人为工具、缺少对他人最起码的考虑和尊重时,我们或许可以选择遵从卢梭的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自身与世界的关系。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