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荣:行政诉讼要避免程序空转,防止与百姓“绕圈子”

澎湃新闻记者 林平 实习生 孙茜楠
2019-09-21 09:56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说》第三季海报。

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贺小荣在《法治中国说》第三季“大法官说”中指出,解决行政争议要反对程序空转、无效诉讼,不能加重老百姓的诉讼负担,防止“绕圈子”、“玩概念”。

“民告官”法律制度已施行三十年。“新行政诉讼法修改之后,一审的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有了明显的增长。”贺小荣介绍,2018年,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行政案件有26万件。其中,当事人撤诉占比20%,行政机关败诉大约15%,“这反映了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进程以及百姓法律意识的提高。”

作为一项“民告官”的法律制度,行政机关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这一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贺小荣介绍说,在行政诉讼法颁布后的三十年里,曾出现过行政机关不出庭应诉、出庭不发声的消极现象,也有过省部级领导、中央部级单位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积极姿态。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把“负责人出庭应诉”作为行政机关一项应尽的法律义务。

“往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一次以后,类似的行政违法行为可以说基本不会存在。”贺小荣认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可以提高社会法治水平,“只要态度好,够重视,对于化解矛盾就会起到大作用,意义很大。”

按照行政诉讼规则,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同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双方提交或补充一定的证据。

贺小荣提醒,解决行政争议要反对程序空转、无效诉讼,“行政诉讼有很多的举证、质证,庭审的安排,一定要正确地分配举证责任,不能加重老百姓的诉讼负担,要尽量地减少诉讼技巧在行政诉讼当中的比重。”

“一旦法官的天平失衡,就可能让老百姓承担过重的举证责任,实体权利就难以实现,诉讼请求可能因为证据的缺失而被驳回,公平正义就难以实现。”贺小荣说。

如何避免程序空转?“最重要的就是要准确理解老百姓为什么要到法院打官司?这是核心问题。”贺小荣表示,如果不换位思考,就可能导致行政诉讼程序空转,解决不了问题。

在行政诉讼中,还要防止与老百姓“绕圈子”、“玩概念”。贺小荣直言,老百姓经常提起诉讼要求政府赔偿,按照制度安排,首先要确认行政行为是违法的,但老百姓不太懂,他们所提出的诉讼请求,难道没有暗含对行政行为的否定评价吗?

贺小荣表示,理想的行政诉讼就是让人民群众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填补,让政府的行政权力更加公正、高效。

    责任编辑:蒋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