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观察︱电影节越来越多,这对主办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综合
2019-09-18 17:49
来源:澎湃新闻

八九月,电影人很忙碌。

当地时间9月8日,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闭幕,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与之“撞期”,也在一周后落下帷幕。国内同样,电影导演贾樟柯创办的平遥国际电影节进入第三届,9月16日主办方公布了本届的首批片单。

最早的电影节发生在1932年的威尼斯,不到一个世纪,世界各地电影节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个。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电影节有了更为丰富的形式。不少地方的公共部门愿意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将电影打造成城市品牌。

但作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这些电影节对于主办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如何衡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尽管威尼斯和戛纳电影节都诞生于1930年代,但直到二战后它们才逐渐兴盛。这源自战后欧洲各地的经济复苏和都市重建。

对于主办城市而言,电影节能够促进旅游和消费。在最近《卫报》的一篇分析文章中,作者Sarah Jilani分析了电影节的“微观经济学”: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小城市能够促进商业发展,增加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并开拓国内和国际资源。

最近,纪录片《美国工厂》在国内引发热议,它出自圣丹斯电影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正是在今年的犹他州帕克城(Park City)买下了这部纪录片,成为其制作人。每年圣丹斯电影节于1月下旬举办,今年的访客数量约有12.2万人。而国外游客的消费额超过了1.49亿美元(约合10.56亿人民币)。

圣丹斯电影节为帕克城创造了3052个就业岗位,也让这座城市变得知名。

经济效益之外,电影节还鼓励多元文化和先锋审美。不少影评人眼中,一个理想的电影节应该是自由表达的空间。

一些电影节关注少数群体,比如英国电影学会主办的LGBT电影节,以及吉隆坡的生态电影节。那些因政治、性别、种族或是宗教而被边缘化的群体或许能从中找到归属感。Jilani称,在一些相对保守的社会中,这些电影节能产生一种“社区属性”,是为数不多的自由之地。

在乌克兰首都基辅,人权纪录片电影节讨论一系列复杂的议题,去年的主题关于人权和数字化。电影节的协调人Olga Birzul相信,电影节鼓励批判性思考,这在一个后苏联时代的城市有助于创造一种独特的市民精神。

但另一方面,电影节也带来了一些烦恼,比如深受士绅化影响的威尼斯。

当然,威尼斯的士绅化并不能完全归咎于电影节。这座城市本就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价值每年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电影节、艺术双年展和建筑双年展等等。每年约有2000万名游客涌入这里,随之而来的是高档餐厅、酒店和奢侈品商店,它们能够负担得起更高的店租,迅速占领街头。被挤压和驱逐的则是原本面向本地人的杂货铺、药店和餐馆,而居住者也因水涨船高的房租被迫搬离。

这座城市已经尝试过多种方式试图控制旅游业的过度膨胀,比如对一日游的游客收取最高10欧元的“着陆税”,但大多收效甚微。人们担心,这座城市仍免不了成为一个驱逐了原住民的“水上迪士尼”

    责任编辑:吴英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