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雪容融”来了!来看看他们的诞生过程!
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Bing Dwen Dwen)和“雪容融”(Shuey Rhon Rhon)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自2018年8月8日面向全球征集,经过长达405天的征集和评审,两个可爱的吉祥物最终从5816件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
“冰墩墩”以国宝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形象友好可爱、憨态可掬。
“雪容融”则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代表着收获、喜庆、温暖和光明。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鸽和天坛构成的连续图案,寓意着和平友谊。
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让人惊讶的是,“冰墩墩”这只“冰雪熊猫”,竟然是从盛夏的广州走来!原来,“冰墩墩”的设计者团队来自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曹雪领衔的14人团队。
广美团队奋战10个月倾力打造
一切艰辛凝聚成“值得”两个字
记者第一时间了解到,本次冬奥会吉祥物方案的设计团队负责人正是曾设计广州城市形象LOGO的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团队总执行人则是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据介绍,本次冬奥会吉祥物广美设计团队共有14人,包括7名教师和7名研究生。
短短4个月前,由曹雪设计的广州亚洲美食节LOGO和由刘平云设计的美食节吉祥物——形似奶黄包、憨态可掬的小羊“亚美”,受到了市民游客的喜爱。
“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对于我个人,还是我们团队来说,都是从来没有过的一次历练!”得知喜讯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曹雪,他总算长舒了一口气。他直言,这一次设计冬奥会吉祥物,付出的精力、时间和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此前很多设计都是我一个人完成,但 这次,是我们广美团队奋战了整整10个月。 ”
曹雪坦言,设计冬奥会吉祥物,也意味着这个由广美团队所设计的作品,将永久被载入奥林匹克运动会史册。“想到这,总是一下子控制不住就热泪盈眶了,仿佛在这一个瞬间,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没见过冰雪的广州孩子
反而有超强想象力
消息公布后,最让人惊讶的是,为什么这支常年生活在南方,几乎没见过下雪的广州设计团队,会成为这次北京冬奥会这一冰雪运动最高殿堂吉祥物的设计者?
曹雪坦言,一开始,冬奥会组委会到广美进行宣讲时,也有着同样的顾虑。广州很少下雪,要征集冰雪运动冬奥会的吉祥物,他们担心“广州的孩子没见过冰雪没有体验”。“但其实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没有见过冰雪的孩子,反倒可能对冰雪运动和冰雪有着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能会创造奇迹!”
没想到,当初看似是一句玩笑话,一句不经意的话,可是到了今天,却恰恰得到了印证了。在他看来,广州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广阔,理解问题的角度也更加丰富。“组委会有专家说,认为我们的作品真正体现了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也让世界见证了,原来冬奥会吉祥物还可以“这么玩”。 “我想着只有在我们广州才有这样的想象力。 ”
记者采访了两位主创,还原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三百天诞生记。
主创团队
10个月往返北京逾20次
修改方案1000多次
回忆起去年10月10日在广州的宣讲会,那是冬奥组委专家团队全国巡回宣讲的最后一站,要知道这次宣传距离最后的截止时间已经很近了,在大家看来,也许大部分人都对广美设计冬奥会吉祥物这件事不抱希望。
在短短的18天内,广美团队一共交出了16套方案,最终名为《冰糖葫芦》的作品进入最后修改阶段……
今年的大年初三,广美团队就接到通知全员到位,开始修改作品……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冰糖葫芦只保留了冰晶外壳,内核更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动物,熊猫、老虎、麋鹿、藏羚羊……但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宠爱的熊猫成为了最终选择。
曹雪告诉记者,作品从初稿到成品的10个月间,经历了1000多次小修改、21次大修改。为了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冬奥会组委会领导和专家的反馈与指导,广美团队往返北京逾20次。他们进行创作的办公室,成为组委会亮灯时间最长的房间。
让他们高兴的是,他们提交的吉祥物方案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认可。“他在瑞士看到我们吉祥物方案的录像,说了两个词,分别是‘excellent’(卓越的)和‘great’(极好的),可见他对这个吉祥物的喜爱。”
对话主创
“冰墩墩”兼具中国文化和国际审美
广州日报:为什么选择大家所熟悉的国宝熊猫形象作为吉祥物的基本元素?
曹雪: 我们在吉祥物设计的过程作了上千次修改,尝试过与中国有关、与冬奥会和冰雪运动有关、与奥运精神相关的无数个元素。在国外,不管是亚洲、欧洲还是美洲、大洋洲,人们对熊猫的喜爱程度都超乎我们想象。在这次长达10个月的创作过程中,我正好有机会出国两次,途经6个国家,几乎每一天都能看到熊猫元素,可见外国人对熊猫的喜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形象,吉祥物的传播成本和教育成本都低了。
广州日报:如何在熊猫形象的基础上增加新意,创造出一只“不一样的熊猫”?
刘平云: 我们在设计修改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团队专门成立了资料组,尽可能多地收集全球互联网上的熊猫形象,观察它们的特点,避开它们的特色。在冬奥会这个最高级别的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吉祥物。熊猫形象是如此之多,我们收集到上万个了,可以说是掘地三尺。
广州日报:此次冬奥会吉祥物设计有什么亮点?
曹雪: 今天我们看到的吉祥物,和我们看过的熊猫都不一样。它的中文名字为“冰墩墩”,英文名字为“Dwen Dwen”, 它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 冬季冰雪运 动特点。 熊猫头部装饰彩色光环,其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头部外壳造型取自冰雪运动头盔。当彩色光环发光,伴随着一个响亮的铃声,“冰墩墩”瞬间就会装备上某种冰雪运动器械,比如脚上的冰刀,或护目镜等。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玩法,与传统熊猫形象相比,冰墩墩不管是从形态还是从质感上面,都有完全不一样的演绎。
我对设计有一个观点: 眼界要高,身段要低。 所谓眼界高,是指设计的形象要有国际化视野,尽量让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可它、喜欢它。至于为什么要身段低,因为吉祥物要能来到任何一个民族的中间、任何文化背景人群的中间。所以这个吉祥物看似有一个很酷的外表,但它的熊猫形象是一个充满温度的、可爱的、可以与世界人民交流的载体。
岭南文化的种子最终开出了冰雪之花。 实际上,广美团队此次脱颖而出,绝非偶然。 广州,也是一座设计无处不在的城市。 无论是广州既能感受现代活力又能享受千年古韵的城市格局, 还是广州解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对话密码时装设计,都展现出广州设计的魅力。
历届冬奥会吉祥物
从1968年格勒诺布尔冬奥会出现第一个非官方吉祥物Schuss(舒斯)开始,冬奥会吉祥物就成为了每届冬奥会形象的重要代表。
和夏季奥运会不同的是,冬奥会吉祥物往往会选择象征着冬季的元素,如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的雪人、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雪球和冰块等。
其中又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吉祥物都能反映出主办城市和国家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元素。如今,“冰墩墩”和“雪容融”也加入到了这个大家庭。
文章来源: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广州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广东教育等
声明:“光明网”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5892624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投稿、合作QQ:892726843(加时请注明微信投稿or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