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路上①|深圳:见证城市巨变,集市农田成商圈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2019-09-16 07:05
来源:澎湃新闻
深圳人民路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视频编辑 柳婧文(04:33)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成就斐然。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中,也浓缩在每条大街小巷的变化之中。一条路,见证一段历程。澎湃新闻派出多路记者,寻访全国多个城市的人民路,记录路上承载的国家记忆和变迁,呈现新中国的发展成就。

在近70年的人生里,梁学爝的住房换了5次。

出生时,梁学爝一家住在铁路旁搭的木棚,仅7-8平方米。至1960年代初,梁家租住村民的简陋砖房,10多平方米,最多时住8口人。1975年前后,梁学爝结婚,生孩子后一家3口租20平方米厂房住。改革开放后,梁学爝所在的工厂效益变好,他出8000元就获得100多平方米单位分房,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2002年,因拆迁改造,梁学爝住上了同等面积的新式回迁楼房。

对梁学爝来说,换房的背后可看出深圳的发展和变迁,而他家五次换房,都未离开一条路。

这条路就是深圳罗湖区的“人民路”。路不长,不到3公里,南北走向,分为两段:人民北路、人民南路。往前40年,这条路更短,只有1公里多。

路的最南部,毗邻香港,有罗湖口岸、深圳火车站、罗湖区汽车站,是人流集聚之处;路的北段,是深圳最老商圈之一——东门商圈的核心区,是深圳人心中不可取代的“老街”。

21世纪初,经过改造后的东门商圈。澎湃新闻记者陈绪厚 翻拍

同时,这条路也连接着历史和记忆,两侧有深圳中学、深圳小学,有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有建于清康熙年间、曾是省港大罢工接待站的思月书院,有占据全国第一高楼位置十年之久的国贸大夏。

这条路,是深圳从“小渔村”变身为大都市的缩影。见证过它的历史变迁的梁学爝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早年,因临近香港靠近火车站,人民路附近形成了小商圈;改革开放后,这一带最早崛起,后经数次改造,形成如今的繁华面貌。“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里还是一个边境小镇。”

深圳罗湖区人民北路、人民南路。 王煜 制图

深圳墟往事

梁学爝1951年出生,祖籍广东新会。上个世纪40年代,他的爷爷和父亲来宝安县(深圳市前身)当搬运工,他生在这里。

那时,宝安县还是一个偏于一隅的“弹丸小邑”。据文献记载,在改革开放前,宝安的经济以农业为主。1978年,宝安工农业总产值1271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575万元,占75%。

梁学爝从小玩到大的地方,叫“深圳墟”。“墟”是集市的意思。早在明代中期,如今罗湖东门一带的几个村落建立集市,形成了“墟”,这份繁荣也一直延续了下来,造就了如今的东门商圈。

梁学爝回忆说,因毗邻香港,有罗湖口岸及火车站,上世纪50、60年代,这里是“边境小镇”。公开报道显示,广九铁路建成后,罗湖车站启用,宝安成为内地与香港的交通门户,卖农产品的谷行街(今解放路)、卖小吃和杂货的维新路(今人民北路)、永新街、南庆街等处商业街迅速发展起来,形成了今天的罗湖旧城。

人民北路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深圳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民俗学者廖虹雷此前接受媒体时表示,人民北路附近的东门商圈,自明清以来已是远近闻名的重要墟市,这里居于香港和广州之间,地理环境独特,华洋交杂,人文荟萃,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和潮汕的民众在此聚集。

当年,深圳墟规模不大,路主要有两条,即人民路和解放路,都没铺水泥,是土路;街上房屋多是骑楼,2-3层,一楼为铺面,楼上住人;周围是农田,散布着简易的民房,当地村民多以务农为生,少数人捕鱼为业。

过去的人民路和解放路。来源:网络

梁学爝说,最初,人民路只有1公里多,不到10米宽,外来的搬运工没房子住,在附近的树下搭木棚。随着6个子女出生,梁家曾8口人挤住7-8㎡的木棚多年。

1971年,梁学爝从人民路附近的深圳中学高中毕业,被分配至农机三厂,做木工、筑造等工作。在他的印象中,至改革开放前,人民路及周边的变化都不大。

蒋杏英第一次来宝安县人民路,是上世纪50年代末,那时她20岁出头。

蒋杏英是广东罗定人,1957年,抱着出来见世面的念头,在熟人的介绍下,她来了宝安县,参与建设光明农场。当年,他们村出来的女孩只有2人,她便是其中之一。

蒋杏英在人民北路附近的房屋独居,他的两个儿子在香港生活,女儿在福田生活。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来到宝安后,见到的都是山,不少人跑了回去。蒋杏英却很兴奋,她相信知青,这里包吃包住,都是年轻人,没想过要回老家。

一年后,蒋杏英转去建设深圳水库。她说,修水库很苦,手拉车都拉出了血,受不了,不少人回了光明农场,甚至直接回了老家。蒋杏英留了下来,1960年左右,她和同在水库工作的老乡结婚,之后在水库顶的草棚里生子。

蒋杏英回忆,大约1958年,她第一次来到人民路,利用空闲时间来逛街。她的印象里,这里是集市,是交易农副产品的地方,除了人民路和解放路,还有几条小路,“大街好一点,是铺有沙石的土路,小路就比较破了,是黄泥路。小孩上学,鞋会搞脏。”

见证深圳速度

改革开放的春风,最早吹进深圳。在梁学爝看来,人民路这一带,由于临近罗湖口岸、火车站,最早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

1979年,宝安县改为深圳市,次年深圳经济特区获批。与此同时,罗湖区成立,是特区的中心。据《深圳市罗湖区志》记载,深圳经济特区大规模开发从罗湖开始,人民路一带自此发生巨变。

人民南路。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原本仅长1公里的人民路,迎来了扩建。据《深圳市志》记载,人民北路于1981年建成,1983年人民南路建成,两段路以深南大道为界,人民路得以全线通车,自笋岗东路至深圳火车站,南北走向,长2340米,宽40米。这次扩建改造也形成了如今深圳人民路的大体格局。

梁学爝告诉澎湃新闻,如今的人民北路归东门街道管辖,大致是过去人民路,最显著的特点有东门商圈,而人民南路一带属于南湖街道,过去多是未开发田地。扩建改造后,人民北路在新建楼房的同时,仍保留过去的一些痕迹,而人民南路是连接罗湖口岸的主干道,路面宽阔,两侧多是高楼大厦,更有都市感。

在人民南路路旁,地标建筑是国贸大厦。

位于人民南路的国贸大厦,曾是中国第一高楼。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翻拍

1982年,深圳市政府准备筹建一栋大楼,作为全国各地在深圳的窗口,命名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1985年底,国贸大厦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第50层还设有目前很多新修大厦都没有的、直径26米的直升机停机坪。

国贸大厦是当时的全国第一高楼,楼高160米,共53层,创下了中国数个第一:中国第一栋超高层建筑,在长达十年里一直占据着“全国第一高楼”的位置;中国最早实行招标的建筑工程,在国内率先大面积运用滑模施工,创下了举世闻名的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改革开放也改变了梁学爝的命运,他所在的车间和香港外资合作,生产席梦思床垫,因经济效益好,1981年,他仅出8000元就获得一套100多㎡的单位宿舍房,告别了过去的木棚、民房和厂房,真正第一次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低层砖房到高楼林立

人民北路、人民南路有不少地标性建筑,深圳中学、深圳小学在路边,附近有深圳最早建成公园之一的人民公园,东门商圈保持着繁华和热闹。

在84岁高龄的蒋杏英的记忆中,人民路一带前后共进行过多次改造。而据当地老住户讲述,老人民路一带第一次大规模改造,始于上世纪90年代。

1964年前后,经熟人介绍,蒋杏英进入深圳市人民医院工作,负责医院食堂采购,一直工作至退休。1970年代初,当地很多人盖房,蒋杏英家也在老人民路附近找了一块40多平方米空地盖楼,盖了一层;1980年代,经两次加盖,盖至四层。拍摄于1980年代的照片显示,蒋杏英家是砖房,外墙没有刷水泥。

80后李丽婷在东门社区工作,她的母亲早年在东门商圈做销售,她曾在人民小学读书。李丽婷回忆说,小时候,小孩子到处玩,人民北路一带的居民区房屋多是2-3层的砖房、骑楼,多数盖瓦,外墙没有刷水泥。没有自来水,路面上还有很多水井。到了饭点,妈妈大喊一声“吃饭了”,孩子们就回家吃饭去了。

李丽婷表示,到了1990年代,这一带被围起来改造,骑楼、瓦房等全部拆掉了,盖了新楼。也是在这一时期,蒋杏英家的4层楼房被拆迁了,按照面积1:1的赔偿标准,她家获得2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她至今居住在其中的一套。

公开资料显示,1998年1月,深圳提出对东门老街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市、区两级政府投资数亿元资金,对老街彻底改建。次年10月,东门老街升级改造后重新开街。

上世纪90年代的东门老街。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翻拍

改造后,东门商圈延续昔日的繁华,人流量一度破百万人次,在商业面积不足0.2平方公里的东门商圈,仍然有30万至50万人次的日均客流。

如今在人民北路看到的楼房,也多数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这些老房子之后经过翻新,使用至今。

人民南路所处的南湖街道,其历史变迁则是另一番景象。

南湖街道是深圳经济特区开发最早、发展最快、最繁华的口岸地带。1979年前,这里一片荒芜,一些外贸公司在这里建有猪圈,作为生猪出口的中转站,到处是猪粪和污水。

1980年后,这里城市建设和旧村改造同步进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南湖街道高楼林立,18层以上高层建筑有130多栋。2002年,人民南路迎来一次改造,改造后路面宽至45米。

包容的街区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深圳从“小渔村”变身为大都市,人民路的变迁史是其中一个缩影。

1993年,梁学爝辞职,去了深圳老牌知名酒店晶都酒店工作。两年后,该酒店改制,梁学爝下岗。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梁学爝重新回到酒店,工作至退休。

2002年,因拆迁改造,梁学爝住上100多平方米的新式商铺房。至今,他和爱人、儿子、儿媳、孙子住在这套房内。

从出生至今,60多年来,梁学爝一直在人民路(现人民北路)附近居住。他是位老党员,对社区工作很热情。他记得街上每栋建筑的前身,是这一带历史变迁的见证人。

梁学爝发现,老住户越来越少,住的绝多数都是外地住客,且换了一批又一批,这让他有些伤感,“80%的房子都是用来出租的。”同时,他也适应这种快速变化、人来人往,“没有发展,就没有今天的生活,不能停留在过去。”

梁学爝在看过去的照片。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如今,梁学爝的孙子在香港读书,每天往返深圳和香港。每月有8000元退休金的梁学爝,生活无忧,他每天五点起床,坚持锻炼,每天走1万步以上,每周约老同学打麻将1-2次。

梁学爝说,深圳变化很大,“一年一个样”,他也见过很多人的命运转变,“‘小家’都跟着‘大家’改变”,大家各自的人生轨迹虽有所不同,但生活都变好了。

至今,蒋杏英在人民路附近居住50多年了。她有两子一女,女儿现在福田生活,两个儿子都在香港。

年过八旬的蒋杏英身体健朗,她的心态很好,待人热情,烫了头发,显得很年轻。前不久,蒋杏英做了白内障手术,她用两个手机,常用微信和人交流。

蒋杏英已四世同堂,每周她都会独自去香港,和亲人团聚。得闲,她就和老同学一起聊天、喝茶。

蒋杏英说,她很满足如今的生活,“退休工资很高,生活很好。以前最苦的是我们,现在最幸福也是我们。”

李丽婷是一名新深圳人,选择在曾经上学、玩耍的街区工作,做了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对于人民路一带,她记忆最深的,有一栋3层木质结构的骑楼,是一片民房中最高的楼;有蛇餐厅,这是深圳知名的餐厅,以吃蛇出名;有麦当劳,1990年中国内地首家麦当劳在这里开业,为买了一个汉堡,妈妈曾带她排了好久好久的队。

问及人民路一带的特点,李丽婷的回答是,“挺包容的,什么年代的建筑、什么地方的人都能接受。”

(注:本文参考的地方文献有《新安县志》、《宝安县志》、《深圳市志》、《深圳市罗湖区志》、《深圳市地名志》等)

    责任编辑:徐笛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