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云》逆势上扬,如何评价文艺片扶持计划?

2019-08-23 20:04
山东

原创: 杨小没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当资金不再构成绝对障碍时,文艺片靠什么顺利“改命”?

文/杨小没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在第13届FIRST 影展海清表达了女性电影人的艰难处境之后,《送我上青云》这部关注女性话题的电影确实借上了一阵“好风”。 电影还未上映,就迅速获得了圈内圈外的一众支持。

而在电影的背后,资本助力其实也成为了一个看点。2018年华夏、安乐等五家公司推出“A.R.T.文艺片计划”,宣布将投入一亿资金助力国产文艺片。作为该计划的第二部电影,《送我上青云》某种程度上就不只是一部普通的文艺片,经过了《路过未来》和《送我上青云》两部作品,A.R.T以及类似计划的未来更有产业价值。

但从实际的市场反馈来看,两部影片似乎都未能改变“小众”命运。 虽然《送我上青云》开始逆势上扬,但是从实际的“体量”来看,市场环境依然比较恶劣。但除了市场竞争本身的因素外,电影本体的问题也不容被忽视。

1

资本入场

“做文艺片可能会赔钱,但必须有人去做”。

虽然这样说着,但安乐影业总裁江志强对国内的文艺片市场仍然抱以一定的期望。2018年《路过未来》上映,其背后的出品方包括华夏、安乐、万诱引力、完美威秀、猫眼五家公司。而在《路过未来》的合作过程中,这五家公司就开始探讨如何将这种针对文艺片的合作模式延续下去,于是“A.R.T.文艺片计划”应运而生。

在ART计划”新闻发布会上,5家公司宣布将为文艺片投入1亿流动资金,并在未来3至5年制作10至15部文艺片。 ART计划可以为每部文艺片提供700万资金,除了基本的500万制作成本,还有200万宣发费用。 同时赚钱也不再是该计划的唯一目的,即便电影能实现盈利,ART计划也会把赚到的钱加到流动资金里。

除了“A.R.T.文艺片计划”,更多青年影人扶持计划也开始为文艺片助力。 2017年,万达启动了菁英+电影人计划,致力于发掘和培养影视行业的各专业人才,目的是推动电影工业化的升级。 年初时的热门文艺片《过春天》就是导协青葱计划和万达菁英+计划联合推出的作品。

与此同时,阿里影业“A计划”扶持了《追·踪》、《在码头》等文艺片; 腾讯旗下企鹅影视的“青梦导演扶持计划”不再局限于一味的商业化; 坏猴子影业的“72变电影计划”也开始为青年电影人才买单。 这些头部公司的加入,都为文艺片的出现提供了生机。

2019年,资金大量涌入文艺片市场的现象实际上已经趋于常态化。 在今年的FIRST影展上,拥有制作团队和投资方的作品在FIRST征片名单中高达71%,像汪涵监制的《第一次的离别》背后就有9家出品方。 可见在头部公司的带动下,许多中小公司也开始愿意为文艺片买单。

而《送我上青云》作为ART文艺片计划推出的第二部作品,其出品方除了ART计划的五家公司以外,姚晨公司坏兔子影业也作为主控参与进来,此外还有包括无线自在、麦特文化等宣发公司在内的6家公司也参与了该片的联合出品。

从单片到市场,种种变化都表明资本不断入场之后,资金问题已经不再是文艺片的绝对短板。

2

“小众”群体

女性电影。

《送我上青云》关注的是一个时代问题: 当职场女性牺牲了大多时间去学习和晋升的时候,社会仍然要以“剩女”的标签和种种磨难去摧毁她们。

由于关注话题的特殊性,《送我上青云》从创作到宣传一直都打着“女性电影”的旗帜。 在对《送我上青云》的主流观众作出预期判断时,导演滕丛丛也直接地说道“三四十岁的女性,而且是城市里的”。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送我上青云》的想看人群中男女比例达到2:8,且教育程度在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高达78.6%,一二线城市的活跃人群达到50%以上。 以此看来,《送我上青云》的观众群体具备一定的小众性,且主要为高学历的城市女性。

与《送我上青云》相似,《路过未来》也因为关注第一代农民工子女在大城市的生存状况,使受众集中表现为高学历的城市青年。

如果从内容角度来看,文艺片的核心所在就是借用电影语言表达社会关怀。 电影本身具备精英属性,对受众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和门槛,因此面向“小众”群体就成为文艺片的普遍特点。 如果真的要突破“小众”瓶颈,寻求一个好看的票房,也会与文艺片的本质背道而驰。

年初《阳台上》导演张猛面对“是否有票房压力”的疑问时,表示“电影本来就不是冲着票房去的,并没有太大压力”。 此外他还强调“文艺片本身就是小众的,能有自己的声音就好”。

在FIRST影展上,著名编剧述平也表示最令他欣慰的是这届电影节作品还没有直奔商业而去,都在自己的叙事状态里坚持原有的想法。 可见对于文艺片来说,“小众”不仅是一种特点,也是一种品质。

3

市场命运

成也“小众”,败也“小众”。

《送我上青云》制片人顿河透露,对于电影排片少的问题,姚晨曾与团队约定绝不卖惨。 但对市场和资本来说,“惨状”却是无可避免。

虽然《送我上青云》在口碑上有一定优势,但电影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电影本身的“小众化”无法和普通大众在情感上达成共振。 毕竟,电影中高学历的剩男在社会上仍然属于少数群体。

曾经文艺片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资本的助力。 找投资难、过审难、收回成本难是附着在文艺片身上根深蒂固的三个标签, “缺钱”成了文艺片市场绕不开的话题。

但随着近年来大批影视巨头不断进入文艺片市场,钱的问题已经有所改善,更多的文艺片开始在影院中出现。 据粗略统计,预计在2019年上映的国产文艺片达到16部,是2018年国产文艺片数量的两倍。 而在资金充裕下,文艺片的质量也在慢慢提升。 对照近两年影市更加重视口碑的趋势来看,文艺片似乎更有可能逆袭。

但从目前国产文艺片的票房表现来看,结果却并非如此,其原因正是在于文艺片本身难以走入大众。 从今年已上映的文艺片来看,整体的票房体量和观影人次都说明了文艺片本身并没有进入到大众市场中。 除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地久天长》的观影人次达到100万以上,大部分影片的观影人次都在20万左右,甚至更低。

(数据来源于猫眼专业版、豆瓣)

有学者曾表示文艺片和大众市场本身就是对立关系,因为文艺片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带有强烈的作者风格,对观众没有那么在意,甚至会有意冒犯。 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片将大部分观众都天然地拒之门外。

如果曾经的文艺片还可以这样“自嗨”,那么当资本大举进入之后,“小众”问题就成为当下文艺片必须面对却无法逃脱的宿命。

资本的入场虽然带着打破这种宿命的决心,但需要看清的是中国文艺市场的爆发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受众培养过程。 但与此同时,受众的问题并非文艺片的全部问题,任何进入市场的电影都需要拿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去评判。

《送我上青云》口碑的确很好,也凭借着明星包场造势。 但是电影在内容上的“割裂”,自然也是和大众保持距离的一个“沟壑”。 内容供应上的短板,同样是文艺片的另一个“问题”。

当下摆在所有电影面前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和大众取得一个平衡点。 市场的内容为王、口碑为王本质上在不停地抹平电影类型之间的“巨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电影类型都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口碑完成逆袭。

这一点,对于文艺片来说极其关键。 文艺片的市场问题,从来就不是放低身段去增加商业卖点,从而获得大众认可。但这并不妨碍文艺片放低视角,从普通人来到普通人去。

倘若缺乏足够的“观影人次”走入影院,那么《送我上青云》对于女性的关怀果真会如愿吗?

原标题:逆势上扬的《送我上青云》,如何评价A.R.T为首的文艺片扶持计划?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