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城:聚合,共享,更新

2019-08-21 16:12
上海

尚未完成的城市化进程使中国城市必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公共资源、增加城市人口承载力,中国需要从快速实现城市化战略高度、基于第三代通信技术、数字经济、点矩阵空间,重构中国大区域内的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格局与组织架构,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将面临宏观层面的空间规划战略调整。

聚合城市通过集聚中国分散的城市力量,实现多个城市区块链接,进行集约化发展。从宏观层面节约自然资源和人类资源,实现低碳城市和环境保护,包括对于不可再生能源、城市发展用地、城市公共资源投资等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巨型城市空间内所有资源共享,聚合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科技、经济、文化、艺术等力量,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和人们的群体创造力,实现个体相加大于总体之和的区块链接效应,提升聚合城市全球竞争力。

聚合城市由若干个文化、经济、自然地理属性相近的共享城市,或者几十个小型共享城市构成。总人口6000万以内(聚合城市并不代表必须具备庞大的人口规模,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人口、经济、自然承载力等因素灵活确定),其总用地面积可控制在25600平方公里内,范围包括城市区块之间的森林、田园、山水、绿地等约160公里×160公里内(基于不同区域、不同地理资源、不同空间属性,以及未来快速交通技术的进步,可适当调整规划范围和用地规模),以保证城市快速交通2小时内可达聚合城市内各区块——共享城市。人均用地≤150平方米(虽然远高于当前的120平方米,但相比通过聚合城市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大量城市、村镇收缩节省的城市用地,在保持城市健康标准的前提下,土地利用依然是节约的)。

在此我们设计了三种聚合城市模型。当然基于不同的地理和气候属性,聚合城市的空间模式并非局限于三种方式。我们试图通过三个模型,较为全面地表达聚合城市各个区块之间与绿地、田园、阳光、空气、山川河流之间的均衡关系。当然我们也绝不会忽略与城市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另一些要素,如居住、工作、交通、经济、产业等。总而言之,我们所要实现的是在所有自然资源和人类资源之间建立更加有利于人们幸福生活的均衡点——聚合城市,实现生命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这也将是我们理想的“世纪之城”。

 

聚合城市模型(1)

 

 

聚合城市模型(2)

 

聚合城市模型(3)

以上海为例,未来大上海巨型城市应规划发展成为:以城市历史文化、人文思想交流、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国际展览展示、国际金融、国际港口贸易等为主的一体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聚合城市,并且将实现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工作与生活同城化,资源共享化、去中心化。上海也将成为巨型聚合城市内的一个“区块”。

 

大上海聚合城市战略规划图

 

大上海聚合城市功能分析图

 

大上海聚合城市城际交通构想图

“大上海聚合城市”可包括:上海、嘉兴、湖州、宜兴、南通、海门、苏州、无锡、昆山、启东(这只是针对空间规划的模式举例,具体的城市数量可根据具体城市规划各项数据指标综合计算与评判进行相应增减)。

聚合城市区域内,可利用基础较好的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其他共享城市建立完整的新兴产业区、产业带;太湖、阳澄湖、黄浦江两岸为城市生态保护带;自无锡太湖沿黄浦江两岸规划延伸的绿地生态走廊一直到达上海中心城区,在生态保护带与城市生态共享大道构成共同城市生态圈。城市未来技术孵化中心、智能技术、生命科学研究、基因技术、信息科技等当代高科技研发及智能产业可依据各自规模分布于各级共享中心;聚合城市以外的浦东临港新城工业区可继续发展成为高科技重装备产业区,其他重装备工业区均规划在聚合城市3公里绿化隔离带以外,靠近各个共享城市外部快速交通干线区域;原上海市区按共享城市规划理念和标准进行城市更新,即拆迁后的土地按比例建设成为城市绿地和各等级共享中心。类似世纪公园等城市大型公园可用于承载旧城区、棚户区更新改造后转移人口的居住区建设用地。大型公园应建设在郊外。

各共享城市均规划大型航空及高铁等交通枢纽,从而避免任何形式的中心城市。避免车流呈现中心辐射状穿过某一中心城市,导致交通流量失衡。在“大上海聚合城市”的内部中央空间建设大型国际、城际交通枢纽,原有的虹桥机场继续西扩,转变成位于苏州和上海之间的超级洲际共享中心,成为服务于各共享城市的超级国际空港和国际物流中心。浦东机场调整成为国内面向南部地区的空港及辅助性国际机场,以及用于城市各类救援、消防、警务等的直升机场等。可选择在南通或者海门也可以是无锡,规划选址建设面向北部的国内机场,同时作为国际机场。各个共享城市之间通过城际高铁、公交等,形成1~2小时共同生活圈。

伴随巨型的聚合城市、共享城市规划的实施,未来的上海将不再是一个传统的独立对外的中心大城市,将转变成为聚合城市内部的一个多极化、功能复合的共享城市。上海从此将告别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空间与资源失衡的“大城市病”的困扰,转变成为具有共同生态圈的绿色低碳城市,居民可通过无机动车干扰的生态共享大道,步行10~15分钟进入公园绿地和共享中心,步行10~30分钟可进入产业区的共享城市。成为汇聚文化、经济与科技思想创造,输出科学技术成果,实现经济与生态保护平衡发展的全球超级城市

 

以上内容节选自《世纪之城:聚合· 共享· 更新》,作者:刘冰,同济大学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

通过对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第三代通信技术革命、城市发展史、经济学、博弈论、区块链等的研究,系统地论证了关于未来经济与科技、城市与国家发展的走向:资源与空间聚合共享的城市,基于数字经济的可分布式、群体创造时代,点矩阵空间的构成,国家间多元竞争,市场企业家转向社会企业家的平台——“共有经济”等,关注并揭示人类共同的命运和结局。

《世纪之城:聚合·共享·更新》一本涉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发人深省的读物,讲述了基于符合逻辑、可实现的21世纪理想国家、理想城市、理想经济、理想生活的愿景与策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刘冰,空间设计师、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学研究学者,持有对城市空间、建筑设计、城市经济学等多维度的城市、农业地区发展及空间设计思想。曾师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俭教授。现为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共享城市研究室主任,加拿大LD国际城市研究中心创始人。

基于长期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实践,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其著作《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该书成功预见并影响了中国城市空间与农业地区的发展走向。他在书中提出的北京、保定(雄安)、沧州、天津构建聚合城市,大上海(南通、无锡、嘉兴、湖州、苏州、海门、启东等)聚合城市,深莞惠,广佛江鹤,大南京,大武汉,大合肥,大郑州,大成都等巨型“聚合城市”规划战略,以及共享的“多极复合城市”、数字虚拟空间、农业地区土地集中利用、规划建设特色小城镇等核心理念正在被广泛地实践。

他还前瞻性地提出共享城市资源,公共空间多中心化、多极复合化,城市与田园绿地融合,缩小居住区单元,基于步行15分钟生活圈规划,增加支路网密度,控制地铁发展实行慢行与快行结合的多样性交通,创造发展与环境共生、职住平衡的宜居城市慢生活方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