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说中的人物要做出改变?

2019-08-23 18:38
北京

原创:

        奥森·斯科特·卡德

        “现在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总会说: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真的变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你为什么变了呢,这样的话。当我们在对别人说出“改变”的时候,会不会意识到自己可能也“改变”了?但是,任何事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即使是小说中的人物,仍然如此。”

人似乎都会改变,有外表的变化:隔壁的小孩突然变得很好看了,又或是成了流氓;年轻时代的朋友变老了;胖的朋友突然变瘦了;丈夫留起了胡须;妻子改变了发型,穿衣风格也全变了。

还有身份的变化:富人破产;农民卖掉土地,到另一个城市开起了快餐店;年轻易激动的女孩成了妻子和母亲;她仍然是母亲,却不再是妻子;48岁的总裁,因为新的管理层成员加入,突然失业。

所有这些变化都令人吃惊,甚至令人不安。但真正困扰我们的是本性的改变。你信任的人不遵守诺言,还不道歉;你爱的人突然对你很粗暴,你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而遭到这样的对待;无聊的人突然变得有趣;一事无成、彻底的失败者,却出人意料地做了件令人钦佩的事情。

人为什么会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未完全理解为什么人会这样。我们给这些改变命名:中年危机、成长、经历某个阶段、精神崩溃、发现自我、自私的倾向、显示本来面目、重生、自暴自弃,但这些标签最多只能让我们安心而已。给他人的改变取对应的名称,这样我们就不会被这些变化吓坏。但是对别人的想法我们依然无从知晓。

我们试图把一个人和他的角色捆绑起来,这样我们对他就有把握了。奴隶制、农奴制、效忠、宣誓就职、合同、工会、公司、法律、婚姻、稳定、奉承、虚伪,这些“标签”都是我们用来控制和预测周围人行动的方法。但是这个人可能令我们惊讶:逃跑、革命、背叛、诉讼、罢工、出卖、犯罪、离婚、不忠、八卦、忏悔,我们不得不刷新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小说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处理这种因变化无常而产生的恐惧,这种恐惧,潜伏在所有人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中。小说让我们看到人的动机、行为的原因,这些虚构的人物帮助我们对真人的行为动机进行推测。

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构人物必须改变。小说的一个共同主题是,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管你多么希望他们改变。麦克白对进入上层的渴望诱使他相信女巫的预言并同意妻子的计划;那种对至高地位的渴求直到最后还存在,促使他寻求死亡而不是忍受公众对他失败的羞辱。这个故事传递的信息是:一旦你真正了解了某人,他们就会保持不变。如果他们改变了,那可能是因为你一开始并不真正了解他们。

不变 /

小说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展开这个主题:

(1)故事里的人物自始至终都没改变,沿着这条轨迹发现自己的命运。有人可能因此批评故事人物一成不变,但更多读者愿意活在你的虚构世界里,至少在那里,有些人是立场坚定、值得信赖的。

在《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和凯西试图摆脱童年时彼此之间的依恋,但所有的改变都是徒劳的,因为他们总是回到真实的自己,他们还是那样的野孩子,就像生活在荒野里美丽的动物一样。

(2)故事的人物貌似有改变,但实际一直保持着本性。这类故事的人物,他们伪装成你心目中的样子,或者是因为刚开始他们没能力或没机会显露本性。

麦克白等到自己获得胜利与新头衔、国王邓肯就寝于他的城堡时,才露出凶手的本性,但或许他一直都是个凶手。

另一个例子:俄狄浦斯注定是要弑父杀母的。他的父母尝试过杀他,但这也无法阻止他表露自己的本性;即使逃离自己心目中的家乡,他也无法阻止表露自己。他生来就是弑父和乱伦的,假装成别人,都是徒劳。

(3)故事人物想改变,但直到发现自己本性后才改变;这些人改变自己生活的外在模式,只是为了真实地对待新发现的自己。

在安·兰德(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小说《源泉》以及《阿特拉斯耸耸肩》里,那些讨人喜欢的人物没有把自己变成天才,变得伟大。只有当他们摆脱社会的束缚,摒弃世俗对他们的期待时,才发现自己身上一直存在的伟大,并最终成为英雄。

以上这些故事,人物都没改变,只是被揭去了面具而已。

其他因素使人改变 /

小说另一大主题是,一些无法控制的原因使人改变:

(1)人发生改变的原因可能是天性的驱动和渴望。在D·H·劳伦斯的故事《虹》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无关。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有某种特别的目的,但实际上都和身体的需求息息相关。

“人只是伪装成人的动物”,这种观点通常可以在雷蒙·钱德勒和罗斯·麦克唐纳所热衷的冷硬派侦探小说中以及詹姆斯·乔伊斯的爱尔兰悲喜剧小说中看到。其表达的并不是一种绝望,作家表现出人物在超越本性的斗争中体现的崇高精神。

(2)人的改变可能源于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乔治·伯纳德·肖笔下的皮格马利翁坚信,卖花女如果受过良好的训练和教育,无论从外表上还是从心灵上,都可以成为一位大家闺秀。罗伯特·帕克的斯宾塞系列小说经常向人们展示外界的压力如何塑造一个人;如果这个人还没有完全定型,那么环境的改变就可以改变他。

在帕克最好的小说中,有这么一部作品,斯宾塞把问题男孩带到了树林里的一间与世隔绝的小木屋,男孩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达成自己的新预期,最终脱胎换骨,摆脱了之前的生活。

自我改变 /

第三个处理人物变化的小说主题是,我们可以通过意愿来改变自己的本性。

有一种观点认为,想改变的意愿也是人本性的一部分,这恰恰说明了实际上的不变。这种观点和以下这种想法相比,简直是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的,不必理会。

这个看法就是:“人的命运不由出身或他人掌控,而是靠自己把握。”尽管这与乔治·伯纳德·肖曾经的断言和理论不符,但在他的《皮格马利翁》里,伊丽莎·杜利特接受训练和教育,从一个卖花女变成一位大家闺秀,是因为她一直渴望改变。她凭借个人的意志力,说服了亨利·希金斯教她,也凭借自己的意志力最后成功了。

肖说了很多关于环境塑造人的话,但在他一部又一部的戏剧中,总是意志坚定的主人公克服出身和环境的因素,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无论肖的初衷是否如此,这就是他的故事所展示的主题。

无论你认为自己相信何种人类行为理论,人物改变的原因都会透露你真正的想法。无论如何,人物一旦发生改变,就应该有足够的理由。

推荐阅读

奥森·斯科特·卡德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4

它提供了一套文学创作工具,将帮助你撬开想象世界的闸门,雕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卡德兼具作家和写作导师的身份,不仅曾连续两年包揽“雨果奖”和“星云奖”两大科幻文学最高奖,而且有着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他在书中详细解释了如何创作、塑造、展示人物,如何在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中处理视角问题。

每一次写作,都能令我们变得更好 本期编辑 | 温不叔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