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虹口|侬晓得伐?虹口这条路堪称“中国电影院”教父

2019-07-28 08:00
上海

《狮子王》《千与千寻》

《蜘蛛侠:英雄远征》《哪吒之魔童降世》

近日,一大波怀旧题材电影来袭

让人不禁想起

儿时看电影的岁月

BUT

虹口有条路堪称“中国电影院”教父
说到电影院,就会让人想起四川北路。 在老上海的记忆中,这是一条和电影院联系在一起的路。

前阵子海派文化中心曾展出过一幅虹口影院地图。在一幅1930年左右的上海地图上,虹口32家有名有姓的老影院全部被标注出来,直观展示了当时虹口电影放映业的盛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介绍说:“当时上海有六十几家影院,其中32家,几乎是一半都在虹口,而且是在四川北路一条路上。”

历史上,虹口曾经是连接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水上门户,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地,同时也孕育了海派文化雏形。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虹口大戏院就曾坐落在海宁路乍浦路口,那一带后来成为了早期上海影戏院的集聚地,被称为上海赫赫有名的影剧院“金三角”。
1.虹口大戏院
作为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的虹口大戏院,由西班牙商人雷玛斯于1908年在虹口的乍浦路中西书院北首112号,用铅皮搭建的简易建筑(俗称铁房子),建造时取名为虹口活动影戏院,有250个观众席,首映式放映的是西班牙影片《龙巢》。
1913年,虹口活动影戏院被日本商人接收,改名为东京活动影戏院,后于1915年5月1日归还。1918年,雷玛斯把铁皮简易建筑改建为钢筋砖木拱形建筑,座位也增加到了710个,并增设了观众休息室、办公室、会客室等,装置了暖气设备,这在当时的远东地区也属豪华级的电影院了。1919年,戏院更名为虹口大戏院。1930年,雷玛斯由于年事已高,返回西班牙,虹口大戏院由8位中国人合伙经营。李宏庆、朱炎、林宝卿三人租下后,改为主营地方戏的演出,不再放映电影。
1985年,虹口大戏院被重新改建,更名为“虹口文化娱乐厅”,成为改革开放后上海最早的营业性舞厅之一,附设“雷玛斯咖啡厅”,算是对虹口大戏院创始人雷玛斯的纪念。可惜的是,因海宁路拓宽工程需要,虹口大戏院被完全拆除。2006年1月5日,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虹口大戏院遗址”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并于同年12月,在海宁路与乍浦路的转角处设立一块石刻,以作纪念。
2.国际电影院
国际电影院位于海宁路330号,原名融光大戏院,由粤商梁湘甫、梁海生等建造。据老虹口人回忆,小时候最喜欢去融光看立体电影,那个时候就能戴着专用眼镜看立体电影,那是相当的潮!电影中的那些画面简直值得一生去炫耀与回味。鲁迅也曾多次光顾此影院,曾在日记中写到“午后与广平携海婴访蕴如,并邀阿玉、阿菩往融光大戏院观《四十二号街》,观毕至如园食沙河面,晚归”。
1949年6月,由上海军管会文艺处接管,同年12月改名为国际电影院。2009年,国际电影院以星美国际影城的新面貌回到影迷身边。集观影、休闲、娱乐、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满足了观众的不同需求。
3.国民大戏院(胜利电影院)

还有一处不得不提,那就是乍浦路408号的国民大戏院。它原为我国著名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张志标在1929年创办的“好莱坞剧场”。该戏院是魔术演出的专用剧场,分为上下两层,设有500多个座位。

整个建筑略带有中国传统风格,从空中看像行驶中的船头。1929年2月11日开业,后因经营不善倒闭。1930年7月5日,由外籍孔雀电影公司接盘,改称为“国民大戏院”。有资料显示,自1931年起,鲁迅先生先后六次赴“国民大戏院”观看电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胜利电影院,一度成为原版片和新闻纪录片的专用影院。
4.解放剧场

胜利电影院南侧的乍浦路上,还有解放剧场。解放剧场,许多上了年纪的老上海人都会记得这个曾被称为上海文化会堂的地方。

坐落在乍浦路341号的解放剧场,从四川北路进去拐个弯就能到达。1927年,日本人创建了专门放映日本影片的“浅草”式影剧院。1932年正式对外营业,不久改名为东和馆剧场。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胜利剧院和上海文化会堂。上海解放后,更名为“解放剧场”。
上海市第一次文代会就在此召开,夏衍、巴金、贺绿汀、梅兰芳、傅雷、施蛰存、张爱玲等531名当时的文艺界大咖参加了大会。在当时可谓是名人云集,群星璀璨。据居住在昆山路附近的老居民回忆,文代会举行时,乍浦路一带一连数日名人云集,走在街上,随处可见明星。许多市民为了能目睹平时只能在戏剧、电影、书籍上“看”到的明星,早早来到乍浦路,与明星近距离“亲密”接触。
5.群众影剧院

上海群众影剧院地处上海市四川北路商业街(四川北路1552号)。始建于1928年,取名广东大戏院。1931年1月31日开幕后更名为虹口中华大戏院。抗战胜利后,改名为虹光大戏院,放映电影和演出戏剧。

1947年10月进步文艺工作者组成联发影业公司,集资投入虹光大戏院,于同年11月重新开张。1949年12月,由文艺界、制片界和金融界人士组织新联发影业公司并投资经营虹光大戏院。1951年4月为了满足驻沪部队观看电影和戏剧等活动场所的需要,由淞沪警备司令部管理经营,改名为华东公安部队大礼堂。
1952年1月,部队将剧场交给上海市文化局,由市文化局转交给华东影片公司管理,改名为和平电影院。1月11日开张,同年9月,华东影片公司又退还给市文化局,改名为群众电影院。
还有从群众影剧院往北不远的永安电影院。不远处,还有虹口区工人俱乐部剧场和红星书场。和四川北路邻近的马路上,也有不少电影院:乍浦路桥南侧的曙光电影院,嘉兴路上的嘉兴电影院,海门路上的东海电影院,东长治路上的长治电影院,东大名路上的大名电影院。这么多影剧院集中在这一带,要想看电影,到四川北路总不会落空。
时至今日,在岁月的长河中,电影院的历史与中国电影事业早已跨越百年。当年的“金三角”及其喧嚣的盛景虽不可重现,但是那段与之相关的城市记忆还在。

中国早期专业电影院的繁荣乃是以四川北路为起点的。这一区域影院的创办,无论是对中国电影史,还是对中国文化史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撰稿:森森

编辑:小小妍

推荐阅读

▏ ▏

▲上海首家5G智慧零售店开业▲
在看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