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王华平:解放内心

2019-07-19 08:13
浙江

中国摄影报

2018年12月,第五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在浙江省桐乡市首展,青年摄影师王华平的《群》系列以敏锐而独到的观察撬动了观众对日常生活的认知和感受。在此之前,王华平的作品已经多次亮相于全国性摄影活动,取材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又映射现实的《袭山水》《袭山水II》系列作品相继在2016中国罗平·新风景摄影展、首届和第二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上亮相,并获得了首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新画意摄影提名展”荣誉。

王华平

《群》系列
2012年,海南三亚海滩上,某学校教职工在疗休养。
2014年,韩国首尔塔上的游客们。
2014年,浙江丽水防洪堤上的一群中年妇女。
2014年,浙江丽水防洪堤上执勤的协警。
2014年,浙江丽水市区防洪堤,一个民间乐器爱好者群体在江边组织训练。
2015年,浙江缙云县某文化礼堂,等候演出的乐队。
2016年,浙江缙云县河阳村,一群高中生在参加河阳书院组织的民俗表演活动。
2016年,浙江云和长汀沙滩,某学校校友在进行同学会合影。
2016年,浙江云和长汀沙滩,在度假的游客。
2017年,杭州某酒店在进行服务员业务培训。
2017年,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用微信视频举行在线同学会的师生们。
2017年,浙江丽水江滨公园,一群在晨练的妇女。
2017年,浙江丽水实验中学门口,某酒店在招揽毕业酒席业务。
2017年,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学生在举行汇报演出。
2017年,浙江丽水市区龙门岭小区,一群中老年妇女在举行庆祝雁皇OTO体验店开业宣传游行活动。
2018年,南京市区街头,刚结束活动后的某公司业务员。
2018年,杭州良渚博物院内,休息的观众。
2018年,杭州武林广场环球中心,晨练的群众。
2018年,浙江缙云好溪边,纤韵瑜伽户外群在举行瑜伽户外展演活动。
2018年,浙江缙云镇东村,一群中老年人在接受某医药公司举行的保健器材免费体验活动。
2018年,浙江丽水,国家电网在组织“道德讲堂”活动。
2018年,浙江省展览中心,在参观“蒙娜丽莎的微笑”展览的观众。
2018年,浙江温州市区“Mondodo梦多多小镇”,丽水市莲都区囿山小学学生在参加婴儿养育体验活动。

如今的王华平不仅是一个摄影创作者,还是忙碌的组织者、策划者。在与本报记者李倩的对话中,他阐述了多重身份让自己对摄影产生的新认知和新思考。

李倩:能谈谈您是怎么逐渐学习、理解摄影的吗?会从哪些方面来寻找摄影的灵感呢?

王华平:喜欢摄影可以说是源于我学习美术的缘故,从初中到高中再到美院,一直都在学习美术。在中国美术学院读书期间,对面就是摄影系,我们一起合租房子的同学也是摄影系的,经常会一起交流,去选修他们的摄影课程。工作之后,因为生活在丽水,受这里摄影氛围的影响,就渐渐地喜欢上了摄影。

我学习摄影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和大多数影友一样,都会从研究摄影的器材、技术开始;第二个阶段会学习摄影理论层面上的知识,不断开阔眼界,提升对摄影的认知。这两个阶段可以概括为从技术过渡到艺术,从艺术向思想靠近。

早期学习油画时,我接触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从古典主义,再到现代、后现代、当代主义等,可以说这些作品为我提供了非常多的艺术养分和表达方式的借鉴。但是后来发现,艺术创作并非是孤立的、单一的,它需要融合各个艺术门类,了解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科学、人类学等,越来越觉得知之甚少。所以我目前的状态是尽可能多地去熟悉摄影、艺术本身的历史及脉络,希望能了解、学习更多其他门类的相关知识,借此在创作上能更好地打开思路、突破思维、创新观念。

李倩:您的作品其实并不拘泥于一种表现方式,有源于对社会生活观察的《群》,也有以数字后期重组表现对环境反思的《袭山水》,是有意在做多种方向的尝试吗?

王华平:对于一个正在探索的摄影师来说,他会不断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对自身内心、外部社会获取的不同感受进行思考,通过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看方式,利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进行呈现。

《袭山水》专题作品更多的是基于向内的观看,通过影像的方式去表现我所描绘、观照的世界,它更多的是追问内心的一个过程。但它的表现是基于传统的“美术”范式,部分作品运用数字影像进行合成处理。而《群》专题作品是向外观看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对于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会随着时间的线索不断发生改变,思考也就多了,更加客观了,越发觉得我们所处的时代具有“唯一性”“当下性”“历史性”,当下是如此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去记录、思考、感悟。

李倩:您曾经说过,“作为摄影师,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是真正的拍摄源泉。题材本身并不是那么重要,观察方式和思考方式才是重要的。”那您日常的观察和拍摄方式是怎样的?

王华平:我觉得作为摄影者,更希望被称为艺术家,而不仅仅是摄影师,因为他所具备的观察力、思考角度是有异于常人的,他的思想应该是具备前瞻性、实验性、探索性的。艺术家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非常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而恰恰能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艺术的力量就在于它不同于科学、数学、化学等具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艺术会提出问题,提醒人们去思考问题,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工作比较忙,没有专门时间去创作,所以我平时就会经常带上小相机。我希望把摄影融入生活,提醒自己用艺术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最终向一种诗意化的人生境界靠近。

李倩:丽水摄影在近年来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地域摄影文化现象,身在其中,您对这种整体氛围给摄影人带来的影响有什么切实感受?

王华平:可以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丽水就出现了一批非常有知名度的摄影家,他们带动了一大批的摄影创作者、爱好者,掀起了摄影热潮。丽水市委、市政府对摄影工作也高度重视,一直给予大力扶持,通过举办丽水摄影节、创办丽水摄影博物馆、创刊《丽水摄影》杂志、举办“瓯江行”丽水摄影大展、开办丽水摄影研修班等,将丽水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中国摄影之乡”,这些对于丽水的摄影发展都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丰沃的摄影土壤影响了一大批摄影家,培养了一批青年摄影人才。近年来,丽水摄影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摄影人在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侯登科纪实摄影展等重要活动中获得荣誉。由丽水摄影博物馆、丽水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办的“明室”论坛活动,坚持交流、分享、研讨等,都对当下的丽水摄影产生了积极影响。

李倩:在丽水摄影界涌现的一批年轻摄影师中,不少都在围绕摄影做媒介语言、表现方法等方面的新尝试。在您看来,这种创意怎样才能更好地“落地”?对于一组耐看、耐读的作品,“完成度”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王华平: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在发生变化,摄影所处的语境也不同了。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发展,年轻一代的摄影师在思维、眼界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一个地区,本身摄影存在较大局限的同时,对于多种创作方式、表达形式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地区的摄影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摄影应该有更多的包容性、可能性。

对于一组耐看耐读的摄影作品,“完成度”的体现应该是摄影师对于观点的表达是否明确,或者他所要表现的意图是否清晰,摄影师是否解决了自我的问题,作品的表现方式、影像的呈现上是否到位、扎实等都非常重要。“完成度”是非常综合的,思想立意的高度、深度与作品创作二者缺一不可。

李倩:您如今在丽水摄影博物馆工作,站在摄影活动策划者的角度,相对于创作者是否对摄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现在正在进行什么新的拍摄项目吗?有哪些行业新趋势是您比较关注的?

王华平:摄影创作者思考的只是摄影创作的本身,如果从摄影活动组织者、策展人的角度,要掌握的知识就需要更加全面。摄影作品如何去呈现,如何在固定的空间规划展览,作品与空间、观者的关系;作品的制作材料、装裱方式、布展形式的选择;作品的编辑、前言设计、标签说明;展览开幕式、交流研讨筹备,等等,都对组织者、策展人提出更多的要求。

摄影成为职业之后,我个人的创作可以说时间少了,但是思考的多了。也因爱好成为职业之后,日积月累,看的东西、接触的艺术家也比较多,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毕竟能改变我对摄影的认知。我觉得摄影创作它是表达自我的一种艺术形式,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解放自我的内心,让内心平静,充满喜乐。

我目前还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尝试,其中一个专题是对原来拍摄的《群》的深入观察,通过多种手段、形式去记录、收集、整理、表现。我利用微信群的便捷方式,加入到某一具体的“网络虚拟群”,融入其中,通过收集群里的照片、视频、语言、表情包,整理群成员的老照片,拍摄纪录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持续创作。另一个创作专题是对当下特定人群的大量拍摄记录,希望通过时间的长度来积累影像的厚度,形成一份当下的历史影像档案。

我比较关注最新的摄影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哪些转变,当下摄影师都关心哪些问题,如何去表现等。我还比较关心哪里有好的展览,展览的呈现形式、布展效果等,毕竟这和我的工作有关。目前,作为丽水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会长,我会经常尝试更多摄影活动、会员培养等工作,思考如何通过协会繁荣一个地区的摄影事业,在一个区域形成良好的摄影氛围等。比如我们协会发起的“明室”论坛系列活动,每周一晚举办主题交流、研讨等,以“自由、开放、共享、共融”的活动理念,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目前已持续举办了21期。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19年·第50期·2版

摄影:王华平

采写:李倩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