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客·镜相6月榜|记录格格不入的理想,还原一个人的起落

2019-07-16 21:34
上海

在2019年6月,超过1100个以机构、媒体和自媒体为主体的创作者们形成了稳定且高质量的内容产出,6月(2019年5月20日~2019年6月19日)“湃客”频道的1541篇优质稿件,收获了1.1亿的阅读量。

在“湃客·镜相”非虚构写作排行榜中,我们通过主、客观四个维度对每一篇入围的优质内容进行考察,输出内容综合指数,选出了新一期的“湃客”镜相栏目的排行榜前十。

这一期的入榜非虚构作品,记录了一些细密的愿望、不为人知的追求。一个农民校长的办学梦,一位站在工业系统之外的电影导演,一名青年学者的精神探索,一个成为民生新闻记者的名校毕业生,一个努力扮演迪士尼公主的平凡女孩,一群在夜市淘金的流浪汉……镜相的非虚构写作者写出这些格格不入的理想,还原了一个人的起落、一个群体的冷暖。

从办学楷模到债台高筑,农民校长朱鹅蛋一砖一瓦垒起广受赞誉的民办小学,却不得不眼见它被一纸文件轰然催垮。作者淌进这场混乱的纠纷,洞见其间种种利益撕扯与权力博弈:“收钱好办事”的拆迁队长,仓促执法的地方官员,空有创业热血却缺乏法律意识的普通农民……而最后一锤定音的,是一张“自相矛盾”的政策文件。

作者作为观察者,注重收集凭证,始终保持怀疑的态度提出质疑,语言优美灵动,带着乡间清新的泥土气息。不足的是缺乏多方声音,使得信息量稍打折扣,但并不折损此文的记录价值,诚如作者所言,朱鹅蛋的故事,“是一种在乡间常常见到的无奈。”

>> 点这里看原文

彭小莲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导演,一生跌宕起伏,只经历了短暂的高光时刻,更多时候,她在和自己对话,思考着个体、城市、艺术和时代的关联。描述并呈现她的世界,需要作者有敏锐的视角,细腻的文笔以及拿捏得当的分寸。李宗陶做到了,她在人物报道上精耕细作,对文字有着足够的穿透力和独到的感受力,在她笔下,彭小莲心里“那些说不出的慌张”,落在了一个个生活化的场景中,人物的外在和内心,都跃然纸上。

>> 点这里看原文

今后,青年男女的婚姻不再看天意,全凭说媒人的一张嘴。在乡村隐形的权力场域内,他们已然掌握最高级别的权杖,掂量着人情和利益,自如游弋。文章的主人公老杨,一名资深的乡村说媒人,他有着八面玲珑的个性,精明算计行事风格,多年深耕的资源与人脉,然而也挡不住人口外流、经济萧条带给他的职业冲击。作者观察细致,文笔诙谐,有着粗粝的黄土味儿,诠释出一幅鲜活的乡土风貌。

>> 点这里看原文

本文是一份青年人的个人成长履历,这种自我梳理,不仅涵盖外部经历的增添,更重要的是朝着精神世界深度涉足。青年人对外部世界的探寻有天然的好奇心和雄心,相比之下内在的探索显得乏趣甚至笨重。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殚精竭虑的尝试也就弥足珍贵。文章试图对一些抽象宏大的命题进行思虑、质询、归纳,尽力寻找勾连,这条路径未必具有普适性,但文章展现出的赤诚却足够真诚,打动人心。

>> 点这里看原文

一档长盛不衰的地方民生新闻节目,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了“第二春”,人们在节目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欢乐,而对节目幕后的工作人员,却知之甚少。观众的注意力很快会被转移,而幕后的媒体人却无法停歇,他们曾有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则面临着媒体转型下的困境。激情总会消退,当日常的琐碎袭来,他们又将如何面对?文章以个体故事作为切入视角,聚焦当下媒体人苦乐交加的生活,选题独到新颖,值得关注。

>> 点这里看原文

迪士尼乐园的员工工资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美国,约1/10的员工没有固定住所,有人甚至流落街头。社交媒体上,人们对乐园员工待遇与他们做出职业选择的动因多番揣测、争论不休,本文作者则深入采访了园区玩偶扮演者与餐厅服务人员,了解他们进入这个梦幻世界前后的心态,境遇,所得所失,生动呈现出童话世界的B面的同时,也以平和与尊重的心态表达出自己的思考:选择没有对错,但童话之外,他们仍要面对真实的世界与真实的人生。

>> 点这里看原文

龙泉寺,因高知而走红网络,又因丑闻而陷入争议。在关于龙泉寺出家人的纷纷议论中,少有人将视线投向那些多年来以孩子的成就为豪、却在“突然之间”遭遇变故的母亲们。她们极力维系着血缘的纽带,同时也在回溯孩子的成长、反思自己的行为,只为寻找一个答案。本文选取极为独特的角度切入一个本不陌生的选题,情感充沛,笔调克制。拉扯着孩子远离家庭、追寻孤独的,究竟是亲人的烦扰、世俗的重压,还是他人的引导,或者其他更难以言说的考虑,只有留待读者的揣测和评判。

>> 点这里看原文

作者拾捡起被乡村主流社会遗弃的边缘群体,从他们的命运中咂摸出悲伤的规律,并不遮不掩地揭开这残酷的结论。他们得不到关切,与主流的幸福剥离,甚至所受之罪不被知晓,这一切并非自身的过错,而是由于社会观念的禁锢,人情的冷漠无视。文章体现出浓烈的悲悯感和深切的关怀意识。

>> 点这里看原文

在印度留学是怎样的体验?出于不安分的性格,本文的主人公赴印度理工学院交换一年,亲身感受了印度的校园文化和国民性格。无论是适应“印式英语”的各种口音,接受细致的小班教学,还是与同学讨论信仰,目睹梅花鹿成群穿过校园,作者在感受这座神奇国度的同时,也学会了破除偏见,以平等和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不同文化,并通过真实的讲述把这些收获传达给了更多心怀好奇的读者。

>> 点这里看原文

这个深夜开张,天亮即散的广州集市上,汇集着超出日常消费体系外的二手货品:消逝中的黑胶唱片,过期的药,真假难辨的“古玩”等等,也吸引着不同身份、目的、兴趣的买家卖家——流浪汉,收藏家,淘金者……他们甚至自有一套交易语言与策略。作者跟访“淘金者”与“守宝者”,以细腻生动地笔触,将商贩间细小行为背后的丰富心理呈现得纤毫毕现。如文章所言,“天光墟的核心是人”,而作者探访的脚步已不止于丈量集市,更是走进人心:流动的集市渐渐消失,他们却坚持驻守,究竟在企望着什么,得到了什么,又守卫着什么。

>> 点这里看原文

“湃客”创作者平台上线后的试运行阶段,榜单中的第 1 位将获得 10000元 创作奖金,第 2~4 位分获 3000 元创作奖金,第 5~10 位分获 1000 元创作奖金。(以上奖金均为税前数额)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