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肖像:梦想前站

2019-07-16 14:00
山东

 

燕苍娜

摄影师、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专题《女工塑像》曾参展2019第八届欧洲摄影节并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刊登,《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人民网、搜狐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多幅作品入选中意文化交流摄影展、入选平遥摄影节及《人民摄影报》等。

个人网站:yancangna.com

在北京,每天有1200万人次奔走于地铁之中的。

一早一晚,很多人通过地铁完成上下班的循环,此时的车厢里密不透风,男女老幼被迫亲密接触,呈现各式各样的表情和奇怪站姿,俨然一帧帧无声电影剧照。

地铁封闭的车厢外部依然是封闭空间,双重幽闭再加上异常拥挤,会使人们衍生出轻微心理压抑。这段时间思维是暂停的,只有目标站点,和过客般的流逝,构成工作与生活间的过渡和补白,呈现游离于现实的集体无意识。镜头中流淌着不可言说的冷漠、孤寂与疏离。

  

 

 

 

 

 

 

 

 

 

 

 

 

 

 

 

 

 

 

 

 

 

 

 

 

 

 

 

 

 

 

安光系点评(节选)

燕苍娜用摄影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另一种肖像。

与传统的肖像拍摄方式不同,她的影像近乎离经叛道。她首先选择了不同寻常的被摄主体,其次也没有让被摄对象摆出一幅成功的姿势。她剥掉了人们平时的面纱,用人性来痛击我们曾经不可一世的嚣张。她残酷地为我们撕开了城市生活的伤口,展现了多数人很难看到的另一面。这些即时抓拍的照片,既没有对大都会的生活进行赞美,也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向往和膜拜。相反,她用照片展现了一个残酷的实事:大城市的生活,并没有我们平时看到的那样精彩,也没有电影或其它媒介上展现的耀眼。她用影像,解构了一个神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燕苍娜她不动声色,为我们偷窥了城市中产阶级的某一时刻的样子,撕开了他们光鲜之外的面纱。她的这组照片,为我们展现了城市生活的日常景观,也是对当下社会城市飞速发展模式的一种思考与发问,更是对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情和质疑。她给这组作品取名为《梦想前站》,寓意为这是实现梦想之前的打拼。这就是你我在城里生活的样子,这就是你我最真实的面孔。

梦想这条路,不短,也不易。

END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