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纽约城建经验③电影城市建设获政府全方位扶植

蔡佳颖 戴璐
2019-07-12 16:32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作为两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国际大都会,纽约与上海有太多相似之处。同为历史及现实中的移民城市;同是中美两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和金融之都。自二十世纪初起,纽约的城市公共空间及景观无论从体量和品质上都名列世界前列。

虽然与上海相比,纽约在许多城市发展的硬件上已经开始呈现出老旧甚至落后趋势。但作为一座繁荣了百年的现代国际大都市,纽约在城市规划的软实力上,即政策法规,人文导向,人才扶植,及前瞻性上,都有可借鉴之处。我们在“纽约城建经验”的系列报告中,对纽约的地铁建设、城市绿道建设、电影城市空间建设及电影旅游空间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自1894年在百老汇1115号第一次进行电影商业放映以来,作为美国电影业发源地的纽约一直在电影制作上不断引领着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迄今,电影产业已成为纽约市的招牌产业之一,并为之带来了可观的实际经济效益。而纽约,也被赋予名副其实的“电影城市”(Cinematic City)的称号。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纽约都市风貌的多面性为新型媒体电影的产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实景的运用强化了纽约在电影中的地点标识感,例如纽约的摩天楼群、中央公园等都市平凡人的生活空间在电影中得以展现。作为富有直观性的城市景观(spectacle),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将空间与空间中的社会互动关系对应,丰富了大众对纽约的历史性、地域性、及社会文化性空间的重新认识。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的急速传播方式,使含有纽约市景观的电影成了宣传城市的名片。

“电影城市”的政府扶植策略

在建设“电影城市”的历程中,纽约市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共同协作,成功地将电影的文化效应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收益。其值得借鉴的策略包含:

第一,设立专业主理部门MOME。纽约市最早于196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为专门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市政部门——纽约媒体和娱乐市长办公室(The Mayor’s Office of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下文简称MOME),为本地电影制作提供各项便利。设立MOME的成效十分显著,在该部门的支持下,电影电视业已经为纽约市贡献了约90亿美元的收入,并提供了超过13万工作岗位。

第二,灵活的电影资金扶持及税收政策。为扶植和发展电影产业发展,纽约市所在的纽约州政府设立了电影制作基金,每年提供4.2亿美元资助电影拍摄,以及2500万美元资助后期制作,而这也使纽约州在对电影制作上的资金支持力度上,远远超过了好莱坞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此外,纽约州政府于2004年首次设立纽约州电影税收抵免项目。该项目旨在增加纽约州的电影电视制作和后期制作行业的资金支持,并通过增加就业等为纽约州经济提供全面的积极影响。此外,税收抵免计划也为当地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自2009年到2013年,纽约市影像从业人员增加了43.7%,远远高出美国平均水平。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纽约的电影产业不断扩大做强。

第三,电影制作与推广扶持。纽约市在电影制作和推广环节中加大投入,不断形成集群优势。例如,2003年纽约市有192家各类后期制作基地,而这个数字在十年后增加到了312家。这些设施大部分集中在纽约的中心城区,包括全套制作工作室(Full House Productions)、曼哈顿中心工作室(Manhattan Center Studios)等。此外,纽约还引入了大量高度专业化的精密电影拍摄设备公司,如Panavision,Arri,Ultimate Arm等,纽约市引入专业设备公司为电影制作团队节省了从洛杉矶调度摄影设备的劳顿和开销。

纽约电影制作设施和资源分布情况(白色表明已注册电影信贷计划)

在电影推广的环节中,MOME发起了一系列名为“纽约制作(Made in NY)”的措施。首先,一部电影如果有超过四分之三的部分是在纽约市拍摄的且满足其他相关条件,便可注册使用“纽约制作(Made in NY)”的标识。其次,设立“纽约制作奖(Made in NY Awards)”和“聚光灯奖(Spotlight Award)”,来奖励为纽约市娱乐、媒体等创意产业作出卓著贡献的优秀个人。再者,创建“纽约制作”营销信用额度(“Made in NY” Marketing Credit),该项目要求参与的影视制作组向纽约市文化事务署认定的文化机构捐款,但其所花费的小额支出可以使该影片在纽约市公共设施领地上增加曝光机会。

同时,在纽约市举办的各种电影节也对电影城市起到了关键的宣传作用。截至2019年2月最新数据显示,在纽约举办的电影节达47个,例如创办于2002年的翠贝卡电影节,以记录生活和影像叙事作为电影节的宗旨,将纪录片列为该电影节的主打品牌,近十年来每年参加人数平均都达到了四十万,并且与亚马逊等公司合作率先推出数字短片,结合新媒体形式扩大受众覆盖面。

电影人才培养

纽约市在将自己打造成电影城市时十分注重对当地电影人才的培养。美国许多综合大学都设有电影学院,以教授电影制作、电影理论分析及电影教育之类的课程,例如纽约大学电影学院。

与此同时,纽约州和市行政当局以及私营行业经营者等在近年来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推动当地电影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在纽约市教育局和翠贝卡电影节的合作下,媒体和娱乐市长办公室在纽约市提倡实施了“移动图像进教室”这一教学计划。另外,在MOME的倡导下,纽约于2013年新建成占地18000平方英尺的“纽约制作”实体媒体(Made In NY Media center)中心,为纽约市民提供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环境下学习和合作的机会。最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MOME和布鲁克林劳动力创新公司合作创立了“纽约制作”助理培训项目和“纽约制作”后期制作助理培训项目。这两个项目的招募对象主要为纽约失业或低收入者。通过对电影技能的培训,它们试图让那些低收入或失业者在不断发展的电影业中找到工作。

纽约电影城市空间对上海卓越城市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上海在历史基础和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下,也驶入了重建其电影城市品牌的快车道,在迎来影视产业新“黄金年代”的同时,致力于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现阶段,上海影视产业已取得了明显进步,例如:近年新落户的影视企业数量、制片备案出品数量、电影票房等各项产业硬指标均有显著增长;作为世界九大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之一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不断扩大;2014年10月率先成立的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为来沪取景拍摄的剧组提供135项免费服务以保障上海拍摄的顺畅进行;已制定提升影视产业链发展能级,打造“1+3+X”产业基地布局的联动产业发展规划等。然而,与纽约市这一发展较早较完备的电影城市相比,上海影视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拍摄基地小而散,缺乏高科技影视后期制作基地;拍摄补贴力度较小;专业配套服务较弱,缺乏后期制作、专业制景、服装、化妆、演员经纪等细分领域的“隐形”服务企业等。因此,纽约市在塑造电影城市过程中的各项举措和经验对上海建设卓越城市和建设电影城市品牌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基于城市景观建设和电影空间构建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上海应对其城市风貌特征精准定位,将空间观感和可识别度最大化、有针对性地打造地标性空间符号的同时,鼓励电影创作以多样化视角全面反映上海的历史性、地域性、及社会文化性空间。另一方面,加快影视取景拍摄功能集聚区及配套服务功能集聚区建设,重视平民化景观资源的取用,通过景观再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形象。

其次,设立并完善影视主理部门或机构。现今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受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委托,已然成为上海影视产业的服务窗口。但是与纽约MOME相比,该机构只承担了影视产业的部分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因此,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应提升管理高度,不仅服务于具体的电影制作团队,而且服务于发展壮大上海影视全产业链。

第三,为电影发展提供资金政策扶持。上海市委现已设立“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上海电影内容创作和支持电影产业发展。日后该资金应进一步细化资助项目的类别,专款专用以保证每项资金的有效投入。在此基础上,上海政府可效仿纽约市的电影信贷计划,为符合条件的电影团队提供合理的信贷额度和税收减免支持,尤其对在沪取景制作的电影给予更大比例的资金倾斜。

第四,在电影制作方面,上海应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化优势,积极吸引电影制作公司和仪器设备公司入驻上海,打造有特色的影视摄制服务功能集聚区,在影视开发投资和拍摄制作等环节逐步形成联动、互补、协调发展的整体格局。在电影推广方面,应为在沪摄制的电影作品提供“上海出品”的品牌身份,电影团队通过报名申请可注册“上海出品”的统一标识,并且免费获得与其他品牌联合营销的机会。

第五,在电影教育与研究方面,各类院校都应科学制定并有计划地实施电影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通过校方与电影制作方的合作将电影行业前沿的实操经验和标准引入课堂内外的教学;市影视部门创办电影制作与后期制作人才培养项目;搭建和完善更多有关电影制作的公众学习平台和资源。

以上举措以纽约案例为参照,将共同助力上海城市空间及电影城市品牌的建设,进而以电影这一创意文化产业为杠杆,推动上海相关产业的全面进步,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作者蔡佳颖博士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纽约和上海城市文学文化比较研究。戴璐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2017级跨文化交际方向研究生。本文系201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化政策”研究基地第四批项目——“世界主要城市提升城市品质的政策与举措”专项课题研究成果。本文刊发时略去了注释和参考文献等内容。)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