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惯的养成|做垃圾分类行动派,习惯培养制度磨合没有捷径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李楚悦
2019-07-11 07:1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拎得清”原本是沪语方言里的特色词汇,但目前这个词特指“手里拎着垃圾能分清的上海人”。 

月初,上海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后,关于上海人与垃圾之间的段子层出不穷。看着一向精明能干,相当“拎得清”的上海朋友因小龙虾、珍珠奶茶茫然伤神,着实心疼也充满敬意。垃圾分类看起来是日常小事,但仔细琢磨一下,因为涉及每个人与每一天,又实实在在是关乎改变生活方式的大事。 

改变总没那么容易,况且这是全国推广的第一站。最头疼的是垃圾的界定与分类。无论是官方出台列表、媒体轮番推广,还是居委会上门宣传、日常交际的彼此提醒,总之,大家一边吐槽,一边却身体力行地参与分类科普,为这件大事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互相调侃吐槽的过程中,也彼此强化了分类的意识和动力。

前两天发现,原本只是刷着段子看上海人分垃圾的北京,和其他几十个城市,很快也将步入垃圾分类时代。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一个普遍道理是,没有什么习惯是能够轻松习得的。但只有经历了习惯培养和制度磨合的困难和不舒服阶段,才能有效地优化生活方式。 

记得大学里有一位老师曾经在课堂上提起,她的日本同学会细心地摘下回形针和订书针,分别把纸张和金属进行分类回收。在德国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垃圾分类制度也是相当严格有序。尤其是关于瓶瓶罐罐的回收,对于可回收的饮料包装,会在购买环节预收取一定费用,消费者喝完后需要自行拿到超市设置的机器上自助操作回收才能退回这笔押金。 

以前未做过垃圾分类的中国人,多少会对外国友人良好的意识有些触动。但好习惯一旦养成,逻辑和流程一旦理顺,这些文明优雅的动作都将内化为无意识的自然,功在千秋。我们总在环保纪录片和新闻报道里为野生动物心碎、为环境问题心焦,此刻,终于有机会做点什么了。为了地球,也是时候“拎得清”了。

“我带几块废电池来上海,飞机安检会不会被拦?这电池我存了很久,是真的不知道该往哪儿扔”,准备来上海玩耍的好友在微信上问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花式吐槽背后,垃圾分类这件优化生活方式的事,虽不能一蹴而就,但绝不是敲冰索火。

    责任编辑:甘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