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中国保姆的故事,全球关注的金融文盲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9-07-05 08:50
来源:澎湃新闻

7月2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外景。 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在中国大连举行。今年的感受是,世界经济走到了转角处。

一方面,对全球经济的未来表现,各界人士普遍抱有矛盾心理与焦虑情绪。从横向看,无论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都对自身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政策摇摆以及转型期间外部压力与自身矛盾的冲突存在焦虑,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和未来关系也让人们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对全球经济的未来,大家都看好科技带来的改变和帮助。从各个国家和各个行业、领域的讨论看来,认为技术已经改变我们的生活、并将继续更深入的改变我们的社会是共识。当然,新技术能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全球经济,同时又会带来哪些挑战,仍然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空间。

可以说,所谓“拐点”,可能既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

从金融方面看,科技的助力和影响也非常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思考变得越来越深入和全面。

我所在的GFC全球未来理事会金融组对全球发起了一个“金融素质创新挑战”Financial Literacy Innovation Challenge,并且在年会上公布了结果。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尝试。过去,GFC所做的研究多数都聚焦于Financial inclusion,有些人将之翻译成为金融普惠,我更愿意将之称为金融包容性。当然,两者紧密相关。

Financial inclusion和Financial literacy,保姆的故事

Financial Literacy金融素质是什么?为什么它现在这么受关注?科技如何影响金融素质和金融包容性?全球都关心的问题,而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一个很微小的例子出发,或可以说明这个不容易说清的问题。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在北京工作的保姆,老家是西南某省较偏远地区的乡下,她曾经告诉我,十几二十年前,她就在北京“打工”做保姆。那个时候,一般来说,大家一年到头只回一次家,自然是春节。而这一年一次的回乡,一定包含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把一年的收入(剩余)带回家。问题的在于,这个“带”,是真“带”,也就是说,都是揣着现金走的。

有的时候,有几万甚至更多些的现金需要携带,而回程通常是乘坐普通列车的漫漫长途。可想而知,极其之不方便又不安全。

但这种做法非常普遍。事实上,这位保姆对我讲述的时候也是以一种“自夸”的方式,表明自己勇敢又机灵。

有人对此的解释是,中国人喜欢现金,这是一种文化、传统、习惯等。

然而恐怕并非如此。

我们会发现,从三个层次看这个问题,能够找出原因。首先,好不容易挣了钱,日常花销后,钱怎么办?其实是个“投资”的问题。由于投资观念没有建立,投资渠道也不畅通,我们能够看到,当时他们几乎都把钱投向了一种资产,就是在老家盖房子。尽管大多数出来打工的人已经不怎么回去住。其次,那时候在乡下,能够用的只有现金,有卡也没法用。就算是小一些的城市,无现金支付也不是很容易。最后,银行布点较少,取现一次得跑很远很远。

中国的金融故事

要问为什么?看看硬件条件就清楚了。

往十年前看,截至2008年底,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118.17万户、联网POS机具184.51万台、ATM 16.75万台,这个数字,已经较2007年底分别增加44.25万户、66.39万台和 3.99万台。

再往前看,银联是2002年成立的,其提供线下跨行清算服务,才开始解决了当时银行卡线下跨行刷卡消费的困境。可以说,2008年以前的金融服务数量和条件,肯定更不足一些。

这么一看,就很明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导致金融服务的包容性较弱,惠及的人群规模小,自然也导致人的金融素养不足。所谓总是携带现金、投资单一等“文化”,其实是这么来的。

但是,在近十几年中,中国飞速发展,《2018年世界支付报告》(World Payments Report 2018)显示,在统计期内的无现金支付总次数方面,美国以1485亿次占据榜首,欧元区(Eurozone)以745亿次位居第二,中国以480亿次居第三。中国非现金交易占总结算份额增速排名世界第二。报告预测,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带头下,中国的数字支付力量不可忽视。在2021年前,中国的无现金支付总量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这种“飞跃”,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发展。线上交易场景出现,电子商务时代到来,国内支付行业迎来电子商务时代。接着是智能手机时代,交易场景移动化,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诞生与发展。

可以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弥补了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金融的包容性就大大提高了。

有了硬件,还需扫盲

但是,事物总是遵循“遇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新问题”的三段论规律。

到了移动交易和支付为王的时代,保姆阿姨们从过去的“太少选择不能选”转瞬来到了“太多选择不能选”的困境中。以前害怕的,是火车上的小偷、强盗把血汗钱给劫走了;现在害怕的,是网络上的骗子把血汗钱给劫走了。

面对纷繁芜杂的新时代,金融素养变得愈加重要。

这和全球发展的趋势也是一致的。

数字化解决方案使金融的包容性得到了极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享受金融服务的机会。

尽管仍有大约17亿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但全球社会在改善正规金融系统和移动支付的可及性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根据2017年全球Findex数据库,自2011年以来,已有12亿成年人获得了金融账户。

过去我们关注的科技与金融的关系是,怎么能够让数字化影响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提供商,使得这些服务变得更普及。但现在除了这个,也许更重要的是,当金融服务已经“唾手可得”,得到的人是否能够用好它?人们是不是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储备和技能,让他们面对金融服务作决定的时候,足够了解情况,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据调查,全球三分之二的人都是“金融文盲”。

因此,这一次,“金融素质创新挑战”也是基于这个思路,想要找出金融科技公司中,能够用一些创新性的方式帮助人们提高金融素养的,或者说,金融科技怎么“扫金融盲”。

面对“文盲”,亟需“教育”

而且,通过中国的例子也能够发现,金融的包容性或者普及型与金融素养或文化其实有着双向的影响关系。当金融包容性不足,金融素养想得到普遍提高当然没戏;但反过来,当金融素养普遍不足,金融包容性也不容易得到延伸。

在非洲,72%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超过了4亿人。据测算,这个市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潜力可能到2020年会有1300亿美元。但是,当67%的金融服务客户都是“金融文盲”,金融机构也要好好考量,将要面临的休眠账户、高违约率、糟糕的投融资决策等等。

面对“文盲”,亟需“教育”。

参选的公司来自全球,他们做的事情都非常有意思。

比如这次挑战的最终赢家是Fineazy,一家在加纳和南非开展业务的英国初创公司。他们通过定制内容,讲本地故事和个性化学习提供金融教育。他们设计了一款小Chatbot,很容易上手,可以与之对话、互动。这种方式很独特,而且具有可扩展性的潜力。其主要对象是非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居民。

也有其他一些金融科技公司,他们正在想办法,通过科技手段,使普通人获取数据和信息更加容易;也有的直接与学校合作,组织一些课程,尽早教育孩子们基本的财务概念。

所有的尝试都很有意义,而且做得好的公司也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

后记

在达沃斯,在焦虑中也交织着解决问题的方案。尽管大家的观点看法不尽相同,但在摸索中前进的意图依然明显,对一些问题能够有深入的共识。比如承认全球化依然是大势所趋;保护主义的兴起无论对全球政治、经济还是对全人类福祉来说都是不利的;包容而非撕裂是最有利的相处方式;创新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问题是,怎么让这些共识变得更坚实并转化为实践。

对于金融科技的讨论一直很多,金融科技和其他科技一样,怎么能够更多更好地影响个人、社会和经济?是大家想知道的问题。

当个人每天都要作出许多与金融有关的决定,多数人却并不一定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对于较低收入的人群而言。他们对金融系统更为陌生,却又更为脆弱,怎么能够用技术进步来帮助他们?这是我们今天在考虑的问题。

对于科技创造未来,大家都报以极大的希望和热忱。那是因为,我们都希望能够以更加开放、包容、分享、互助的方式完成世界经济和结构的转型。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