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破8”!成都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54岁

日前,成都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9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中提到——
全市人群平均期望寿命
达到80.54岁
比全国77.00岁
高出3.54岁
全市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
持续保持低位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成都开工建设医疗卫生项目52个,新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000余张,新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家;按照“一区一县一特色”要求,新创建“健康细胞”175个,新创建省级卫生镇31个、省级卫生村496个、省级卫生单位287个,省级卫生县城覆盖率100%,省级卫生镇覆盖率78%,省级卫生村覆盖率61%;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组建医联体119个;大力实施“公卫服务提升工程”,全面前移健康保障关口,有序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妇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建成204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持续保持低位。
为了成都市良好的就医环境
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9年,成都的卫生健康工作
还有更多的努力与探索
01
出台相关方案,打造卫生健康国际化营商环境

为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健康服务业提速发展,制定出台《成都市卫生健康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成都市加快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支持政策》正在研究制定。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新增民营医疗机构312家,同比增长58%。提升国际化服务能力,与有关国际机构在急救、肿瘤防治、老年疾病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研究制定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标准,印制《外籍人士成都就医指南》,全市具有国际医疗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达19家。
02
医联体基层覆盖率达100%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全市共组建医联体119个,实现医联体基层100%全覆盖。
同时,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新都区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国家级试点和新津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县建设,新都区人民医院改革工作被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纳入国家级课题研究。
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上半年全市“健康细胞工程”新开工建设175个。推进《成都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工作,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我市被国家卫健委等部委确定为全国10个诊所发展试点城市。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
03
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加快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以天府国际生物城等产业功能区为载体,协同市域范围内“政、产、学、研、资”等优质资源打造医疗卫生高地。现有钟南山、李兆申、石学敏等院士工作站,全国首家、全球第六家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临床医学技能培训模拟教育中心落户成都,市三医院等4所医院入选国家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加快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公立医院建设项目共21个,已开工14个,总投资81.88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2.32亿元,已完成投资3.53亿元。全市非政府办医疗健康服务重点项目共49个,已开工27个,预计总投资371.45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63.13亿元。京东方医院、西南泰康医院、363犀浦分院等重点项目按进度顺利推进。
04
妇幼保健、疾控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切实做好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和处置率达100%。
强化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市70%的县级妇幼保健院达到三级乙等水平,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1.45%,孕妇免费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筛查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8%以上。
有力有序推进疾病防控。全市适龄儿童共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2,148,247剂次,接种率达93.1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管理率达95.21%。全市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8家,设置率达70%。为全市适龄儿童免费实施窝沟封闭,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成都发布—成都晚报记者何海燕
编辑|雕刻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