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志愿者讲解员上岗考试:背熟2万字讲解稿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臧鸣
2019-07-03 22:23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7月3日,星期三,晴间多云。

正值暑假,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馆内馆外,许多张稚嫩的脸庞,洋溢着朝气与坚定。

正午时分,静候入馆的队伍排了约20米,队伍中,多是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

2019年7月3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杨思小学的小学生们结伴来此参观。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摄

杨思小学学生谢欣怡说,第一次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很高兴。同行的同班同学朱正来说,之前听爷爷讲过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故事。

“让小孩多了解一下先辈经历的历程,学习下他们的精神,对小孩他们也有很好的帮助。”同行的学生李佳灵的妈妈说。

同行的翟哮宇的爸爸则表示:“7月1日是党的生日,带孩子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挺有意义的。”

下午1时30分,身着上海大学T恤,套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讲解员郑爽在序厅为众多观众讲解馆内展览,她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的学生。

此时,在馆内一层,除了郑爽在讲解,还有一位穿着上海大学T恤但并未套上红色志愿者马甲的学生,正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业讲解员那儿悄声“过稿”,通过了,她才有资格套上那件红色马甲。

2019年7月3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志愿者讲解员郑爽为观众讲解。

郑爽说,来纪念馆做讲解员志愿者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主办、面向上海大学全体学生招募的,选拔了25位志愿者来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6月22日-8月3日做志愿服务。

“确定了志愿者后,我们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要讲解稿准备,我们今年拿来的稿子是23600多字,我们大约要花2周时间把它背下来,再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业讲解员那儿‘过稿’,‘过稿’之后,才可以穿上这个红色的马甲,才算正式上岗。我们有一位志愿者在‘过稿’时因没有通过,她很自责,有点儿着急,哭鼻子了。”她说。

回忆起在校同时复习期末考试和背诵讲解稿,郑爽说,她自己是在图书馆楼梯间小角落里背的,“我在1层楼梯间,我的另一位同学在5层楼梯间,还有一位同学在7层楼梯间,整个楼梯间都是我们背稿子的声音,我们生怕跑到其他的地方背,会吵到同学。”

“这个志愿者服务是非常有使命感的,‘过稿’的同学每天早上都利用从上海大学到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乘坐地铁的时间相互‘过稿’。”郑爽说。

除了反复“过稿”,将2万多字的讲解词烂熟于心,志愿者们还向专业讲解员“偷师”。

“我今天下午讲的‘铁血十八星旗’是我听专业讲解员讲解后,补充记在我的稿子上,我们的稿子仅有‘它是上海起义军起义时使用的军旗’。”郑爽当场背起了“偷师”来的讲解词,“它叫‘铁血十八星旗’,它的红底黑星代表的是铁血精神,它的九个角代表的是华夏的九州大地,它上面的十八个星代表的是当时起义的十八个省份,这些内容都是我跟着专业讲解员时听来的、学来的。他们专业讲解员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党史,他们吸纳了很多内容,因此我们来的时候,就会跟在专业讲解员后面,听他们的讲解,像海绵一样吸收,再讲给观众听。”

志愿者讲解员郑爽把从专业讲解员那儿听来的讲解词补充进自己的讲解稿。

除了络绎不绝的小学生观众和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在序厅,还有中学生志愿者在保持场馆秩序,提醒观众不喧哗。

志愿者林思甜说,其是来自于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学生,“之所以选择来此做志愿者,是因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而且,我已是名团员,有志向入党,想来党开始的地方看一看。”

    责任编辑:王维佳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