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景观丨菜市场与日常生活的“集市感”

徐一超
2019-07-05 11:23
来源:澎湃新闻

在生鲜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都市中的菜市场并没有式微。这一渊源自传统乡镇市集、借鉴自近代西方城市管理经验,并在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其交易及环境管理机制的购物场所,已经逐渐摆脱了曾经“脏乱差”的刻板印象,甚至成为许多都市人眼中富有某种“疗愈功能”的市井空间。有人说,心情不好的时候去逛一逛菜市场,就会重燃生活的希望。

意大利电视系列纪录片《城市中心的菜市场》截图

多样性纷呈的有机世界

汪曾祺写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汪曾祺《食道旧寻》)菜市场供应的主要产品是新鲜果蔬和水产肉禽,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产物,生来呈现着缤纷色彩,流溢着勃勃生机。

在这里,一项重要的商品竞争标准就是“鲜活”,商贩们都希望以采摘未久的果蔬、活蹦乱跳的鱼虾、新鲜屠宰的肉禽招徕顾客。这种“功利性”的主观意图却在客观效果上营造出了自然主义的田园氛围,菜市场宛似连接都市人与大自然的一个中介,一个水泥森林中的“异托邦”。这里的物不是工业流水线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而是每一个都独一无二的“有机物”。它们孕育着生命的能量,与自然、时序相感应;纵使暖棚技术已经战胜了作物成熟的自然节律,但那些特定时节里因时而生的“时鲜菜”,依然是菜市场里备受追捧的焦点。

在菜市场的有限空间中,一个个摊位紧密相邻,缤纷多样的农副产品被密集地陈列,这是一幅高度凝缩、集约却又有序的物之图景。季羡林笔下的菜市场“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但摊位“分门别类,秩序井然,又各有特点,互相辉映”;蔬菜摊上,果蔬汇集了丰富的色彩与线条,它们“紧密地摆在一起”,“纷然杂陈,交光互影”,“于纷杂中见统一”:“我的眼一花,我觉得,眼前不是什么菜摊子,而是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彩色绚丽、线条鲜明的油画或水彩画。……我眼前仿佛看到葳蕤的果子园、十里荷香的池塘、翠叶离离的瓜地,难道这不是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吗?”就连家庭主妇们满载的菜篮,也像一幅幅动人的图画。(季羡林《上海菜市场》)这是一个多样性有序纷呈的世界,一个充满选择性的有机世界,一个甚至能被艺术化、审美化的日常生活景观。

菜市场带给人的还不仅仅是视觉的体验,更是多样感官的缤纷盛宴。在摊位间行走,摩肩、接踵,用指尖感受掐断一株菜茎时的脆嫩多汁,用指腹感受果肉的硬实丰盈,嗅到鱼腥和卤菜的香,耳畔是此起彼伏喧腾的市声……就像沈从文记忆里的集市,“那一派空气,一阵声音,一分颜色”,甚至是生意人身上飘来的气味,都“使我们觉得满意,我们用各样官能吃了那么多东西,即使不再用口来吃喝也很够了”。(沈从文《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这是市井生活里真正具身化(embodied)与沉浸式的体验与氛围,是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是生鲜电商扁平页面的文字、影像无法带来的感受。

菜市场中的人际交往与互动

逛菜市场是轻松、市井的日常生活实践,拖鞋、裤衩在这里再寻常不过,西装革履才会被视作另类。卸去了职务与社会身份,菜市场里的买家们更似一个个闲逛者、漫游者,在缤纷的“物阵”与涌动的“人流”中,为生存层次的“口腹之欲”而选择、而操心。但这绝非个人化的行为,而是凝结着另一种社会、社交属性;与电商购物不同,买家并不只与“物”打交道,而是要与卖家、与其他买家交流、互动甚至是博弈。

多样性纷呈的菜市场更接近于一个买方市场,卖家们各显神通,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制胜。除了至关重要的商品新鲜度,技巧、熟练度、情绪、感染力,这些影响交易的关键要素都与“人”相关。卖家的技巧与熟练度是丰厚经验的外在表现,一个熟练的“老手”往往更能获得买家的认可与信任。抓一把韭菜,就是半斤,分毫不差;斩一段肋排,两斤左右,正合买家心意。

技巧与熟练度不仅提高准确率,而且提升效率。水产摊前,手起刀落,鱼皮光洁,内脏除尽,洗手,装袋,递给买家时利落干净,不沾一点血污;门庭若市时,夫妻分工,鳝筒、鳝片、鳝丝,根据买家要求分类宰杀,有条不紊。古有庖丁解牛,而菜市场上的纯熟技艺比之并不逊色几分,让人心生“技近乎道”的感喟。

除了熟练的技巧,卖家们还有各种吸引顾客的策略,比如叫卖。萧乾笔下,老北京的吆喝声有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有的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有的忽高忽低,有的合辙押韵,可以说是“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萧乾《吆喝》)这项“艺术”有时还辅以戏剧化的动作与情境性的戏谑,目的就是要以感染力打动受众。

菜市场中最值得关注的人际关系,就是卖家与买家之间的这种交流与互动。货比三家,讨价还价,抹掉零头,争取一点葱姜之类的“小恩小惠”……如果说叫卖是带有戏剧性的艺术,那么菜市场里的每一笔交易就都像是一幕不乏戏剧冲突及情节感的微型舞台剧:“买菜是一种学问,一场战斗,你进了菜场就像上了战场,脚步飞快,眼看八面,讨价还价,刨去零头,假装要走,三步回头,称好了菜还要抓一棵放在篮里:‘你小气的啥呀,反正是自家地里长的!’”(陆文夫《井》)

与传统的乡镇不同,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但菜市场却是城市中的小型“熟人社会”;这种类似“社区”的属性,正是被买家与卖家、买家与买家甚至是卖家与卖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所建构、所巩固。近代的小报记者说“菜场买菜,娘姨开会”,反映的也正是这种非正式却具有活性的人际交互机制。可以说,菜市场不仅仅是市井购物的空间,而且是社会交往的空间,这里的寒暄问候、消息传递、见解分享甚至是八卦闲聊,和产品交易一样频繁而蓬勃。有缤纷的物,有市井的人,有人与物、人与人的交互,才有了菜市场的人间“烟火气”。

市井生活的能动主体

在菜市场采购食材,是烹饪与饮食的前提与准备环节,而“准备饭菜可以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少有的幸福,即自己创造某样东西、加工现实中的某个碎片、感受到缩小化的造物欢乐这种幸福”(米歇尔·德·塞托等《日常生活实践2:居住与烹饪》)。菜市场里的购物者从多样性纷呈的有机世界里甄选、撷取自然之菁萃,为美食的诞生做好准备,亦蕴含着一种创造、加工与转化的幸福。

挑选食材的要义是新鲜,加分项是便宜,完美的状态是物美价廉。对新鲜食材精准、有效的辨识与甄选有赖于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春笋尖梢透出可人的绿意,这是阳光照射的产物,却恰恰意味着鲜嫩口感的流失——这是无法见诸纸端、只可口耳相授的秘诀;叩击西瓜而辨声,何为生,何为熟,哪种声响意味着几成熟——这更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经验智慧。而正如陆文夫所言,买菜时的议价更像是“一种学问,一场战斗”(陆文夫《井》),欲扬先抑,欲迎还拒,关联着博弈的策略与精彩的戏码。

法国学者吕斯·贾尔(Luce Giard)这样描述采购食材的实践:“每次购买活动对于买者来说都是一个对卖者将计就计的机会。人们逛市场的时候,就是一出由动作、眼神、手势构成的神奇舞剧上演的时候:人们伸出食指轻触水果的果肉来辨别水果的成熟度,用拇指感觉红皮白萝卜是否硬实,眼睛谨慎地一扫就能发现苹果表面的斑点,他们还会花长时间去嗅甜瓜的香味,闻山羊奶干酪的味道,然后低声评论物品的性价比。在此过程中,人们更新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辨别本领。”(米歇尔·德·塞托等《日常生活实践2:居住与烹饪》)可以说,依靠敏锐的感官与机敏的智慧挑选到物美价廉的食材,这是资深买家们值得炫耀的能力与资本。它有时就是母女间传承的生活经验,有时又会成为婆媳间矛盾争执的来源;它在市井生活里的举足轻重,可见一斑。

一身随意的装扮,在菜市场走走停停,这一刻,我就是我。面对物的缤纷,面对与时序感应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人们不仅会甄选,更会探索,甚至是捕捉那一现而逝的灵光。台湾作家刘克襄说:“走逛菜市场,绝对不能忽视一个小农的蹲坐。他们摆售自己栽种的任何物产,很可能是即将消逝的,或者外来新种的,也或许提示一不曾设想的饮食方法。我乐于停顿这一看似小小无关痛痒的地点,发掘新的美好。”(刘克襄《男人的菜市场》)为因时之物而欣喜,为意外遭逢的食材所启发,为细微之处的美好而感动:菜市场也是一个令人感受可能性与新鲜感的空间,成为市井生活里一道别样的景观。

就这样,一个能动的主体得以开显,这种能动性及其“成就”也被主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知。在庸常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对能动性、主体性的顿悟弥足珍贵,这正是价值感、归属感的来源,对于日日操劳甚至是“生死疲劳”于市井生活中的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日常生活的“集市感”

与菜市场相关的,还有这样一些“家族相似”的形态:跳蚤市场、旧货市场、古玩市场、圣诞集市、夜市、巴扎……它们各具差异,却又共享着某些近似的特征,比如物的缤纷,穿行于“物阵”与“人流”之中的闲逛体验,轻松随意、非正式的人际交互与“烟火气”,可能性与新鲜感,以及微小个体的能动与愉悦。它们有别于秩序分明、管理严谨的现代购物中心,可以被统称为现代都市中的“集市”(marketplace)空间。

有英国学者这样描述城市中的这些“集市”:“集市贸易和购物的非正式性,市场空间的开放性,摊位之间的相邻,进与出的不受限制,孕生了轻松简单的遭逢邂逅和非正式的人际连接。在集市的空间里,丰富的情感与身体体验构成了差异化的日常生活质地。”(Sophie Watson: The Magic of the Marketplace Sociality in a Neglected Public Space)这种由“集市”构建起的“日常生活质地”,或许就可以说是日常生活的一种“集市感”:多样性、交互性与能动性在微观领域绵密交织,是帮助微小个体建立主体性与价值感的潜在能量,也是促进社会交往、社区团结的有机溶剂;它是日常生活中值得被重视、被珍视的一种体验,甚至就是日常生活本身的特征。

在这个发达的电商时代,以菜市场为代表的城市“集市”空间仍将焕发巨大的活力,这很大程度上源自“集市感”吸引甚至“疗愈”现代都市人的潜能。你看,国外有那么多出名的城市集市,既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生气勃勃的集市文化,也成了外来者必去的旅行打卡地。你看,电商巨头“淘宝”的名谓,不也正传递着一种从多样性中发掘价值与可能性的日常生活的“集市感”么?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