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大阪丨5项重大举措:开放的全球经济不仅惠及中国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宇燕
2019-06-28 17:35

【编者按】

6月28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第七次出席或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这充分体现了中方对二十国集团机制的高度重视,以及维护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坚定决心。据《人民日报》28日报道,习主席在G20领导人峰会上就世界经济形势和贸易问题发表题为《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在近期采取进一步开放市场、主动扩大进口、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平等待遇、大力推动经贸谈判等5项重大举措。

6月26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中国日报社共同发布的英文报告:《G20大阪峰会政策前瞻报告》,其中由世经政所所长张宇燕撰写的文章阐释了中国为何坚持扩大开放,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经济学逻辑,并指出开放的全球经济将惠及所有国家。

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人员流动和技术进步。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副产品,而是一些国家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等老观念,使世界经济偏离了包容共赢的发展道路。

因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这正是建设开放型全球经济所需要的,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认识,符合世界经济政治日益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趋势,并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逻辑。

进一步扩大开放会促进分工更加专业化,推动技术进步,吸引更多人力资源,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6月27日在日本大阪拍摄的G20大阪峰会新闻中心入口处的标志。  新华社 图

为专业化提升而扩大开放

通过分工、专业化和贸易,每个国家或公司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提到以有余易不足,概括了中国古人对劳动分工的理解。另一本中国古典名著《淮南子》提出,应该用你所拥有的去交换你所没有的,用你所擅长的去交换你所不擅长的。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就是指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利润和经济发展。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将这种利润称为“得自贸易的收益”,即每个国家生产出具有其独特优势的商品或服务,所有人的福祉都得到了改善。只要有更多的国家、企业和个人不断进入市场,“得自贸易的收益”就可以通过分工和贸易来实现。因此,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出现的更专业化的劳动分工,自然会带来经济繁荣和更多的就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通过扩大市场、加强分工,从而实现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最大化的成功范例。更具体地说,中国通过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创造统一的国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流而实现了快速发展。过去4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4万亿美元,居世界首位。

尽管一些国家采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的做法,但中国依然坚持扩大开放,目标即是通过自由贸易拓展市场规模,通过深化分工来促进贸易,最终推动各国将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技术进步而开放

作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直接驱动力,技术进步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工业技术革命为代表的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他在德国观察到,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脱离了本国基地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可以说,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技术进步对深化劳动分工具有基础性作用。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清楚地说明了技术进步对提高生产率所产生的积极贡献。

现代经济学理论往往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写道,经济增长源于创新,尤其是那些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创新。技术发展的动力,有的来自于市场主体为获取更大利润而进行的创新,有的来自于市场主体学习或引进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组织方式。

开放促进了技术进步,既表现在国际竞争促进了自主研发,也表现为通过开放可以学习先进的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

当今世界,技术进步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间的竞争更多地是关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竞争。科学技术具有突出的全球性和时代性,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必须具有全球化视野。

因此,自主创新绝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中国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为加快人力资本积累而开放

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对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演讲中强调,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这些判断生动地描述了人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有几亿文盲。但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已覆盖人口的93.8%,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与分享知识,中国实现了人才素质提升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因此,中国正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提高了财富创造能力,并保持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正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培育增长新动能,习主席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增长的本质在于人才,因为他们是创新的首要和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的缺乏,阻碍了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的积累更多地依赖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人才战略的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为体制创新而开放

体制或机制的基本功能是明确产权界定,督促实体遵守契约,确保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的作用。

一个运作良好的体制可以刺激人们交易并降低交易成本。贸易和技术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它们只能在有效的体制安排下发挥作用。此外,体制改革可以扩大自由贸易和技术进步的利益。

政府在体制改革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要明确和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政府也要促进国际制度和规则的完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既是体制机制改革的过程,也是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过程。中国几乎加入了所有重要的国际条约和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倡议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等,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以上这些都降低了国际经济合作的成本。但是,中国要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开放型经济,还必须对自身的一些体制和机制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和完善。

总之,开放会带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繁荣。无论国际形势如何演变,中国都将继续顺应历史潮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务实的行动,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本文选译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中国日报社共同发布的英文报告:《G20大阪峰会政策前瞻报告》(Preview Policy Report for G20 Osaka summit),原标题为《开放的全球经济将惠及所有国家》(Open Global Economy Benefits All) ,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朱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