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制裁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伊朗仍具备与美长期周旋的能力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钮松
2019-06-25 21:00
来源:澎湃新闻

6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伊朗最高领袖及其直接领导的机构进行制裁,以报复上周美国无人机被伊朗击落一事。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0日发表声明,宣布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击落一架美国RQ-4“全球鹰”无人机,声称该无人机进入了伊朗霍尔木兹甘省领空后被伊朗防空导弹击落的。美国方面最初对此事件予以否认,但旋即无奈接受了这一难堪的现实,不过坚称无人机被击落时处于国际空域。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度下令美军准备对伊朗进行打击,在最后时刻又下令停止军事行动。

RQ-4“全球鹰”无人机是全球最先进的新一代高空侦察机,一度被视为U-2载人侦察机的替代品,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为昂贵的无人机,每架造价约为4800万-7000万美元。美国引以为傲的全球最先进的无人机在热点频频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被击落,特朗普虽怒不可遏却又投鼠忌器,无可奈何之下继续寻求进一步的对伊制裁便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精准打击、一网打尽的美国新制裁

24日,特朗普在签署了制裁伊朗的行政令后对记者说:“除了无人机的个案以外,他们还做了许多其他事情。你们看看油轮,并且我们知道已做过的一些不好也不合适的其他事情。伊朗最高领袖是要为该政权的敌对行为最终负责的人……阿亚图拉(哈梅内伊)及其办公室的资产将不会获得制裁豁免。”特朗普表示美国将继续加大对伊朗的施压,直至其放弃包括核武器、浓缩铀、支持境外冲突等在内的“危险的追求”,以及针对美国及其盟友的“交战行为”。

特朗普的制裁话语可谓杀气腾腾,将其对伊朗的不信任态度淋漓尽致地和盘托出。不仅如此,美国财政部也于24日宣布对伊朗革命卫队海军、空军和地面部队的8名高级指挥官进行制裁,财政部长姆努钦在记者会上透露,特朗普已要求其在本周晚些时候制裁伊朗外长扎里夫。由此可见,特朗普以无人机被伊朗击落为借口,展开针对伊朗最高领袖、革命卫队高官和伊朗外长的个人制裁,试图实现对伊朗政权关键人物的精准打击。这些制裁行动是继针对伊朗石油进口豁免取消之后、美国对伊极限施压政策的延续,以期形成对伊朗最高领袖及其办公室、伊朗革命卫队及其高官的全覆盖制裁,即将重点部门与领导人个人“一网打尽”。

受制于各自内部力量,美伊不会彻底失控

面对特朗普政府来势汹汹的新一轮制裁措施,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指出,伊朗根本不在乎美国的制裁,所谓新制裁只是美国的宣传工具。伊朗对美国新制裁的驳斥并非是“逞口舌之快”,这既来自伊朗成为全世界首个打下RQ-4“全球鹰”无人机国家的高昂气势,更是来自于对美博弈的长期斗争经验。

自特朗普竞选总统开始,便高调抛出伊朗议题,对奥巴马政府视为重大成就的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大肆批判,特朗普曾威胁修约不成便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美国自己一方面到处无理“退群”,另一方面又指望伊朗继续留在伊核协议的现有框架内“遵约”,除此之外,还不断加大对欧洲盟友的施压力度。

从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对伊政策来看,美国实际上走上了一条最大限度避免两国直接军事对抗、以经济制裁为核心手段的极限施压之路。美国的制裁从一般领域扩展到石油领域,并最终废除石油进口豁免。美国从国内法领域试图单方面堵死伊朗石油出口的强力举措可能并不能如愿奏效。

5月和6月,在阿联酋海域和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曼湾先后发生了两起,涉及6艘油轮的袭击破坏事件。涉事油轮中包括沙特和日本的油轮,这两国都是美国的盟友。美国虽然将两次油轮破坏行动实施者的“帽子”扣在伊朗头上,但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且缺乏强有力的证据。美国盟友的油轮遇袭会让伊朗石油买家找到“借口”:美国指望伊朗石油买家转而进口沙特石油,但它完全不能确保沙特石油出口通道的安全,既然如此,那沙特石油也无法完全取代伊朗石油。而且,沙特正常的石油出口也会受到油轮破坏事件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油轮遇袭事件在美国的封锁网上撕开了一条缝。

伊朗的反制裁行动并非是采取剧烈的对抗行动,而是采取了“以柔克刚”的软性对抗方式,通过寻找内外资源来最大限度破解危机,以持久战来与特朗普的剩余任期相耗。美国此次针对伊朗最高领袖个人展开制裁并不具备较强的实际意义,更多具有象征意义。最高领袖及其办公室、革命卫队及其主要军种高官都是伊朗伊斯兰宗教体制的核心构成与标志,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宗教体制及政府的极大不信任。美国制裁对象的指向实际上将伊朗最高领袖与伊朗总统,将革命卫队与伊朗军队区别对待。而RQ-4“全球鹰”无人机被击落,以及特朗普未能以军事行动有效反击也引起了美国军方的争议之声。美伊各自内部力量间的制衡与美伊间的复杂博弈相互交错,这也决定了美伊之间虽然摩擦与冲突不断,但不会陷入彻底失控的状态。

“新边疆”成为美国遏制伊朗重点布控领域

对于美国而言,经济制裁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迫使伊朗屈服,而特朗普制裁的源起便在于对伊核协议的不满,认为该协议对伊朗做出太多让步且存在着漏洞,特别是在伊朗弹道导弹的开发问题上。特朗普政府“退群”以后力推以超强军力威慑为后盾的全面制裁,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来打击伊朗经济,从而较大程度地削弱了伊朗方面在核技术与弹道导弹技术开发及介入周边国家事务等方面的经济能力。美国的制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相关国家和部分跨国企业产生了震慑效应,但仍未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除了军事上的按兵不动、经济上的全面制裁以外,美国的可选项相对有限,网络空间等新边疆成为其对伊遏制的重点布控领域,炫耀武力的同时,经济制裁与网络干预双管齐下是美国当前对伊进行超强遏制的基本模式。

就在美国宣布制裁伊朗最高领袖的同时,伊朗方面公开宣布挫败美国的网络攻击,伊朗通信与技术信息部部长贾赫鲁米谴责美国的网络攻击是“网络恐怖主义”行径,“他们千方百计地尝试,但攻击没有成功。”而此前有美国媒体披露美军6月20日针对伊朗的火箭和弹道导弹发射系统进行了网络攻击。

就目前来看,伊朗仍旧具备与美国长期周旋的能力。而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空域击落无人机的战绩也展现了伊朗不可小觑的军事实力。对于特朗普而言,极限施压与备战2020大选环环相扣,而对于伊朗而言,其主导思想仍旧是期待国际、地区及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以“苦撑待变”。

(钮松,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