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漫游》:当代青年的精神漂流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19-06-24 08:03
来源:澎湃新闻

“我是一个编辑,也就是说,我每天至少要读十万字的文字垃圾。”“毫无疑问,编辑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尊严可言了,尤其是文学网站的编辑。在作者们的眼里,你和餐馆的服务员没什么两样,不过是答疑解惑,端茶送水。”青年作家远子在其新书《白日漫游》的开篇《业余》中对于编辑职业进行了这样的调侃。

《白日漫游》是远子过去的短篇合集,他谈道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工作时间创作出来的。《白日漫游》刻画了在大都市挣扎求生的年轻人,描述青年人们渴望自由而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生活状态:不想工作,又害怕失业;想要恋爱,却又恐惧婚姻;有呐喊,更有彷徨;一心要逃离,却不知逃向何处。

远子

关于《白日漫游》这个题目,远子称命名灵感来自法国作家塞利纳《茫茫黑夜漫游》:“一开始是希望和这本书做一个对应,白日虽然看起来很明亮,照亮一切,但也有一些游离的人,找不到自己的出口和归宿,在大城市和家乡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心灵处在一种漫游的状态,不知自己的终点在哪里,我想写的就是这种状态。” 都说“北上广装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白日漫游》所描述的似乎是当下青年们的常态。城市已经成为现实的工业化造梦机器,既无力承载他们臃肿的梦,也不能留给他们一片栖息的家园,每个不同名字的城市都是一样的枯燥乏味。当从城市逃回乡村,停下了身体的漂泊,他们又开始了精神的流浪。

远子的故事里平实而真实地呈现了都市生活中的小焦灼:“(读书时)我的眼珠顺着书上的句子左右移动,文字超载的大脑却拒绝它们的进入。我只能转而去看娱乐节目,一边看一边哈哈大笑, 关掉视频后我开始咒骂自己,在悔恨中入睡。”

“每天早晨醒来都像是从同一个早晨醒来。…… 辞职,辞职,辞职,这个念头像齿轮在我脑子里咬合转动。但是随着刷牙、洗脸、洗头、胡乱往胃里塞点面包、挤公交、推开公司大门等一系列动作的完成,内心的争斗被一点点稀释,我觉得自己还能再忍受一天。审稿的间隙,我偷偷上网浏览各种负面新闻,咒骂利维坦,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斗士,只有躲在别人的苦难里,我才能暂时忘却自己所受的折磨。”远子在《业余》中写道。

远子,1987年生,湖北红安人。毕业于苏州大学哲学系。作品散见于《鲤》《诗刊》和ONE•一个等杂志和网络平台。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十七个远方》和《夜晚属于恋人》。最近,远子携新书《白日漫游》与好友、青年作家大头马进行了对话。

大头马

大头马认为,虽然《白日漫游》是小说,但是可以看作是现实主义作品。《白日漫游》是围绕着作者个人真实经历所著,她说: “我在拿到书的两个小时内就把全书看完了,很震惊地发现里面有许多熟悉的名字,我也在其中,当然剧情是虚构” 。对于本书透出的自传性,远子认为每个作家的作品中都有写作者自己的影子,哪怕给其他人写传记,笔触也会从自己的视角出发,“重要的不是别人的人生,而是自己如何解读别人的人生。有人会说这种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写起来很简单,但我并不认同,不是说离生活越远就越好,我觉得太远会缺乏真实感,缺少必要的论证”。

为了写好书中情节的细节部分,远子说他会在地铁站花了好几个小时观察陌生人。写作是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在动笔之前就需要写作者构建好蓝图,书中每一篇都经过反复修改,“虽然有些篇目看起来很随意,但这种效果也是我刻意为之,每个句子和人物都是我安排的结果,这种以情绪和氛围为导向的写法很常见,并不是我的独创” 。

作为85后写作者,远子认为早期80后的写作有很同质化的一面:“青春啊,伤感啊以及无疾而终的感情。”这种同质化,在远子看来,有其背后的原因:“外在的世界就是同质化的,我们生活在这种消费主义的大狂欢中,每个人穿的一样,看的一样,想的也一样,要敢于跳出来,这需要你很痛苦的自信,我的小说中有这种自信,虽然不算成熟,但是80后作家还在成长,要坚持进步。”

《白日漫游》书封

写作最终是要面对读者的。远子说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位读者,这位面目模糊的读者只存在于自己的脑海之中,不知是谁,不知性别,也不知来自何方。“写的时候已经预设了不同的目光在读我的文字,虽然我不期冀每位读者都能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但是我会尽力传达。” 作品是必定要和读者发生关系,在远子看来今天已经不存在一种环境,让写作者写完就不用思考之后的事,“你不得不思考写作之外的事情” 。

告别城市回到家乡,远子回到久违的农村生活,谈道城市与农村的生活的区别,远子说:“一个城市的经验是需要很多代人积累的,生活在城市并不代表就能写好城市小说,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由于网络太过普及,我们更多在线上发生关系,顶多约在某个地方吃个饭,这些点都是孤立的,并不能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整体结构。不能走进一个城市,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单薄。” 大头马认为这个时代也有优秀的都市文学:“什么叫都市文学?并不是生活在北京,只写白领才是都市文学。”

回家一年多,远子最主要的工作不是创作,而是翻译:“写小说需要一种状态,在没有状态的时候,翻译是很好的充电方式,我会从中获得灵感。翻译对作家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素养,今天的作家具备流利双语甚至多语种技能的占少数,其实翻译是一扇了解世界文学的窗口。”

谈到回家的不适应,远子说刚开始会非常怀念大城市的便利,但农村会提供很多城市无法提供的经验:“一天傍晚,我走过一个垃圾堆,一张丢弃的生日贺卡一直唱着‘祝你生日快乐’,歌声回荡在四下无人的夜空中,这种经验是你在城市中无法获得的,我很愿意把这些写进我的下一本书中。”

    责任编辑: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