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搭“绿平台”汇聚资源,助市场主体解决“双创”痛点

澎湃新闻记者 陈雅儒
2019-06-19 20:29
来源:澎湃新闻

“绿平台”发布现场。图为苏小军在做主题阐述。

一个人可不可以创新创业?可以,只要你能找到足够多的资源。

6月14日,在2019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杭州主会场举行的“企业创新大家谈”论坛上发布了创新资源共享平台——“绿平台”。

“绿平台”以推动创新资源可视化、创新服务产品化和产品服务定价化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协同化模式、市场化机制,帮助创新创业市场主体解决找服务、找设备、找专家、找技术、找资金、找政策等“双创”活动中面临的痛点。

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的背景下,中国科协基于自身的人才和组织网络优势而搭建的这一服务创新创业(“双创”)的资源共享平台,会在构建“双创”生态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6月19日专访了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任苏小军。

澎湃新闻:能否简单的概括“绿平台”在做的事情?

苏小军:通俗地说,“绿平台”希望搭建一个“找得着、信得过、用得上”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首先你能通过这个平台看到、找到你想要的资源,其次这些资源都是经过审核、可信的,再者这些资源对供需双方来说都是有用的、能创造价值的。

澎湃新闻:为什么要做“绿平台”?

苏小军:“绿平台”是智慧科协的一部分,“智慧科协”是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贯彻落实中央号召加强网上群团建设的具体行动举措。绿平台经过多轮迭代探索,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之前我们主要尝试用信息化服务科技工作者,但是没有想过汇聚资源这个概念。但后来我们发现,创新资源的错配是市场的一个痛点。

比如,人工智能人才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些人才在一家公司工作,就只能为这家公司服务。但八小时之外,他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继续发挥价值呢?问题是谁知道他是专家呢?企业想找找不到,他也不知道去哪儿找其他有需求的企业。这就是供需双方的错配,信息不对称。

人才散布在全国各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很难找,而这些人才是企业追求的第一创新要素。科协的学会可以找到这些人,但是传统的联络耗费时间太长,而且受制于人力成本。这就是市场的痛点,那中国科协有责任有义务找到一个方式,把创新资源对接,为企业创新活动降本增效,这是绿平台建立的初衷。

澎湃新闻:为什么叫“绿平台”?为什么是中国科协来搭建这个平台?

苏小军:这个平台以前叫绿色开源共享平台,简称“绿平台”,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绿平台的建设理念也就从这里来。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演进以及产业不断变革带来的新问题、新趋势,企业的发展是不进则退,不创新没有出路,而创新是有风险的。所以就需要外部资源助力,需要有可信管用的公共服务资源。这种科技类的公共服务产品是企业特别渴求的。

但是,公共服务性质的产品需要的信誉级别很高,企业天生追求商业利益,公共服务产品需要第三方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另外,平台搭建需要大量的资源整合,凭一个或几个企业之力,很难做到。

中国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目前“绿平台”是免费开放的。

中国科协有210个全国学会,每个全国学会联系着本领域最顶级的一批专家和学者。“绿平台”依托中国科协的组织网络体系,能够把全国学会以及各地方学会的人才及其他资源充分挖掘出来,这个是“绿平台”的特有优势。与此同时,绿平台上的资源都会经过三级审核,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在平台上交流是放心的。

澎湃新闻:既然是免费开放,为什么“绿平台”要用市场化机制来运作?目前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苏小军:在“绿平台”上,你可以开科技服务的店。经过审核之后,你可以给你的服务定价,需求方可以通过“六找”(找服务、找设备、找专家、找技术、找资金、找政策)找到你的服务。

贵州一个蛋鸡养殖公司,它要申请商标注册,但不知道找谁,就来我们平台上找机构,几天时间就将商标登记了,鸡蛋就在天猫店上开卖了。北京有个研究所,它仪器设备很多,靠仪器设备提供检测服务获得收入。但人家不相信他,就到我们的平台上来,订单量一下子就大增。

“绿平台”的科学仪器服务从去年12月开始对外交易,到今年5月,交易额已达60多万元。你买一台仪器可能需要上百上千万,现在你不用买仪器,直接下个单子就行,把样本寄过去,检测做完后报告直接线上给你,解决了时空问题、成本问题,尤其对于轻资产的小微企业来说,这是很重要的。看似几百上千的检测费,后面带来的成本降低可能是几十万。

所以,市场化机制只是一种手段,用来盘活市场主体的资源和需求。

澎湃新闻:所以,“绿平台”上只卖服务,不卖产品?

苏小军:对。我们希望更多的企业、服务机构和创新创业人士来用这个平台,把自己可提供的创新资源拿上来分享,可以免费,也可以有偿服务,但一定得是科技类的服务才允许。我们这个平台不卖产品,卖产品可以去京东、淘宝。

我们想做的,是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万物互联也可以是万务互联,服务的务。绿平台的目标是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希望通过大家的参与和共建共享,成为科技服务业的淘宝、科技交流的腾讯、科技信息的百度。

澎湃新闻:长三角地区的资源数据在“绿平台”上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苏小军:服务机构的数量,上海157家,江苏39,浙江79,安徽16家,总数291家,占到我们服务机构总量的20.3%。仪器设备服务数量这四个地方也占20%,专家数量占25%,科技成果数量占19.2%,投资机构数量更多,占31.1%。长三角地区创业创新主体比较多,资源比较汇聚。

澎湃新闻:“绿平台”的搭建听起来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整合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难题?

苏小军:技术上目前是分类的问题,很多资源分类很复杂,比如服务业的分类,现在我们用多标签分类,可能还需要更加细化。

此外,我们在推服务标准可视化,这意味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调整内部服务工作流程、重新明确岗位职责以及确定服务标准,这是对学会是一个改革。通过“绿平台”倒逼学会改革,倒逼资源主体上线,形成信息化时代新的工作模式。

另外,很多资源主体还没有这个意识。比如,很多专家他不想上线,尤其是基础研究类的,他想安静的做科研,觉得上线太麻烦了,但是基础研究对企业现在已经非常重要。我们也在想办法去推动这一块的工作。

澎湃新闻:“绿平台”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是什么?

苏小军:目前第一步是先做好找得着、信得过、用得上。下一步,希望可以实现智慧推送。比如,如果你是做材料的,你手机打开“绿平台”,就给你推送了跟材料相关的论文、产业动态、经常联系的材料专家新动向,这样就减少了很多信息搜集的成本。

在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平台越大、社会效益越好。有些地方政府和组织也想搭建自己的资源整合平台,在看到我们的平台之后,就决定把资源接入我们的平台,我们做好标签就行。目前,我们有5万多个政策信息,将来要分区,分区域、地域,甚至分到县和产业园。只要你有政策就可以上平台发布,用户可以评价反馈给当地政府。我们也在各地搭建分中心,这样可以将本地的资源上线,同时将全国的资源下沉,形成线上线下的融通。目前,我们在天津滨海新区启动了一个分中心的建设,下一步打算在长三角设立分中心。

据澎湃新闻了解到,目前“绿平台”汇聚了超过15万台仪器设备,能提供包含生物、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农学等专业领域的仪器预约和送样检测服务;汇聚各类行业专家13000多位;整合科协系统和众多第三方科技成果库8000多个。此外,平台还汇聚了3000多万条专利信息、5万多条政策信息、2万多条综合资讯,并有10万余家企业上线注册。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