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政协委员凌友诗:做中华文化使者,盼遏制“台独”邪气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2019-06-18 20:18
来源:澎湃新闻

6月17日,凌友诗在“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上发言。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图

站上“第十一届海峡论坛·两岸智库论坛”发言台的凌友诗,比三个月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发言的状态平和了许多。

今年3月11日,1962年出生的凌友诗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的身份,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发言。她慷慨激昂地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我以能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参与国家的政治体制而自豪。”

此番发言立即在两岸引起广泛关注,民进党当局扬言要对她进行处罚、取消其台湾户籍,部分网民也对她发言时的声调、表情等状态指手画脚,提出质疑。

凌友诗面对这些争议显得很坦然。她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民进党当局的反应在预料之中,当她去年年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的推荐时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三个月后的6月17日,凌友诗参加了在厦门举行的海峡论坛,为“两岸和平统一与民族伟大复兴”等议题建言献策。她以学者身份提出,在两岸的议题上,谈文化还是谈得很少。两岸要和平统一的时候,台湾一定要有尊严地为中华民族做点事情,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台湾可以承担的责任。

“台湾要有尊严地做点事,而不是因为经济需要。”凌友诗会后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直言,只有在文化层面发力,台湾社会当前存在的“台独”邪气才能被遏制。

从台湾到香港,再到大陆融入政治生活

凌友诗的身世因为遍及海峡两岸而颇受关注。

据央视新闻《面对面》栏目介绍,1962年,凌友诗出生于台湾高雄,自幼在由大陆去台湾的老兵组成的“眷村”长大,父亲是广东番禺人,1949年随国民党去了台湾。

面对许多从大陆流徙到台湾的老兵,年纪尚小的凌友诗还无法感触老兵们的乡愁,直到她16岁随父亲举家迁居香港,在香港求学就业,她的眼界渐渐开阔,开始用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台湾问题。

凌友诗对政治议题的兴趣,是在她的求学过程中渐渐萌发的。

念完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的本科和硕士后,凌友诗转而攻读该校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的硕士、香港大学的政治哲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凌友诗进入香港特区政府,从事政策研究工作。

彼时,正好也是李登辉、陈水扁进行“法理台独”和“去中国化”最猖獗的时候,台湾迅速变质,凌友诗的内心受到很大的震动,她开始寻找政治制度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主动去了解大陆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性。

直到去年,凌友诗履新全国政协委员。据中新社报道,在这一年,她参加了全国政协组织的多项活动,包括与台联界政协委员到浙江考察台商落地发展情况、为“惠台31条措施”建言献策,随港区政协委员考察武汉高新科技发展,此外还参与了多场座谈会、协商会,撰写了报告和提案等,反映社情民意。

坦然面对争议,直指台当局“违反人权”

当凌友诗终于实现融入大陆政治生活的愿望后,一场巨大的风波,让已经离开台湾数十年的她,重回岛内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3月11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凌友诗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的身份进行了大会发言。

她慷慨激昂地表示,“今天,我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席。我要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全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我以能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参与国家的政治体制而自豪!”

此番发言立即在两岸引起广泛关注,民进党当局扬言要对她进行处罚、取消其台湾户籍,部分网民也对她发言时的声调、表情等状态指手画脚,提出质疑。

据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内政部门认为凌友诗担任大陆全国政协委员违反“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对其裁处新台币50万元罚款,引起岛内外爱国人士的强烈不满。

凌友诗面对这些争议倒显得很坦然。

“其实在我的预料之中,当我去年年初接受全国政协委员的推荐时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她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如此回应。她表示,她的声调本来就比较高、语速比较慢,并不是刻意造作,当下面对的是全中国14亿人民,情绪比较激动是难免的。

三个月后的6月17日,在厦门参加两岸智库论坛并发言的凌友诗平和了许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她再次对缴纳罚款一事作出回应。

“如果我有事要回台湾的话,就要缴付这个罚款,但我现在没有事要回去,所以没有必要去缴付罚款。”凌友诗依然很坦然。

她表示,因为现在常居香港,不是台湾的司法管辖区,因此对这一处罚的申诉程序还没有开始。

凌友诗明确指出,“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基于两岸处于交战状态制定的,这个条例只能限制交战人员、现役军人或是高级公务员,不能连基层公务员和人民都含纳到条例里,否则就是违反人权。

“我作为人民,我有权选择我居住、落籍的地方,从一国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台湾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当然有权去大陆担任政治性组织的成员。”她说。

做中华文化使者,遏制“台独”邪气

尽管经历风波,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凌友诗的履职。她告诉澎湃新闻,几乎每个月都要赴北京开会,并笑称“都不一定有时间回台湾投票”。

作为中国文化的研究者,凌友诗一如既往从文化角度为国家各项事业建言献策。例如,她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她认为,传统文化要复兴就一定要进入现代学术体系,现在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没有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席安放之地,传统文化只能作为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的附庸。

她建议,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双一流”评价体系。要评选“世界一流大学”,这所学校就一定要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相关学科,要看学校的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办得好不好,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对传统智慧的应用,让他们在中西碰撞下建构带有中国特色的新知识体系,为世界开出“中国方案”。

而这一次,凌友诗通过参加两岸智库论坛的方式,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自己的智慧。

她在题为《共同传播中华文化,发挥港澳、台湾文化使者作用》的发言中提出,文化是两岸心灵的共同家园,可是在两岸的议题上,谈文化还是谈得很少,很多时候都从民俗交流或是文化创意上去谈,包含经济生产的层面,但很少能够探触到文化内在的精神。

凌友诗解释道,“我们中国古代能够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也是靠着文化的改造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特点就是,它不是文化霸权,它有非常大的融合性,正如中华民族谈大一统的时候,意义跟凯撒攻城略地时不一样,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是为了维持和平,中国人很早都知道,当天下四分五裂的时候一定是征战连连,一定没有办法好好从事生产,没有稳固的生活。”

为此,她告诉澎湃新闻,两岸要和平统一的时候,一定要让台湾担点事,为民族做点事,要让台湾有尊严地做,而不只是经济上需要大陆,台湾地区一直以来涵养积累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可以发挥的部分。

凌友诗建议,大陆方面可以把文化相关的高峰论坛放在香港、澳门、台湾来办,共同建立一个儒家的中华文化的话语体系。此外,台湾还有很多优秀的国文、艺术方面的老师,他们都可以到大陆来服务,甚至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美国家,协助大陆传播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她坚信,只有这样,台湾社会当前存在的“台独”邪气才能被遏制,使得正统的中华传统文化、支持一个中国的氛围更加浓厚,这是很具有战略意义的。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