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新书·2019年夏季|唐文治文集

古工委微信联盟
2019-06-14 15:13

【编者按】

该古籍新书书单是由“古工委微信联盟”所拟(“古工委”全称为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每年四期。澎湃新闻经《古籍新书报》(微信号:gujixinshubao)授权转发。

《出土战国文献字词集释》(全17册)

曾宪通、陈伟武 主编,中华书局

本书为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书稿对出土战国文献中所见近8000个字、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集释,囊括了陶文、玺文、金文、货币文、玉石文、简帛文等各门类资料。全书共16卷(全十八册),以字系词,以词带句,在各字头之下先罗列代表字形,标明字形出处,后略依时代先后集录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标明文献出处,以方便读者查考。对一些错讹以编者注的形式指出,并适当施加按语,对利用出土战国文献提供了很多方便。

《采山楼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全2册)

罗鹭 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项目为四川大学一流建设人才人物培育工程专项项目“民间所藏稀见清人别集搜集、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成果,所收20种清人别集,《清人别集总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国古籍总目》皆未著录,各大图书馆也罕有收藏,如《怡真斋诗稿》《小海岳楼存稿》《怡青堂诗四刻》等均为难得一见的珍稀文献。

《廖燕全集校注》(明清别集丛刊)(全2册)

廖燕 著,蔡升奕 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

廖燕(1644—1705),初名燕生,字人也,初号梦醒,晚号柴舟,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他是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家贫好学,本为诸生,后厌弃科举八股,专事著述。他对程朱理学、科举制度,多有反思和批判,主张读“无字书”,重视社会实践。在诗歌创作方面,反对模拟堆砌,所作抒写怀抱,不事雕琢;散文则风格恣肆犀利。

本书以收录廖燕作品较全的乾隆三年(1738)刻《二十七松堂集》二十二卷(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为底本,参校清抄本(广东中山图书馆藏)、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十八卷,广东中山图书馆藏)、乾隆三年(1738)刻本(二十二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日本柏悦堂文久二年(1862)刻本(十六卷)、民国戊辰(1928)韶州风度路利民印务刊印十卷本等。本书的注释工作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作品所涉多偏僻地名,前人未做注,整理者充分查阅大量地方志文献,详加注释。(二)作品中涉及的人物非常多,整理者参酌众籍,加以细致注释,注释着重人物背景、人物关系的梳理。(三)典故、引文、疑难字词或易致误解之处,均加注释。另外,还附录了年谱、传记、墓志铭、序跋、人物小传。总之,我们希望给学界提供一个作品收录完整,校刊严谨,注释翔实,参考资料丰富且便于使用的整理本。

《清代判牍案例汇编》(甲乙编·全100册)

杨一凡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清代是中国传统法律最为完备、判牍案例集编纂最为兴盛的时期。本套书甲编收入清初至嘉庆朝的珍稀判牍案例文献十七种,其中四种为抄本;乙编收入嘉庆朝至清末的珍稀判牍案例文献二十七种,其中七种为抄本,另有多种文献系海外图书馆所藏孤本。本项目可为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材料,同时对于当前中国法制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中国书店藏敦煌遗书》(全2册)

中国书店出版社

《中国书店藏敦煌遗书》是在敦煌遗书研究专家方广锠先生、李际宁先生的大力指导帮助下,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图书编委会调集得力专业人员,经过反复考证、研究之后形成的出版成果,凝聚了敦煌学专家以及中国书店出版社同仁的诸多心血。

本书的出版在以下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时间跨度广。本书所收录敦煌文献的书写时间几乎涵盖了敦煌文献的全部历史时期,尤其是唐以前的写本弥足珍贵。第二,所收珍本多。本书在店藏敦煌文献中选取文献价值大、版本突出的94种写经。第三,内容丰富。丰富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类别丰富,所收录者不局限于佛教经卷,广泛包括了道教文献、社司转帖、诗歌、书仪等文献资料,如《吉凶书仪》便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风俗、书仪形制等提供了新参考。二是语种丰富,除汉文外,还收录了藏文、蒙古文、西夏文等多种文字的经卷,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字的珍贵资料,有很高的民族学价值。第四,版式严谨。《中国书店藏敦煌遗书》为原尺寸再现,最大程度还原了原文件色彩,显示出岁月积淀后的沧桑感。并对文字说明进行校订,确保正确反映每件敦煌遗书的书写年代、外观状态、长度、纸张形态、残损情况、文本特征等细节。此外还增加了《图记凡例》,以利于阅读和理解图记内容。《中国书店藏敦煌遗书》的出版填补了北京市在敦煌学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对敦煌学研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闽本十三经注疏》(全10册)

孙晓 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十年规划项目《闽本十三经注疏》为明嘉靖年间福建御史李元阳等所刻《十三经注疏》的影印著作。《十三经注疏》是以汉、唐学者为主的古代先贤对“十三经”的经典诠释,是儒家文献的原典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经”经、注、疏、释文合刻起源于南宋建阳书坊。元朝泰定(1324—1327年)前后,宋刻附释文的注疏本被翻刻行世,形成了元刻十行本。嘉靖十五年至十八年间(1536—1539年),李元阳、江以达等人根据元刻十行本刊成《十三经注疏》,人称“李元阳本”“嘉靖本”或“闽本”。这是目前保存较早而且最为完整的《十三经注疏》。此后出现的监本、毛本《十三经注疏》都与闽本有直接的关系,而著名的清代阮元重刊的《十三经注疏》更是以闽本为重要的参校资料。此次影印的《闽本十三经注疏》以日本东洋文库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庋藏闽本《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参考中国国内藏本进行整理。在阮本《十三经注疏》不再一家独大的学术背景下,成书较早的《闽本十三经注疏》理应成为当下经学以及古代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著作。

《中庸解读》

陈来、王志民 主编,齐鲁书社

《中庸解读》是集陈来、王志民、李存山、王中江、梁涛、杨海文、孔德立、肖永明、翟奎凤等九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知名学者之力的经典普及作品。全书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将中庸思想的学术研究与传播、应用结合起来,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对《中庸》进行了深入详尽的阐释。内容大体涉及以下方面:从探究《中庸》的历史地位到溯源子思与《中庸》的关系,从儒家的天命心性学说到君子致中和的中庸之道,从修身立德的大德受命、诚明之道到君子下学上达的圣人之道、至圣境界。

《王子云丝绸之路艺术考古遗著》(全5册)

王子云 著,三秦出版社

王子云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开创者之一,是中国美术考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子云先生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王子云丝绸之路艺术考古遗著》作为集中展示王子云先生丝绸之路艺术考古方面的专题图书,选取了先生主要论述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陕西、河南、四川、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陵墓石刻、寺院壁画、石窟雕塑和壁画等当时可见的文物遗存的作品《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中国雕塑艺术史》《汉唐陵墓图考》、《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摄影集选》、《王子云西北写生选》精心整理,结为五卷。其中《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摄影集选》为首次整理出版。

《四镇三关志校注》

[明]刘效祖 撰,彭勇、崔继来 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

明代刘效祖撰《四镇三关志》是明代流传至今最重要的北部边关志书之一,详细记述了明代蓟州、昌平、真保、辽东四镇,和居庸关、紫荆关、山海关三关的地理形势、历史沿革、建置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尤其是辑录的上百通正德至万历年间相关的诏令、敕书、题奏和集议,对研究明代中后期军事史、长城史和民族关系史具有重大的价值。《四镇三关志》作为地方志类中的专志,被研究明代制度、军事、政治和民族等史事者广为征引。

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四镇三关志校注》是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勇和赣南师范大学崔继来博士共同点校完成,也是学术界迄今为止第一部对该专志完成详细点校、注释整理的校注本,将体现该领域海内外较高的研究水平,为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可靠参考。

《孔天胤全集》(全8册)

[明]孔天胤 著,张勇耀、赵桂溟、韩兵强、常佩雨 点校,三晋出版社

孔天胤是一位在文学界、出版界有着重要贡献的作家、学者、出版家,然而,多年来相关领域却对他鲜有关注。他不仅自己深钻精研,还特别注重通过典籍的刊刻印行,扩大正统文化的传播,他一生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亲身经历了“庚子之变”“庚戌之变”“延绥马市”“丁卯寇乱”“隆庆和议”等重大事件。

本书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九十五册为底本,参校山西省祁县图书馆《孔文谷先生文集》十册、国家图书馆《孔文谷诗集》《孔文谷文集》以及相关地方志,详加校勘,撰成校记,附于篇末,对孔天胤的家世、生平、官迹、诗文、刻书、交游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证与梳理。

《江南女性别集·五编》(全2册)

胡晓明、彭国忠 主编,杨焄、赵厚均 本册主编,黄山书社

本书是《江南女性别集》之第五编,在海内外广泛搜求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女性别集。取资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如哈佛燕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有些来源于个人收藏稿本、抄本,规模宏富,所收善本众多,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和文献资料价值。在广泛搜求善本外,本项目还作了如下整理工作:(1)全部断句标点;(2)择善而从,比对校勘;(3)补遗缺失。其中,校勘虽未出校勘记,但在整理时采用随文注释或择善而从的方式进行校勘。所据底本的缺页,也尽量搜求其他版本予以补齐。

“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

岳麓书社

“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系列丛书全新改版,设计风格素雅古朴。全新手绘精美全彩插图,忠实还原故事情节,更具古典韵味。在出版说明中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带读者领略古典小说的艺术魅力。封面精选橙色雅格纹特种艺术纸,典雅大方;内页采用特制米黄双胶纸,不伤眼睛。精装典藏,锁线工艺。每一页均可平摊,更便于阅读。设计精心。装帧素雅古朴,版式疏朗大方,阅读、收藏、馈赠皆宜。

《历代小说话》(全15册)

黄霖 编著,凤凰出版社

小说话是中国话体文学批评中的一种,乃是诗话、词话、曲话一类有关小说的评论、故实和考辨等随笔式著作。话体文学批评富有中国特色,其基本特点是以笔记体、随笔型、漫谈式为主要表现形态,或录事,或论理,或品人,或志传,或说法,或评书,或考索,或摘句,品格各异,丰富多彩。

《历代小说话》是我国第一部汇辑有关历代小说话的总集,包括考辨类、故实类、传记类、绍介类、评析类、理论类、辑录类7类3编内容,所收小说话始于明代万历间刊印的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终于20世纪20年代的作品。在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以及小说批评领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开创性意义。

《全民国词·第一辑》(全15册)

曹辛华 编纂,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大型词学总集“全民国词”的第一辑,收录民国时期词人221人,词作约28000首,其中不乏各种稿抄本等珍稀文献。本书的出版将对民国旧体诗词作品的全面整理有重要推动作用,并为民国词史、民国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文献资料。

《昆山历代乡镇旧志集成》(全2册)

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 编,广陵书社

乡镇志是记述县以下各行政区域地情的历史文献,保存了此地区不同时代的地方特色。昆山编纂乡镇志历史悠久,佳志迭出,留存下《淞南志》《信义志稿》《陈墓镇志》《周庄镇志》《巴溪志》等14种乡镇旧志。这些乡镇志,与历代编纂的县志互为补充,弥足珍贵,为昆山地方先贤留给后代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昆山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昆山市档案局、昆山市地方志办公室特组织专家,成立专门的课题组,对于与昆山地区有关的、现存的14种昆山历代乡镇旧志进行点校整理,希望在保存昆山地情资料的基础上,为昆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有益的探索,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且与已整理出版的历代昆山县志初步构成记录昆山历史、昆山文脉的体系。

《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精装全8册)

《中国地方志集成》编委会,巴蜀书社

《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由巴蜀书社于一九九五年出版。受当时条件限制,本书仅收录道光《拉萨厅志》、民国《太昭县志》等十九种旧方志,没有做到全面覆盖今西藏自治区各区市县的旧方志资料;且由于排版设备及技术等原因,在图片处理方面,即使对于所收集到的这部分方志而言,也无法呈现底本的清晰原貌。并且,随着时间流逝,市面上已难觅此书,无论对于研究西藏史地的学者还是对西藏感兴趣的一般读者来说,皆殊为不便。有鉴于此,时隔廿余载,巴蜀书社重新推出了这套《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

《中国地方志集成·西藏府县志辑》共收录今西藏自治区境内各区市县古旧方志四十四种。除了收录道光《拉萨厅志》、民国《太昭县志》等十九种旧方志之外,本辑增加了包括雍正《藏纪概》、嘉庆《西招图略》、宣统《巴塘盐井乡土志》、民国《西藏通志》在内的二十五种史地资料。在底本制作方面,巴蜀书社采用当代处理技术,力求将底本进行最大程度的还原,以便于读者翻检及研究。

《八年丛编》(全32册)

王欣夫 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王欣夫先生等从1934(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到1941(民国三十年,辛巳)八年间集资,以铅活字排印之丛书,每编4册,共32册,丛书以干支纪年名集,分称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丛编,共收书96种,155卷。所收各书,涉及名人传记、地方掌故、吴地逸闻、游记笔记、书画诗词、经史考据等等,遍及经史子集四部,绝大多数为世所稀见之稿本、抄本,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

《遐庵清秘录 遐庵谈艺录》(中国书画基本丛书)

叶恭绰 撰,李军 点校,上海书画出版社

《遐庵清秘录》系叶恭绰亲自编定的私人收藏书画目录,上册收入法书40余种,下册名画79件,多为中国传世书画中的名品巨迹。该书以传统书画录的著述方式,详录每件藏品的质地、尺寸、印章,摘录历代题跋,记叙收藏经过,对于考订藏品流传,赏鉴艺术价值,均具有重要作用。《遐庵谈艺录》系叶恭绰亲自编定的谈艺杂文集,收文129篇,涉及书画、金石、碑版、文具、佛门史迹、古籍善本等内容,涉猎甚广,是治中国艺术史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为标点整理版,并附人名作品名综合索引,以飨读者。

《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第四册)》

刘志基 等主编,董莲池 分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是古文字考释研究集成类型的工具书。它有别于其他全文收录或部分截录式的集成类古文字工具书,是古文字考释研究资料的一种新体裁。全书以表栏形式概要地汇集迄今为止研究者对古文字的考释意见,将通常是长篇累牍、繁复艰涩的复杂考释,简要地归纳在十数字或数十字的简短篇幅内,便于读者在短时间内清楚了解相关古文字考释成果的内容要点。为方便读者查考原始考释论著,编者在每条考释提要后皆标明资料出处:作者及书名、论文篇名(或器名、卷次);论文还标明刊物所刊或网站登载日期等。书前附有部首和笔画索引,便于读者阅读查检相关考释。

《睡虎地秦简文字集释》

夏利亚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以《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为研究对象,以整理小组的注、译为依托,尽可能穷尽性地搜集各家成果,对《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进行集释。集释充分吸收《睡虎地秦墓竹简》出土以来诸学者的考释意见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成果中有争议部分、可疑的整理小组的注、译给出商榷意见。在笺证中,除把《睡虎地秦墓竹简》文字放在目前可见的十一种秦简中进行宏观考察外,还结合传世文献、其它出土实物或年代接近的汉简来确定字句的含义。使考释结论不仅能够在典籍上找到依据,更能在同时代的出土文献上得到补充和验证。

《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全11册)

范行准 辑佚,梁峻 整理,中医古籍出版社

范行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医史文献学家,他集平生精力,辑佚出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七十一种。其中,毛笔小楷辑稿五十八种二百一十二册,钢笔辑稿十三种十三册。本丛书收载的是范老从未面世的辑佚稿,计二十多种,上自东晋《范东阳方》,下迄唐代《近效方》,内容十分珍贵。为便于读者学习理解,特邀余瀛鳌、梁峻等知名专家为每种书作题解,说明考证相关问题、介绍内容梗概、提示辑稿价值等,并适度包含考证考异。

《〈孝经〉论衡——百善之先,群经之统》(舒大刚学术论著之二)

舒大刚 著,尤潇潇 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孝悌思想。作者研治《孝经》有年,本书即其相关研究的结集。全书由《〈孝经〉考释》《古文孝经》《孝学通考》《孝治天下》《名家论孝》五部分组成,从文献学、史学及思想史等多学科方法入手,对《孝经》学相关问题做了全面考察,内容涉及《孝经》书名章名考释、《孝经郑注》真伪、古代孝悌文化建设与《孝经》学研究、《古文孝经》考辨等。

《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美术、手工、家事》(全3册)

胡知凡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汇编·清末卷》的美术、手工、家事学科分卷,收集了1903年至1911年期间出版的清末美术教科书23种,手工、家事教科书14种。这些教科书反映了我国清末在中小学教育中设置美术、手工、家事课程,进行美术、手工和女子家政教育的尝试。美术教科书收录绘画类教科书和用器画教科书,其中绘画类教科书以毛笔画和铅笔画为主,取“身边日常闻见之自然物或人工物”由简至繁教习学生掌握绘画要领。手工、家事教科书收录了我国最早从原本翻译引进、适当改良到清学部自行编写的各种教科书。女子家政教科书更是反映了我国早期女子教育的情况,弥足珍贵。本书将这些稀见流传的珍贵教科书按原貌影印出版,是研究近代美术、手工、家事教育的珍贵资料。

《明嘉靖刻本研究》

李开升 著,中西书局

本书是关于明嘉靖刻本的断代版本研究,作者遵循版本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以字体风格为主要依据,将嘉靖刻本划分为苏式本、京式本和建式本三类,对这三类版本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而揭示了嘉靖刻本的地域差异及其关联,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嘉靖刻本复杂的面貌。

本书分绪论、上编和下编三个部分。绪论概括了嘉靖刻本由明代至今的研究历史,并介绍了“实物版本学”的理论和方法。上编梳理了嘉靖刻本的发展史,提出了新的分类标准,归纳出苏式本、京式本和建式本三种基本类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嘉靖刻本分布与演变的规律。下编选取天一阁所藏135种具有代表性的嘉靖刻本撰写书志,以刻书地为序,全面且直观地反映了天一阁藏嘉靖刻本的特色以及明嘉靖间两京十三省刊刻书籍的概貌。

《唐文治文集》(唐文治集)(全6册)

唐文治 著,邓国光 辑释,陈国明、欧阳艳华、何洁莹、张涛、吴昊、邝丽丽、黄耀岷 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文治先生是晚清民国著名学者、一代醇儒,在当时政界、学界、教育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唐文治文集》是唐先生多年从政、读书、教学与生活体验的全记录,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唐文治文集》,采用分类、编年、标点、校释的方式,对唐先生文集加以系统整理,是唐先生文集的全新整理本,唐先生一生文章基本网罗于此。

    责任编辑:臧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