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来了!

2019-06-13 09:31
天津

在这里求学,你会感受到

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传统与创新

可以在“最美图书馆”畅游书海

如果你忘了带校园卡,没关系,可以刷脸进馆

还有可以打卡“网红”食堂
每年海棠花下校园开放日,游人如织
这里的实验室也是颜值爆表
这里就是天津大学(TianjinUniversity)

我们的校园可是美的很!

看看同学们创作的短片,可是登上过央视哦

北洋园校区主楼的雄浑大气

还有夜色下闪耀着光芒的“天大之星”

一批来自77、78级的校友们的努力下,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天津大学星”,自此天空中便闪烁着“天大”的光芒。

当然还有校园中的小精灵们
校园各处都有自己的风景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被誉为“天大最美学院”
我们还有硬核的科研教学实力

教育部公布的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天大有9个项目入选,项目总数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天津大学获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个领域

的项目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A类

工学门类评估结果全国第四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誉为国家级“金课”

去年天大获批4项国家级“金课”,

项目总数全国第五!

天津大学牵头建设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
天津大学师生校友多人次参与到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建设施工中,例如天大人参与的岛隧工程是港珠澳大桥设计的最难之处,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大人“要实地把中华改造”的决心
两千三百套液压促动器的研制,促使观天巨眼国之重器的落成,中国的天文观测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宇宙深处有了中国人的目光,也有了我们天大人的目光。
天大团队攻克了着陆器与月球土壤相互作用的难题,助力探测器平稳着陆,在未来火星着陆器上一定看到我们的身影!
四千余人教职工,在北洋为我们领路护航

12位院士,“973”首席科学家1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6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39人(数据截止2018年12月31日)

院士为你讲数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永川教授为数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讲授《离散数学》

贾绍义、刘习军、张社荣、张玉琴、刘俊吉、马知遥6位一线教师获得首届天津大学求是教学楷模奖教金。他们数十年坚守在本科教育教学第一线,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
建工学院的戚蓝老师

被央视新闻的官方微博“点名”了

还有被同学们赞誉“最美板书”的那一沙老师
保研人数在21%左右

本科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50%以上

自2000年以来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98%以上

与国际上39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

210所高校、研究所和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天大不仅现在魅力四射

回首过去也是一路荣光

他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

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

开出了钦字第一号大学文凭

见证了一百二十四年来中国的变迁

第一张大学文凭

回首往昔

1894年的甲午战争

令无数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在这一年五十岁的盛宣怀

意识到了“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

于是在光绪皇帝钦准后

朱批奏折局部

在1895年10月2日成立了北洋大学堂

这一天也就成为了天津大学的校庆日

学生在做实验

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

他依旧砥砺前行,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校被迫停办

1937年卢沟桥事变,天津沦陷,学校西迁,

与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组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后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恢复国立北洋大学

1951年9月22日

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

由国家定名为天津大学并沿用至今

自其诞生以来多次更名

但始终不变的是他成立时的宗旨

兴学储才自强

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后,天津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如今

他已经是一所工科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以“兴学强国”的使命、“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爱国奉献”的传统和“矢志创新”的追求享誉海内外

百年的风风雨雨

他初心如磐历久弥坚

不断发展充实自己

担起兴学强国的重任

回首北洋人

1927年的12月12日广州起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太雷被敌人枪击身亡

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了他29岁年轻的生命

爱国情怀是他最后留给天大学子的传承

赵天麟1904年入北洋大学法律系学习,1906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律科,后获法律博士学位,1914年被任命为国立北洋大学校长。赵天麟执掌北洋大学六年,提出“实事求是”的校训,一直延续至今。
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他曾经是我们天津大学的掌校人

名冠中西的经济学家马寅初,

在1903年考入北洋大学

在校园广场上还矗立着他的雕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材料学之父”的师昌绪校友。新中国成立后,师昌绪先生放弃了美国优越的条件,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20世纪60年代初,接到高温涡轮叶片的研制任务时,师昌绪先生坚定地说,“美国人能做出来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出来!”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有这种叶片的国家。
魏寿昆,1923年考入北洋大学。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冶金教育家,中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冶金热力学理论及其应用中获得多项重大成果。他从教60载,培养了大批冶金与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前辈们为家国拼搏奉献

天大学子也将牢记初心

坚持奋进在路上

朝气蓬勃

大学的四年是人们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里总会留下无数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要是说起刚入学影响最深刻的事

对于天大学子来说一定就是高数的月考

他是大一学子常有的吐槽

但是也确实有效地夯实了基础

在天大

你会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或者是为做好一个社团而努力

或者是为一次竞赛而商讨至深夜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天大

你会拥有站上灯光聚拢的舞台的机会

或者是和北洋合唱团一起参加比赛

或者在台上跳起舞蹈的浪漫
或者欣赏交响乐的激情
伴着灯光的是梦想花开的声音
在天大

你会被那些优秀的学长学姐所感染

他们或许是登上全国比赛奖台的天津大学羽毛球队

或许是国内外各大赛事摘金夺银的龙舟队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大学“atom-高速搬运机器人”项目获得大赛主赛道金奖。天津大学“博硕科技-动物疫病监测分析专家”项目荣获主赛道银奖。创“互联网+”大赛天津市历史最佳成绩!
或许是拿下了专利发表了论文的国奖获得者们

无论奋斗在哪各领域他们就是最瞩目的星

实事求是追求卓越

是刻在天大人心底的印记

让一代又一代的天大人

不断向更好更强的方向走去

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朝气蓬勃 未来可期

天津大学,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tianda1895-

内容整理/刘洋张雅楠

摄影/黄维旻崔昊夫唐朝刘帅杨鸿钦

陈晓金李凌峰

底图设计/罗曦哲

编辑/刘洋张雅楠

「天津大学新媒体中心」

投稿&加入我们tjuweixinteam@163.com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