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只用一个月!看马鞍山长江边的这个小村子大变身!

2019-06-06 21:00
安徽

进入6月,马鞍山市花山区紧邻长江岸线的恒兴村焕然一新。

主干道两侧店铺的乱批乱挂不见了,道路清爽整洁;村里的旱厕拆除了,夏天再也不会熏天臭气;毁绿种菜现象消失了,菜地又恢复成绿色风景线…

恒兴村的蝶变,得益于市城管系统的“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

连日来,市城管系统立足自身,不断建立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力开展抛洒治理、露天烧烤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行动,一体推进“清、拆、管、美”四大环节,努力打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长江沿岸优美环境。
全天候、全方位管理

村容村貌靓起来

以前,一到夏天,恒兴村的村民苦不堪言。村里的旱厕、村边的垃圾堆,臭气天天往家里吹。

针对恒兴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花山区城管局工作人员来到村里,挖“垃圾山”、填废弃旱厕、改在用旱厕、平私种菜地…整整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将曾经脏乱不堪的拆迁遗留村,变成了长江岸边的生态新村。

“目前,村容村貌整治已基本结束,正在对道路两边、山脚下、河塘周边进行复绿。”花山区城管局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多措并举,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全面提升。实行农村生活垃圾全天候、全方位的常态化管理新模式,由各个社区、村的包保城管执法队员负责包片式巡查,发现问题拍照记录,报送至区牵头单位负责人处,再对照片类别进行分类,以督办单形式派发至各社区、村和保洁公司。

简单问题要求当天整改回复,较难问题整改期限为三日,并将整改后照片按原图角度拍摄进行回复。

(拆除前后对比图)

在此基础上,市城管系统还开展了村容村貌集中整治行动,进一步美化村镇环境,消除路面通行不利因素。

针对陈家村东塘、横双组、前陡组、翠螺、渡口等区域存在的违法建设,集中开展拆违攻坚行动。通过前期摸排、思想动员等工作环节,共拆除各类违建20处,面积724.86平方米。

全面排查、逐个摸底

沿江道路净起来

早上5点,薛家洼码头刚从睡梦中醒转,大型洒水车就开始工作,洗去了路面积攒了一夜的尘土,薛家洼也变得更加清丽自然。

自3月份以来,花山区城管局对该区域进行了垃圾清运、河岸沿线垃圾清理、居民违建拆除、洒水降尘等,目前整治工作已基本结束,日常保洁正有序进行。

在整治薛家洼码头的同时,长江岸线道路清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今年以来,围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市城管系统对长江沿线道路两侧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积极开展道路清理工作。根据摸排情况,对积存量大的路段采用机械化手段进行集中清理,对积存量小的路段以人工捡拾为主,全面实施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并结合环境卫生督查考核、“步行工作法”,整治铁道口、桥梁下两边等卫生死角,对清理后的道路进行冲洗喷淋,深度清扫,同时建立“白加黑、晴加雨”模式,采取科学、规范、精细的道路清扫方式,进行全面清理,保障道路整洁干净。

(长江岸边正在平整的路面)

截至目前,市城管系统对长江沿线道路已开展机械化清扫325次,冲洗路面280余次,洒水降尘550余次,累计使用人工近1500人,使用大型机械560台次,修缮墙体出新4819.3平方米,清理建筑垃圾、枯树枝等各类垃圾5100余吨,清理卫生死角百余处,沿江道路干净整洁。

马鞍山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永霞

责任编辑:刘岑

值班总监:王小明

审核:陈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