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伊斯坦布尔②|残酷之上的伟大
走到威廉二世喷泉,就到了竞技场最北边,可以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恐怕是所有到伊斯坦布尔的人都要去的地方。关于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有一段暴力血腥的前传,即拜占庭帝国时期的尼卡暴动。
威廉二世喷泉。 本文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对于罗马社会来说,竞技场是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每一支队伍由元老院内不同的政党组成。最初有四个党,后来形成蓝党和绿党两派,双方的宗教派别和政治意见分歧很大。当时的竞技比赛不仅是简单的体育活动,还提供机会让皇帝和平民聚到一起,在竞技场举行政治讨论和演讲。
532年年初的一场比赛中,绿党怒斥当时在场的查士丁尼大帝偏袒蓝党,两党党徒在竞技场爆发了激烈的斗殴。两天后,君士坦丁堡长官下令逮捕在场闹事的人,并判了几个人死刑。其中两人在将被绞刑时,民众抢走了他们,两人一个是蓝党,一个是绿党,于是两派联合起来,齐声高呼“尼卡!”(希腊语“胜利”之意)。
示威者包围了皇宫,皇宫被围困三天后,查士丁尼大帝决定去赛马场向民众发表演说,却被民众投掷石块,只好逃回皇宫。这时,拜占庭帝国著名的贝利萨留将军带着一支刚从波斯返回的部队来到君士坦丁堡,对竞技场内的民众进行屠杀,大约有3.5万人被杀死,尼卡暴动结束。
这次暴动和后续的镇压改变了君士坦丁堡公民参与政治的传统,甚至连马拉战车比赛这种传统的体育活动也被逐渐取消。
在尼卡暴动中,示威者们四处放火,焚毁了多个标志性建筑,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是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座圣索菲亚大教堂。第一座圣索菲亚大教堂修建于公元360年,在皇宫旁边,大概在公元404年毁于火灾,没有留下任何遗迹。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座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历史上的第三座。由于第二座教堂在尼卡暴动中烧毁,查士丁尼大帝决心修建一座更加壮观完美的教堂。公元537年,这座教堂历时5年完成。
这座教堂被称为圣索菲亚,即“神圣智慧”的意思,这个说法来自圣保罗对耶稣基督的描绘,他称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圣智。我走进圣索菲亚教堂的院子,穿过安检门,就看到一堆大理石石雕,其中一部分来自第二座圣索菲亚教堂的遗迹,主要是一些石柱和基座,在教堂边的地面上,有两块石雕上有十二只上帝的羔羊,这是第二座圣索菲亚教堂正门的一部分。
第二座圣索菲亚教堂的遗迹
我走进教堂,正对着的是帝王之门,抬头向上看,迎接我的是圣索菲亚教堂最著名的马赛克镶嵌画之一《万物的主宰耶稣》。耶稣基督坐在中央,利奥六世跪在他的脚边,耶稣两旁的画像是圣母玛利亚和大天使加百利,耶稣手里拿着一本书,上面写着“和平与你同在,我是世界的光”。这幅画代表基督将永恒的力量赐予拜占庭皇帝。
圣索菲亚大教堂出口镶嵌画
迈过帝王之门,就进入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主殿。这座教堂长期在修缮中,直到现在,内部还有巨大的脚手架,已成为教堂景观的一部分。我经过大理石镶嵌的拜占庭皇帝登基石,到达了后殿,这里是被改造为清真寺的部分,有讲坛和礼拜龛,上方则是六翼天使和圣母与圣婴的镶嵌画。描绘六翼天使的扶壁部分,是这座教堂最精妙的建筑技术所在,在建成一千年后,被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大师米马尔·希南破解,改造这个技术而建造了苏莱曼清真寺。
我沿着楼梯走到二楼,二楼的一部分区域被隔离修复,所以著名的女皇佐伊的镶嵌画和维京人涂鸦是看不到的,二层能明显感到地面有斜度,很多地砖都有明显的裂纹甚至凹陷。在一些新闻中提到,这座教堂由于历史太久,上方穹顶的重量让下方的建筑向中间挤压。
在二楼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一座墓碑,是威尼斯公爵恩里科·丹多洛,他在1204年带领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并掠夺了这座城市,然后埋在这里,当拜占庭从拉丁帝国手里夺回首都的时候,人们把这座坟墓留在地上唾弃。
在教堂二楼,最吸引我目光的是三圣像。这是一幅残缺的镶嵌画,耶稣在中间,两旁是圣母玛利亚和施洗者约翰。这幅画下半部分损坏严重,施洗者约翰只有半个身子,圣母玛利亚只有头部。这是教堂内唯一能近距离看清楚的镶嵌画。其实真要看画的细节,不如上网看高清图片,在复原图中,这幅画带着拜占庭时期圣像画特有的呆板,反而是残缺之后的样子更加深刻。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三圣像
在这座查士丁尼大帝献给上帝的礼物中,最打动我的是这幅残缺的镶嵌画中施洗者约翰的表情。这座教堂的诞生,是由于三万五千人的暴动与屠杀,教堂建成后,又见证了无数次残酷的杀戮与政权的更迭。遇到耶稣基督之前,他在旷野中生活,穿着粗糙的衣服,吃蝗虫野蜜,过着最简单艰苦的生活,他不会用甜言蜜语笼络别人,最后被希律王为了赏赐一个舞女而砍下头颅。和画中的耶稣基督相比,施洗者约翰多了一层痛苦与悲悯,他的表情是这个噩梦般的世界里善的哀伤与愁容,而这种悲悯却变得残缺,这大概是历史的冲刷对艺术品加工的最后一步。
我从教堂的西南门离开,那里还有一幅关于这座城市和这座教堂的镶嵌画。圣母坐在中间,怀里抱着圣婴耶稣,君士坦丁大帝拿着君士坦丁堡的模型站在左边,查士丁尼大帝拿着圣索菲亚教堂的模型站在右边,圣母头部两侧各有文字缩写,意思是上帝的母亲。君士坦丁大帝希望把这座城市变成新的罗马,旧的罗马城建立在圣徒彼得的身躯上,是彼得的殉难让罗马有了基督教的神性,而君士坦丁堡这座新的罗马城,也找到了自己神性的来源,那就是圣母。相比于彼得殉难的惨烈,圣母让这座城市蒙上了哀愁和悲悯。
我从圣索菲亚教堂出来,正门对面的远处就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通常被称为蓝色清真寺。土耳其有好几座以颜色称呼的清真寺。天逐渐暗下来,雨夹雪的寒冷天气让广场上的人不如白天那么多,漫步者寥寥无几,几个街舞少年在清真寺面前的广场上拍短视频,卖面包圈、烤栗子和烤玉米的小贩在等待最后一批顾客,几个携带冲锋枪的警察在巡逻,同时漫不经心地驱赶一些纠缠游客的乞讨小孩。
我到这座清真寺时已是黄昏,宣礼塔上的唤拜声响起,整个旧城都能听到这里的声音。一些土耳其人听到晚祷的唤拜,开始进入清真寺,我也随着众人进入。清真寺内部正在维护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开放,但可以看到瓷砖长廊和部分穹顶。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的修建是带着很大争议的,也是奥斯曼帝国扩张的一个拐点。在吉托瓦托洛克和约((Peace of Zsitvatorok))及对波斯的战争挫败之后,1609年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决定建造一座清真寺以安抚安拉。这引起了军队和宗教人士的不满,因为以往的苏丹都以战利品来承担建筑费用,但艾哈迈德一世在位时并没有赢得胜利,不得不从国库里调用资金建造,在军队看来这是无能的表现,又无法让军人们获得财富,在宗教人士看来这是奢侈的行为。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的设计参照了索菲亚大教堂的拜占庭特色,并加入传统的伊斯兰建筑,是奥斯曼建筑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个大型清真寺。受到建筑地点的限制,这座清真寺的布局不太规则,建筑物的正面面向竞技场,出入口一个朝向圣索菲亚教堂方向的苏丹艾哈迈德广场,另一个面向南边。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有六座宣礼塔,这不太符合礼仪,被认为是傲慢的表现,因为麦加克尔白天房的清真寺也只有六座宣礼塔,用中国文化来看就是僭越,苏丹于是出资为麦加克尔白清真寺修建了第七座宣礼塔。
我从清真寺的庭院南面通道走出,出入口上方有一条铁链,以前只有苏丹才可以骑马进入清真寺院子,但苏丹需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入,这象征式的动作代表了统治者在宗教面前的谦逊。但是在奥斯曼帝国的历史中,统治者对宗教更多的是功利的妥协,谈不上真正的谦逊,而宗教对于苏丹也会在过度宽容和过度严苛之间摇摆。
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
离开清真寺,我走回老城居住区内的酒店,路过竞技场北面,看到一座气质不同的建筑,是一座绿色屋顶的凉亭。这是德皇威廉二世喷泉,它的建造是为了纪念1898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访问伊斯坦布尔。
我从正面台阶上到一个入口小门处,但门是锁着的,无法进入。喷泉底座上方有一个由八根墨绿色石柱支撑的圆顶,内部覆盖着金色马赛克,马赛克中有八个字母组合的图案,代表了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和德皇威廉二世的政治联盟。在圆顶内部中有四个图案,苏丹的纹章写在绿色背景上,在其他四个图案上,威廉二世的符号“W”写在蓝色背景上,在“W”上有一个皇冠,下面写着“II”。
这座建筑是在德国修建的,然后在1900年分解运输,并在赛马场上组装完成。在威廉二世担任德国皇帝和普鲁士国王时,德国处于扩张期,威廉二世热衷于出国访问,利于为德国打开通道。
而奥斯曼当时面临欧洲国家的围堵,还有俄国的直接军事威胁,除了时而变卦的法国之外几乎没有朋友,于是在这一时期,德国和奥斯曼的关系开始密切。威廉二世在1898年前往伊斯坦布尔拜访了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他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建造从柏林到波斯湾的巴格达铁路,并将通过波斯进一步连接英属印度。这条铁路可以提供从欧洲到亚洲的短途快速通道,便于德国的贸易出口和军事活动,同时打开英国的势力范围封锁。
然而这种结盟的尝试并没有挽回两个国家,就在威廉二世出访的这一年,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俾斯麦去世,原本保守而稳健的外交政策开始变得冒进,最终把德国拖入了战争。同时,德国与奥斯曼帝国成为不远不近的盟友关系,这导致了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同盟国一方,以落日的国力与更占优势的英法俄对抗,而后又输掉了战争,这便是后话了。
从威廉二世喷泉经过一个向上的斜坡向北走,就到了有轻轨站的主干道,这条主干道再往北就进入大巴扎街区了,这里有一根高大耸立的君士坦丁纪念柱,是这一片地区的地标。这根纪念柱由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于330年,用来纪念拜占庭改名新罗马,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首都,也是君士坦丁大帝几乎唯一的遗留。
君士坦丁纪念柱
今天的纪念柱早已不是最初的样子。我们只能在记载中得知,这座柱子原本顶部是君士坦丁本人的雕像,采用罗马神祗阿波罗的形象,他手里拿着一个球,据说含有真十字架碎片,君士坦丁纪念柱的底部是一个神龛,里面保存了一些圣物。
1106年的大风吹倒了雕像,皇帝曼努埃尔一世在顶部安放了十字架取代雕像。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同样抢劫了这座柱子,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后,土耳其人取下了十字架。石柱上的环形金属箍是16世纪加上的,为了防御地震倒塌,然而1779年的地震和大火摧毁了君士坦丁纪念柱周围的街区,这根柱子被烧成了黑色。之后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进行了修复,增加了现在的砖石基础,也就是现在的样子了。
在顶端的石柱上可以看到希腊文铭文:曼努埃尔——虔诚的统治者,恢复了被时间摧毁的上帝的作品。(Manuel, the pious ruler, restored this God’s work destroyed by time)
当然,这根柱子上方的雕像是否真是阿波罗的样子,目前在历史学界还有争议。因为这是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君士坦丁大帝选择了基督教,是否意味着他放弃了罗马帝国原本的多神教信仰?而他把自己的纪念雕像设计成阿波罗的样子,是否又在基督徒和原有的罗马民众之间取得平衡或妥协?
在伊斯坦布尔还有其他罗马皇帝树立的纪念柱,阿卡狄乌斯石柱今天只剩下基座部分,在大巴扎妇女市场附近,被包裹在建筑之间。马尔西安石柱基本完好地保存着,上方皇帝马尔西安的雕像已经不在了,但老鹰样式的柱头还在,下方还能看清楚一部分天使形象和桂冠的浮雕。马尔西安是狄奥多西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在他统治时期东罗马相对和平,而西罗马则是持续战乱。
从君士坦丁大帝搬来竞技场的三头蛇祭坛开始,到帝国鼎盛象征的狄奥多西方尖碑和圣索菲亚大教堂,到被第四次十字军洗劫的墙柱,到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拐点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再到帝国最后挣扎时期的威廉二世喷泉,最后又回到君士坦丁大帝树立的纪念柱。这片面积不大的街区浓缩了从君士坦丁大帝定新都到奥斯曼帝国黄昏这一千六百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