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八旬老兵重走革命路:参观完会址赶去南湖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何颖晗
2019-05-23 21:1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5月23日,星期四,晴。

当天中午,上海气温逼近35℃,兴业路上游人如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人气高涨。

据馆方统计,近些天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客流量维持在5000人左右,21日5513人,22日4883人,逢周六甚至会达到6000人。

纪念馆二楼,在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生平介绍前,丁先生与同伴低声讨论了起来。

今年已经80岁出头的丁先生,来自南京,曾经当了43年的兵。虽然年事已高,他依然有着军人的姿态,站姿挺拔,一字一字地认真看着介绍文字。

“我们以前当兵的时候,全国各地都跑过、待过,在戈壁滩上训练。”丁先生说,当兵的日子有过艰苦,但比起先辈们的革命,他感觉那些艰苦都不算什么,“先辈们为了新中国,付出了太多。”

当天,丁先生和同伴参观完中共一大会址以后,还将坐车赶往嘉兴南湖。“这是历史的印记,我们就顺着这条路走过去,亲身重走革命的路,体会才更深刻,更懂得珍惜如今美好的生活。”丁先生说。

而此次来到上海,丁先生和同伴还对一大会址所在的“树德里”弄堂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栋老建筑孕育了红色初心,通过了解这栋石库门建筑的起源,我们也更加清楚中共一大召开的过程。”他说。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