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丢失婴儿”又是自导自演,爱心还要被消费几次?

澎湃特约评论员 与归
2019-05-20 18:41
来源:澎湃新闻

5月16日,河南周口一女子自称晕倒后,4个月大的男婴被盗,引发广泛关注。警方悬赏5万元征集线索,多位明星转发微博帮忙寻子,众多网友纷纷加入。然而,这起牵动人心的案件,在孩子被找到后,猝不及防地反转了。

据报道,男婴丢失系家庭矛盾引起的闹剧,整个事件由女方策划并自导自演。目前参与策划的多人被拘留。

伤心妈妈秒变“影后”,让跟着一起经历了由焦灼到欣喜的网友,心情复杂。

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上演。2016年夏天,在广州也曾发生一起女婴失踪案。事后警方查明,女婴并未丢失,一直由其母照顾,失踪事件系孩子父亲因见不到孩子(非婚生育)而自导自演。2014年,某档电视节目也讲述过一个案例,被失踪的婴儿是婚外私生子,其父策划“婴儿丢失”的目的,除了想甩掉情人,还想借此嫁祸医院,敲诈钱财。

此次发生在周口的事件,当事人为什么这么做,网友多有猜测,也有很多“编剧都不敢这么写”的信息在网上流传。孰真孰假,还有待权威部门调查。

但无论如何,哪怕是再复杂难解的家事,也不能被用来欺骗公众,带动整个社会配合你表演。

类似事件多了,就好比“狼来了”,不仅浪费公共资源和公众情感,还会伤害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

显然,这些父亲或母亲,不仅法律素养和网络素养不够,为人父母的资格,似乎也不稳固。

无论是故意借助警方力量和网络力量,来达到隐晦的个人目的,还是控制不住互联网的洪荒之力,无意间把事情闹大了,其实都折射出在信息社会,某些人对互联网的敬畏远远不够。

互联网是一枚放大镜,也是一台加速器,一旦发布信息,就是一场不可控的滚雪球运动。只有充分认识到网络的魔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网络素养,我们才能获得心安,获得安全感。

当然,即使没有互联网,这种通过故事策划来欺骗家人和公众,以达到个人目的方式,同样不值得提倡。因为这不仅涉嫌违法违规,也有悖诚信和真心,尤其还是对家人。

还要认识到,孩子不是偷买来的物件,也不是私房钱,可以藏起来欺瞒自己的另一半。策划婴儿丢失背后,不仅是家庭矛盾的问题,更是忽视家庭其他成员权益,以及孩子本身权利的问题。在类似的事件中,社会资源被利用,孩子何尝不是一件被利用的工具呢?

都为人父母了,不能还像个孩子。

    责任编辑:甘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