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今晚开幕,点亮艺术之光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廖阳 杨宝宝
2019-05-20 08:13
来源:澎湃新闻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艺术节官网

大幕即将拉开,掌声即将响起。

5月20日晚,上海大剧院,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步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正式拉开大幕,点亮艺术之光。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之一,自1987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今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第一次举办中国艺术节,也是中国艺术节首次落地上海举行,既有来自全国的51台优秀剧目竞相上演,来自全国的84个群文作品争奇斗妍,也有来自全国的1200件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错峰展览,来自全国的705家文化机构的演艺作品和文创产品各秀精彩。

中国艺术节也在同步展开文化惠民,近60场惠民演出走进社区、校园、商场、公园、部队、企业,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借道“互联网+”,中国艺术节还将让这场文化盛会惠及更多人群,实现“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的目标。

51台大戏礼赞英雄讴歌时代

5月15日开始,上海16个区的19个剧场做好了精心准备,迎接来自全国的51台剧目102台演出,戏曲、话剧、儿童剧、曲艺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杂技剧……各个门类的舞台艺术几乎“一网打尽”。

其中,38台剧目——包括17台戏曲、7台话剧、14台歌剧舞剧,将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大奖”10个名额。

文华奖设立于1991年,由文化部主办。该奖最初为一年一届,1998年起改为两年一届,2004年起改为三年一届,与“中国艺术节奖”两奖合一,是国内专业舞台艺术的政府最高奖。

多年来,文华奖评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的原则。

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除了对剧目质量优中选优,演出场次也予以明确要求,引导参评剧目接受检验、打磨质量。

翻开参评剧目节目单会发现,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占据了绝对多数。其中,大部分创作都有真实的故事蓝本,且故事就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

舞剧《敦煌》、《天路》、《永不消逝的电波》、《醒狮》、《草原英雄小姐妹》;沪剧《敦煌女儿》、黄梅戏《邓稼先》、豫剧《重渡沟》、黔剧《天渠》、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话剧《谷文昌》、《追梦云天》、《苍穹之上》;歌剧《英·雄》、《马向阳下乡记》、《松毛岭之恋》等等,这些作品无一不礼赞英雄,讴歌时代,不少作品反映了当下现实,在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去年,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更是制定《关于加强现实题材舞台艺术创作工作方案》和《推进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工作机制》,带动直属文艺院团和各省(区、市)创排了59部重点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举行,展示的正是这几年中国文艺创作的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所说:“在侧重历史题材、传统经典复排的同时,文艺舞台逐步把重心向当代移、向一线基层移,植根人民群众,根扎得越深,现实主义创作的成果越繁荣丰硕。”

84个群文作品紧扣时代脉搏

如果说文华奖是专业奖,群星奖便是群众奖。

群星奖是文化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而设的政府奖,至2002年期间每年举办一届,2004年开始将评奖纳入中国艺术节,改为每三年举办一届,是各地群众展示艺术、交流艺术、欣赏艺术的盛大节日。

5月19日22时,随着观众掌声渐熄,第十八届“群星奖”为期4天的决赛,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落下帷幕,20个群星奖静待揭晓。

5月16日-19日,按照舞蹈、音乐、戏剧、曲艺4个门类,84个群星奖入围决赛作品在东艺进行了7场比赛,展示了新时代全国群众文艺繁荣发展的最新成果。

84个作品题材多样,紧扣时代脉搏,关照人民生活,表达群众心声:既有反映农村生活的,也有鲜明的都市题材;有讴歌英雄、讴歌榜样人物的,也有关注打工者、空巢老人、清洁工、快递员等普通百姓生活的;还有关注环保、扶贫、反腐倡廉等社会敏感话题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申报群星奖之前,都在基层群众中演出过50场以上,经过了群众的检验,深受欢迎。

题材鲜活丰富,细节真实感人,这是评委和观众对本届群星奖入围决赛作品的一致评价。4天的比赛中,东艺门口总是围满了来看演出的群众和各省群文工作者,7场决赛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来自全国的群文节目聚集在一起,对上海观众而言,是一次视觉盛宴,对群文工作者来说,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

文化惠民渗透城市各个角落

为了让更多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国艺术节也在同步展开文化惠民

零门槛、零距离,在艺术节的组织下,近60场惠民演出将走进社区、校园、商场、公园、部队、企业,把艺术氛围播撒和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其中,文华奖惠民演出会在上海大世界、中山公园、火柴电竞馆等三个场地免费演出34场,囊括了京剧、昆曲、盱河高腔、白剧、豫剧、秦腔现代戏等全国各地各类经典、稀缺剧种。

5月17日,上海大世界的舞台前早早坐满了预约的观众,由贵州省黔剧院拉开了文华奖惠民演出的序幕。台上的演员们均来自文华奖参评剧目《天渠》,刚结束两场剧场里的专业演出,贵州省黔剧院便马不停蹄来到上海大世界,为上海市民表演了《扇韵》《失子惊疯》《搬窑》《打瓜缘》4段折子戏。

一个小时的演出里现场掌声不断,市民纷纷表示,能借着文华奖惠民演出的契机,免费预约到如此高规格的演出顺道游览大世界,很幸运。事实上,自5月6日启动预约以来,文华奖惠民演出便十分火热,许多上海票友早早守候在手机、电脑前,力求抢到心仪场次的门票,部分热门演出甚至出现了一抢而空的情况。

5月31日,本届文华表演奖获奖演员还将齐聚中山公园大草坪,为上海市民上演一台文华表演奖集锦专场演出。

同样的盛况也发生在群星奖惠民演出上。

5月18日-19日,刚刚结束比赛的音乐、舞蹈两个门类的演员,便奔赴青浦赵巷镇影剧院、松江欢乐谷亚瑟宫演艺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94869部队、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浦江影剧院、北蔡镇文化服务中心、上海新生活化妆品有限公司、杨浦区火柴电竞场,进行了8场惠民演出。

随着所有比赛结束,5月20日-21日,所有参赛作品将分组奔赴上海16个区开展24场基层惠民演出。同时,上海市组织的第十八届群星奖“美育导师下基层”活动已经开始,上海市基层的群众文化活动将持续开展。

剧场容纳的观众毕竟有限,为了让全国各地更多群众欣赏到群星奖的优秀作品,本届群星奖还创新了传播方式——“云上群星奖”,借助国家公共文化云、上海文化云以及140多家地方文化云,联合对群星奖进行专题展示和网络直播。

“云上群星奖”显著扩大了群星奖的覆盖范围,截至5月19日下午,“云上群星奖”专题总访问量达2591.7万人次,在线观看7场决赛直播的观众超千万人次,点赞超百万, “千万群众在线上”的目标已提前实现。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