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樊锦诗到排练厅为沪剧《敦煌女儿》最后冲刺加油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9-05-19 09:37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沪剧院历时八年精心打造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将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角逐“文华大奖”(代表上海3个参评剧目之一),并将于5月30日、31日在美琪大戏院接受专家和观众的检验。临近“十二艺节”,剧组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最后的排练、磨合、调整。

5月17日下午,剧中的主人公原型、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特地赶到上海,来到沪剧院为剧组加油鼓劲。在回忆起和剧组相识并见证创作过程的八年时,樊锦诗感慨:最大的感受就是你们有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专业精神。

樊锦诗(左)与茅善玉

看了多次越改越好,现在舞台上可以直观呈现“数字敦煌”

一下高铁站,樊锦诗就直奔上海沪剧院。今年已经81岁的樊锦诗依然有很多工作,站在排练厅,她笑言,自己最近比较忙,也比较疲倦,所以说话可能会有气无力。

没想到,一说起敦煌,说起莫高窟,说起数字化保护,樊锦诗就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她从敦煌壁画的历史文化艺术讲起,一直讲到了数字化的意义,在她看来,这些都是看戏的观众需要了解的。

她同时提到了沪剧中展现的几代敦煌人,从来都是直言直语的樊锦诗说:“我的前辈们,就比如常书鸿、段文杰先生,他们当时到敦煌,也并不是说我就要在敦煌扎根,但是敦煌的魅力实在太大了,最后我的前辈好多都是两口子一辈子。奉献给了它(敦煌)。所以这个事情也影响了我。”

茅善玉饰演樊锦诗

2011年,樊锦诗在人民大会堂结识了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茅善玉表示要把樊锦诗的故事搬上舞台。樊锦诗回忆当时风趣地说:“她跟我说要演这个,我就是觉得很奇怪,你演这个干什么?我们日子特别单调,天天就这么重复这些事。我不懂戏,但是我知道戏是要有矛盾,要有冲突,对不对?我们的生活就和出家人差不多,也没有啥矛盾。我虽然和老彭(樊锦诗丈夫彭金章)两地分居,我们也不知道离婚对不对?”

最后,上海沪剧院还是把樊锦诗守护敦煌的故事搬上了舞台,也展现了几代敦煌人的精神历程。这部剧前后打磨了整整8年,一改再改,甚至经历了一次推翻重来。“去年5月22日,我看了彩排,一看我很震惊,我觉得剧本比以前更有高度,舞美也变了。总之我前后看了4次,我发现每看一次都有修改,越改越好。”她说。

而在最近一次修改中,剧组把樊锦诗一直致力于的“数字敦煌”,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了直观的舞台呈现。樊锦诗为此又把“数字敦煌”的意义和她做这个项目的心路历程非常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数字敦煌’很多观众也许不明白,但现在如果能直观地给大家看,数字化是个啥东西,也许观众就能明白了”。

见证剧组8年创作,上海沪剧院有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专业精神

樊锦诗出生在北京,从小长在上海,现在依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虽然在大西北生活了大半辈子,但她说,自己一直知道沪剧,知道有丁是娥、邵滨孙这些沪剧艺术家。之前,她在大西北有思乡之情,就会拿出越剧和评弹的磁带听一听,现在,她也会拿出茅善玉送她的沪剧唱片一解乡愁。

相识8年,茅善玉和剧组一次次去敦煌采风,樊锦诗深受感动。而全剧一直创作了8年,最近就演了50场,包括大学和农村,樊锦诗说,最大的感受就是沪剧院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专业精神。

樊锦诗

她说:“第一个感受是我们沪剧院的敬业精神,真的,发自内心的不容置疑的热爱这个事业。沪剧院是一个地方剧种,但现在一直开拓进取,之前我看他们还排了《邓世昌》,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影响力越做越大,我觉得没有这种敬业精神,做不到这一点。第二个感受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这个事情我知道一点,我们的人在修壁画,叫精雕细刻,然后自己还要琢磨,刻苦钻研然后去工艺改进。这个戏,我感觉每一次看他们都有改变。他们不仅给观众发问卷,还听专家的意见,一边改一边演,不断的要求自己,追求卓越,从不放弃,所以这种工匠精神也叫我感动。第三个是专业精神。为什么?茅善玉作为一个沪剧人心无旁骛,把沪剧艺术不断往前推进,这个是需要在专业上下功夫的。我不演戏,但是我们也是搞业务的,你不在专业上下死功夫,你做不出好作品。”

樊锦诗平实但真挚的讲话让剧组所有人备受鼓舞。剧组表示将继续精修此剧,并将于5月25日、26日移师江苏海安大剧院,在那里进行最后的走台合成,并在26日晚上进行一场“模拟考”,接受观众的检阅。茅善玉说:“要问我们这八年磨出了什么?我想一定是文化自信、文化坚守和文化创新。”

    责任编辑:张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