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永不消逝的电波》让演员踏在泥土上,回到生活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9-05-17 16:16
来源:澎湃新闻

李白曾是中共在上海的地下党联络员,他在上海潜伏了12年,也在刀尖上行走了12年,还有20天解放时,不幸被敌人杀害,时年39岁。

70年后,以李白为原型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在5月的上海绽放。

5月18日、20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也是本届中国艺术节的开幕大戏。

这部谍战风格的舞剧将70年前的往事接通当下审美,自去年12月试演、今年4月首演,在全国文艺界掀起了“电波热”,常常一票难求。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主创:自己感动了再感动演员

《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上海歌舞团出品,历经两年多的选题孵化、十多次创作采风、二十余次研讨论证,几乎走遍了上海的红色纪念馆。

舞剧将故事发生地安在报社,主人公李侠(以李白为原型)的身份是报社编辑,台上9个主要人物,每个人都有双重身份,报社秘书、摄影记者、裁缝掌柜、小学徒、黄包车夫、社长、卖花女……他们的身份形形色色,但究竟是真是假?无形的敌人步步逼近,无数战友消失在疾风骤雨里。

“报社在老上海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信息量最集中的地方。这个职场很洋气,只有在报社这样复杂的环境里,才能构成人员的复杂和矛盾的冲突。”韩真、周莉亚受邀担任总编导,这样解释创作初衷。

舞剧善于抒情、拙于叙事,但在这里,两位编导试图打造一部快节奏的谍战片:不是线性地、顺序地描述故事,而是将舞台空间切割,台上能同时看到两条线或三条线在进行,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剪辑,用交叉叙事传递最大的信息量。

舞美、灯光和服装设计上,舞剧将石库门、里弄、街头、报馆、旗袍裁缝店等老上海特色艺术再现,踩着小板凳、挥着竹蒲扇,上海女子们穿着旗袍在弄堂里起舞,既有浓烈的生活气,又有艺术上的升华。主创团队没有写实,而是采用大写意手法,将上海味道融入舞台,台上每一厘米的空间里都是上海的味道。

“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了,感受太深了,我们塑造的这批人几乎和我们同龄,李侠牺牲时才39岁。”为了和先烈的灵魂对话,两位编导把自己彻底扔了进去,每个角色都先演一遍,先把自己感动了,再和演员交流,交给他们二度创作。

两位编导坦言,这是她们哭得最多的一部戏,小裁缝牺牲那一段,她们哭了一下午,哭到晚上睡觉眼睛都疼。

“我们为什么流泪?还是因为革命烈士打动我们了。我们希望全心全意地塑造他们,所以对演员每一个动作的要求都非常苛刻,在革命烈士面前我们不敢造次,多一分不够真实,少一分不足以表达他们当下的喜怒哀乐、当下的果敢、当下承担的压力,对分寸的拿捏史无前例地严肃。”韩真说。

此前,两位编导对上海的印象是洋气大都市,排演舞剧后,她们开始重新触摸这座城市,心里多了一份红色的感受,“这座城市给了红色题材红色养分,特别美,特别动情,我们希望把这份美带给当代的年轻人。”

主演:重重踏在生活的泥土上

整部舞剧由上海歌舞团“80后”“90后”演员们挑梁,王佳俊、朱洁静担起了李侠及其妻子兰芬的主演。

王佳俊说,能在这个年纪演绎这么有厚度的民族英雄,他渐渐有了一种使命感,“那么多地下工作者为新中国付出了青春和生命,我们希望借助舞蹈的魅力,向当代年轻人展示中国魂、中国精神。”

演了这部剧,朱洁静则说,她经历了几个关键词,放下、回归、打破、重塑。

“我以往的角色都很美、很瘦、很仙,这个角色让我变回了人,重重踏在泥土上。它让我真正回到了课堂,开始冷静思考,什么是表演,什么是刻画人物、怎么才能和角色真正的合二为一。”

朱洁静是上海歌舞团最资深的演员,但在这部剧里,两位编导把她打碎,从不轻易表扬,要求异常苛刻,甚至一个走路、一个回眸、一个拍肩都会反复抠细节。

“以前我们对这些人物总有距离感、疑问感,演得矫揉做作,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真正放到生活中。排练时,我自己会在房间里抖被单、晾衣服、扫地、拍灰,我们演的就是真实的人,而最真实的舞台表达都来源于生活。”

经历过这个角色,朱洁静也不再努力证明自己有多美了,“兰芬是个很平凡的女性,但平凡里有温婉的力量,这是中国女性的共性。跳完这部剧,我骨子里多了信仰和精神力量,我更厚重了,我未来的舞台路会走得更坦然、更勇敢、更坚定。”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