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群星奖决赛明日开启,84个作品角逐20个获奖名额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5-15 22:11
来源:澎湃新闻

5月16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八届群星奖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拉开决赛序幕。

在15日下午的媒体通气会上,澎湃新闻记者获知,4天决赛中,84个入围决赛作品将按照舞蹈、音乐、戏剧、曲艺4个门类进行7场比赛,评出20个获奖作品,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5月18日-21日,所有参赛作品将分组奔赴上海16个区开展24场基层惠民演出。艺术节闭幕前,将举行颁奖仪式和两场获奖作品展演。

现场演出精彩纷呈

3年一届的群星奖是对新时代全国群众文艺繁荣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此次入围决赛的84个作品是从全国7905个作品经初评、复赛脱颖而出,这些作品题材鲜活丰富,细节真实感人,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代表了近年来各地群众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巡视员关红雯介绍,入围决赛的84个作品题材多样,其中既有反映农村生活的,也有鲜明的都市题材;有讴歌英雄、讴歌榜样人物的,也有关注打工者、空巢老人、清洁工、快递员等普通百姓生活的;此外,还有关注环保、扶贫、反腐倡廉等社会敏感话题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申报群星奖之前,都在基层群众中演出过50场以上,经过了群众的检验,深受欢迎。

评奖不是最终目的,群星奖评选出的群众文艺精品,未来还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欣赏到。据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结束之后,主办方将积极搭建平台,通过巡演、汇演等多种形式,鼓励引导这些文艺精品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

线上线下打造惠民模式

群星奖是群众文艺的最高奖项,在评奖期间,如何让这些入围的群文作品走到群众中去,让百姓共享精彩,是主办方一直关注的问题。

除参加7场比赛,5月18日-21日,所有参赛作品将分组奔赴上海16个区开展24场基层惠民演出,演出地点包括各区文化馆、基层社区文化中心、学校、企业、部队等场所。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巡视员王玮介绍,惠民演出还将照顾群众欣赏需求,将4个门类的不同作品穿插组合,让百姓有机会观看到不同风格的演出。

剧场容纳有限,为了让更多群众走进群星奖,本届群星奖创新传播方式,打造云上群星奖,通过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电视打造群星奖展示专题,有效突破了群众文艺传播共享在空间、时间、人群上的限制,让不能亲临群星奖现场的观众也有机会通过网络关注和参与群星奖评奖过程。

据悉,自文化云“第十八届群星奖云上群星奖”专题4月28日上线以后,截止到5月14日18时,云端用户访问量突破120万人次,用户点赞量356082次。

群星奖期间,国家公共文化云、文化上海云及120多家地方文化云将多角度全方位对群星奖7场决赛、12场基层惠民演出和1场获奖作品展演进行网络直播。

“群星奖期间的部分惠民演出的票也在文化云上展开预约。”王玮介绍,目前“文化上海云”平台已有近400万注册用户,群众对优秀演出资源十分渴求,预约十分踊跃。

“云上群星奖是群星奖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主阵地、主载体,是我们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也是群众文艺+互联网的一次有效尝试。”关红雯表示。

为了让更多群众走进群星奖,本届群星奖创新传播方式,打造云上群星奖。

集中展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成果

群星奖3年一届,入围作品84个,最终获奖作品20个,这几十个精品背后,是全国群文工作者在群文领域的深厚耕耘。

“共有来自4159个演出单位的7905个作品参加本届群星奖初选,涉及创作、演出及辅导人员共计64083人。”关红雯表示,如此数量巨大的初评作品和参与人员,背后各地文旅部门的层层发动。这些群文作品并非为了评奖而被创作出来,而是提前3年就要去策划、排练,并到基层大量演出,“这些群文工作者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文化馆,正是我们国家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表现。群星奖之所以得到百姓的喜爱,1991年设立以来,18年长盛不衰,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支这样的群文队伍。群星奖是一个出人才、出队伍的载体,同时也反哺了公共文化。”

在本届群星奖期间,线上线下联动,扩大覆盖面的举措,同样是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体现,是群星奖的“初心”。关红雯说:“群星奖获奖作品不应该是‘拿上证书,回家封箱’,每个作品在入选前都经历了50场以上基层演出的检验,群星奖作品应该要在群众中绽放活力。”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