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他们从遵义来上海学习,今天在此重温历史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俞凯
2019-05-03 16:1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2019年5月3日,星期五,天气晴。

上午8时50分许,上海兴业路上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前已排起长队。

2019年5月3日上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门前排起长队。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摄

“我们有23名同学,请问可以办理团体票吗?”曹杨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晓静一边让学生们在排队区排队,一边上前询问工作人员。

李晓静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她是18车身修复班的班主任,班上的23名学生全部来自上海对口支援的贵州遵义市赤水职校。

2019年5月3日,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曹杨职业技术学校18车身修复班合影留念。

“这批孩子都是去年夏天被遵义赤水职校录取的新生,从中选出23名学习成绩、综合素质拔尖的,来上海接受三年的职业教育和实习。”李晓静表示,半个月前,她所在的班级决定利用五一假期,带学生们去一大会址纪念馆集体参观学习,重温历史。

李晓静说,来之前她特意给学生们布置了功课,先上网搜集相关史料,再分为四组,每组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时都有调查任务,组员们可以集中了解某一位感兴趣的一大代表,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回学校后,她还会组织大家看一遍《建党伟业》。

18车身修复班团支部书记何文鑫说,在贵州老家,因为交通不便,他只去过黄陂洞红军战斗遗址和四渡赤水纪念馆,还没有参观过遵义会议会址,今天是他第一次走进一大会址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第一眼看到的是被八国联军烧毁的圆明园遗址照片,觉得特别心痛和惋惜……”在一大会址纪念馆二楼,何文鑫特地拉上石庆涛、袁定权、黄顺军三位同学,在代表家乡的遵义会议浮雕前拍了张合影。2018年暑假他们来到上海之后,学校先后组织他们参观了东方绿洲国防教育基地、陆家嘴、上海中心、外滩,让他们开阔了视野。

何文鑫告诉记者,能从贵州来上海读书,同学们都特别珍惜。他是班上的志愿队队长,平时每个周末,他和同学们都会到真如敬老院,陪老人们下棋、聊天、读报纸、散步,还会到学校附近的小区参加捡垃圾、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

来自曹杨职业技术学校18车身修复班的石庆涛、袁定权、何文鑫、黄顺军四位同学(从左至右)在代表家乡的遵义会议浮雕前合影留念。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宣教部工作人员透露,五一小长假到纪念馆的参观者人数激增,4月底平均每天三四千人,5月1日和2日达到了六七千人的水平,而且学校、青年团队特别多,仅1日、2日两天,18岁以下的未成年观众(含中小学生)就在1500人左右。

    责任编辑:刘瑞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