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农村参访纪⑤|“世界中心”阿里郎农场

周立
2019-05-09 12:57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在有限的资源基础上,韩国何以创造出汉江奇迹、新村运动呢?乡村内部的驱动力在哪里?作者于2017年9月及2018年11月参访了韩国乡村,观察到韩国乡村如何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无尽的利用。本系列共分为五篇,本篇为第五篇,将介绍位于韩国忠清南道的阿里郎农场和位于洪东面的埔尔木农业高等技术学校。

韩国行程的第七天,我们又从南往北走,到了忠清南道,参访了宣称是“世界中心”的阿里郎农场。《阿里郎》是朝鲜民族的民歌,当地一般称呼青年男子为阿里郎。

很多职业都有其创作特性,也会留下作品:建筑师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建筑,音乐家创作美妙绝伦的乐章,作家写出流传千古的文章……那么农民,能创造出什么作品呢?

阿里郎农场的主人郑义国,提出了这一问题,并给出了他的答案——一个可持续、可传承的农场。他认为,农民要有大梦想,不应仅仅为了赚钱。农业的本质是管理和服务生命,仅有农业技术还远远不够。同时具备农业精神和农业技术,才能做好农业。

郑义国的父亲是来自朝鲜的失乡民,就是离开北部朝鲜的家乡,流落他乡的人。他在1945年日本退出朝鲜的战乱时期,流落到韩国的忠清南道,和此地的姑娘结了婚,经营这个丘陵地带的阿里郎农场。他的梦想,就是将自己一手创办的阿里郎农场,做成“世界的中心”。

立石为证:祝愿这片土地,成为世界的中心(郑义国父亲的祷告文)。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郑义国向我们介绍了他的“作品”创作过程。

他认为,年轻人一般只重视农业技术,缺乏农业精神,这是需要改变的。于是,他在高中学习了农业技术,后来读大学,获得了园艺学硕士。

他在37年经营农场的历程中,对农业问题不断思考和尝试,他发现,农业需要有更多的追求。实际上,农业是一种生命行为,其本质是管理和服务生命。生物的多样性和农业的协作性,需要开发多种功能,进行多元合作。

有了这样的大梦想,就要付出大行动。经过三代人的努力,阿里郎农场做了四期工程建设,已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以花卉园艺为盈利核心,提供休闲观光、文化教育、健康养生、音乐活动等多种服务的多功能农场。

目前,农场由郑义国夫妇与他们的大儿子夫妇一起经营,父子均有农业硕士学位,而他们的夫人都取得了博士学位。有梦想,有见识,有技术,使得他们不断雕琢“阿里郎农场”这幅作品。

农场有三栋主体建筑,分别是会议中心、康养中心和妇女儿童中心。夫人们在里面制作花茶、开幼儿园,兼营妇女活动场所,进行缝纫、烹饪等活动。三栋主体建筑之间是花卉园艺大棚,里面种植了各类园艺植物。花卉园艺大棚外面的道路,由透气保湿的草绳编制、铺垫而成。而在农场花卉园艺场外的一大片空地上,每年都会举办大型音乐节。此外,在农场妇女儿童中心50米外,他们又参与投资了一座乡村教堂。

康养中心

如今,世界各地的人都来这里参访。韩国人把这里当作乡村休闲旅游和教育康养的必来之地。政府也在此投资修路、修建停车场,以方便游客乘坐旅游大巴前来观光、住宿、康养。我们还遇到一对从美国回来的夫妇,在这里开了一家名为“南田山房”的餐馆。

南田山房——留美夫妇回乡办起乡野餐馆

从阿里郎农场这幅农民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特点:1)大梦想(七十年前成为“世界中心”的祈祷,如今某种程度上已变成现实);2)多功能(发挥了生产、生活、生态、生命四大功能的“四生农业”);3)可持续(三代传承,持续完善,体现了农民的道路自信)。

接下来,我们去了埔尔木的农业高等技术学校和洪东面图书馆。洪东面是韩国发展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这里一半以上的耕地在做有机农业。

在主,中韩友谊

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事。

此行中拜访的82岁高龄的洪淳明老先生,使我们看到一个人带领一群人,在真实的信仰支持下,做有根有基的努力,会成就多么大的事情。

洪老先生是埔尔木(poolmoo,韩语“风箱”的意思)农业高等技术学校的创立校长,现已退休,专职做忠清南道洪城郡洪东面(Hong Dong-myeon,“面”相当于中国的乡镇)图书馆的馆长。

他本来是足球爱好者,腿受伤后,没有走上踢职业足球的道路。据他的学生,现任韩国可持续农业组织联合会(Korean Fed-eration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主席朱享鲁先生(Joo Hyung No)回忆:当时他的母亲为他祈祷,让他成为牧师。

洪老先生认为,牧师的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建立学校。于是,1959年,他和另外两位有知识的创始人李赞甲和朱玉鲁先生,一起推动了埔尔木学校的创立。他们还动员其他受过教育的基督徒,在韩国创办了全国性的农民协作组织——正农会,每年召开论坛,相互交流,旨在做正确的农业、造福于人的农业。

埔尔木学校设在洪东面。学校的办学思想来自圣经启示:圣经是一座农业图书馆,耶稣在农民中生活和传道,他父亲约翰就是一位农夫。

埔尔木学校秉承培育社区的理念,效仿丹麦民间中学模式,以基督精神为根基,通过办学,使头脑(学问)、胸膛(信仰)和手(动作)能够全面发展。经过努力,他们的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理念被当地(忠清南道洪城郡)公共教育系统接受了,很多中小学来这里参访学习,并效仿组织每年一度的插秧学习和体验,甚至发动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农业实践。

58年过去了,洪东面地区的学校与社区已经成为“互帮互助的有机体”。学校在创立精神中就强调:“学校和地区是一体的,教育一定要在村子里实现”。

经过58年的努力,洪老先生和其他同仁一道推动埔尔木学校的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教育系统,包括贯彻劳动教育和自然教育全过程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有两年制大学专科部,以及妇女农业教育等成人职业教育。

2007年,在埔尔木学校50周年纪念时,又进一步创立洪东面图书馆(在洪东面的云月里),为农民提供更多公共文化空间。一方面,提供适用于当地的各类书籍;另一方面,建立了二手书籍交流市场,推动图书的漂流。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经费,部分来自当地乡村企业,也有部分来自每个农民的入股投资。

通过教育,农民的良心和技能一同增长。文化教育不断滋养当地的农村,农村也不断反哺埔尔木学校、图书馆、研究所等公共文化和研究组织。Poolmoo信用合作社、Gat-gol幼儿园、香皂工厂等机构,都是团体合作办成的,其中,埔尔木学校和毕业生是主要推动者。以耕地为基础,以圣经教育为指导,以家庭和村庄为主体,洪东面逐渐长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

再看看他们的有机可持续农业实践。

1975年,他们不计前嫌,接待了韩国的长期敌人——日本的相关组织,并从日本的基督徒农民成立爱农会,做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经验中得到启发,成立了正农会,推动有机农业,给农民提供观念、技术。由一开始的稻鸭共作开始,逐渐将有机农业范围扩展至蔬菜、畜禽等各类产品,甚至加工产业。

当地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实行了有机耕作,洪东面也成为韩国有机农业占比最大的地区。他们还欢迎韩国各地的人来参观,把自己的观念和技术教给更多人。同时,也向中国、朝鲜等地,主动输出有机耕作经验。正农会主席、可持续农业联合会的朱享鲁先生表示:我们的能力不需要隐藏,我们很希望分享。

洪老先生不仅关心农村社区发展,还关心世界局势。他说,东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是兄弟国家,要彼此帮助,民族和国家之间要彼此理解,推进民间交流。

告别前,洪老先生用他独特的中文表达和方正的宋体,在一张张洪东面乡村地图上,写下了十多份——“在主中韩友谊”!(意思是在和平之子主耶稣那里,能够实现中韩两国的世代友谊。)

在主中韩友谊

2018年底,在得知我们将在陕西袁家村举办全国农民合作社论坛后,洪老先生特地委托受邀前来的洪东面乡村学会辛小熙女士,给我们送来了以他独特的汉字表达的祝福:

弃农即冥,万民皆农。

天生自然,农法天理。

若民有情,鸟兽翔跃。

柔者天孙,和者嗣地。

含泪春种,欢喜秋收。

以校为村,以村为校。

一树虽弱,百树成林。

汝己聚社,犹设大宴。

先转后到,先者农民。

神农中韩,尚农齐家。

盛唐古都,新阳千年。

2018年底,在陕西袁家村举办的全国农民合作社论坛上,洪老先生的汉字祝福。

随后,我们赶到了最北部的“三八”停战线,晚上在江原道铁原郡的北阿里农场留宿。第二天早上,经过特殊申请,我们去了停战线博物馆(demilitarized zone,简称DMZ,非武装地带),看战争遗迹,遥望对面的朝鲜。“三八线”的平均宽度约为4公里,是1953年朝韩两国各后退两公里形成的,是一块无人打扰的野生动植物区域,也是韩国有机农业发展得比较集中的一个地区。在这里,我们参访了边境的和平学校、和平树林农场。

停战线特殊检查和背后的“农者天下之大本”标语

尾声

十天间,我们一共参访了30多处机构和农场,其中有七个是农村共同体(HESED共同体、蒲公英共同体、茅草屋共同体、“梦想小屋木结构营造公司”共同体、洪东面图书馆、埔尔木学校、边境和平学校)。

韩国农村高度组织化,使得农民有力量、农业有生机、农村有盼望。我们参访的共同体,是主要的一股组织力量。来韩国之前,就听说韩国的农协力量很大,现在我感觉到,农协仅仅是外界所看到的皮,关键是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自治团体组成的骨头和肌体。

韩国的案例告诉我们: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好管家(比如HESED康复中心的金院长、蒲公英共同体的金博士、茅草屋共同体的李长老、洪东面图书馆的洪淳明等);每一个好管家,都组织了一支好团队(如山清郡共同体联盟、清道郡长老群体、正农会等);每个好团队,都进行了跨界合作与创新。在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高歌猛进的时候,他们却埋首乡村、躬耕田野、服务本土,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窄路。用这些细致隐微的工作,让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无尽的利用。

(周立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余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