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银盐摄影的回归:在意外之美中对摄影根本的再探索

天塞
2019-04-16 15:38

《嬗变——六人影像艺术展》开幕式4月13日下午在IG映界影像艺术馆举行,展出的是张甬江、卓福民、张跃、程安莉、韩伟和王骅等六位艺术家近期创作的摄影新作。 

展出现场。

现场作品陈列。

这几位艺术家痴迷于黑白银盐影像的魅力,但又不甘拘泥于相纸的传统形式,针对改变银盐影像的基底材料做了大量试验。通过近半年的研究探索,六位艺术家根据自身创作题材的特点,分别选择了铜、宣纸、铝合金、陶瓷、古砖和旧报纸六种材料,全手工涂刷黑白感光乳剂,生成一张张材质形态各异的“感光相纸”,并利用数字化工艺制作影像底片,最终通过传统化学感光方式制作出风格各异的影像作品。

张甬江作品:《铜板肖像》,将人物肖像作品制作在60x80x0.5cm红铜板上。

卓福民作品:《澹霭空濛树亦奇》,将风光摄影作品制作在50x70cm宣纸上,再加以水墨渲染。

艺术家们希望通过这次大胆的创新与尝试,打破传统影像艺术的框架,将作品的呈现方式多样化与题材相结合,通过暗房原始的纯手工制作展示影像最质朴真实的一面,同时也体现出作品不可复制的唯一性价值。

张跃作品:《招贴时代》,将街拍作品制作在60x80x0.5cm铝合金板上。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著名摄影理论评论家顾铮先生对这个影展的评述道:

这里说的“照片”,显然从其物质形态看,已经相当不同于我们习惯熟悉的照片的物质形态,即使这种银盐照片的物质形态因为数码摄影的盛行也已经不那么为大家所熟悉了。转印于不同介质上的银盐影像,由于其本身的物质性与支撑其存在的不同介质的物质性的叠加,呈现出丰富的质感与细节呈现,使得这些物质形态各异的“照片”,具有了更充沛的精神能量。

今天的摄影创作,出现了一种回归银盐摄影的现象。这个回归,显然与某些人在创作中出现了某种迷茫有关。但可能更根本的原因是,像参加这个展览中的这些回归者(姑且这么称呼他们)所希望的,能够通过这种回归,把对于摄影的本源性思考经过暗房中的具体操作,落实到摄影的基本技法与技艺并且由此展开更深入的探索。

程安莉作品:《和》,将天鹅主题的作品抽象化制作在30cm直径陶瓷板上。

韩伟作品:《时间与空间》,将故宫景观摄影作品制作在6块拼接的约30x40cm古砖表面。

也许,这种回归,也是对于数码时代势不可挡的大潮流的一种反潮流行为。数码摄影确实为影像的获取与制作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由银盐摄影所奠定的影像美学基础,与数码摄影已经和正在形成的审美观点仍然具有根本的区别。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区别是,由喷墨头喷出的画面不具备凝结于纸基上的银盐颗粒所形成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这可能是银盐摄影与数码摄影这两者的本质区别。而在暗房里红灯下的手艺性操作中所具有的偶然性以及由这样的偶然性所带来的意外之美,也是在数码时代明室操作中体会不到的与生产不出来的。

我相信,这种对于银盐摄影的回归,并不是为了回归银盐摄影而回归,而更可能是为了通过对于这些颇具古典性的技法与技术的深入探索,去找到一种更为确切地与数码摄影这样的新摄影技术与新的摄影时代进行对话的可能性。而对于银盐摄影的技法与技艺的探索,越深入,越多样,只会给如何理解与开拓数码摄影的可能性带来更多的启示而不是相反。说到这里,似乎与上面所说的“不是为了回归银盐摄影而回归”相抵触。其实不是。这种回归,在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对于银盐摄影的根本的探索,来发现摄影(无论是银盐摄影还是数码摄影)的根本与本质。

王骅作品:《纸媒时代》,将90年代上海街头影像制作在60x90cm的90年代本地报纸上。

【展期】:2019年4月13-21日,10:30-20:00

【展览地址】:上海市安福路300号二楼

IG映界影像艺术馆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