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更新·展|上海金友里①:这是一条会定期聚餐的弄堂

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2019-04-17 13:07
来源:澎湃新闻
金友里的弄堂聚餐。视频制作:刘蕴奕 视频拍摄:刘蕴奕 澎湃新闻 董怿翎 冯婧 沈健文(04:19)
2019年3月24日晚上,在上海市虹口区业广里居委会的金友里弄堂,进行了一场街坊聚餐。而这种“弄堂聚餐”活动,在这座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大都市中几乎已经绝迹。
金友里聚餐。图片由刘蕴奕拍摄

这次聚餐的空间是一条3米宽的里弄小道,临时搭起的长桌旁围坐了十多位金友里的居民,他们从中午起就陆续去周边菜场和肉店购买食材,在里弄里择菜切菜,为晚上的火锅聚餐做准备。这里原本头上有各种电线交织,还凌乱地晒着衣服。地面上电动车无序停放着,不时还有外来电动车穿过这条小道去往周边弄堂。

而金友里居民不甘心让这条小道的功能仅止于交通。在这个狭小的里弄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地,将这条小道变成一个社区公共空间。没有设计师参与,也没有大手笔投资,这个居民自发改造案例为社区更新模式添上了厚重的“一小笔”。

之所以称之为“一小笔”,是因为从空间改造角度看,金友里的改造似乎很简单,只是改造了弄堂入口,添加了椅子和绿植。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话说,看上去“不够专业,不够出彩”。

然而,金友里的“厚重”在于:发起、执行并将改造持续下去的“金友里行动小分队”,是很多社区更新项目中,政府千金也买不到,请专家来也难以打造的居民自组织。那么,金友里的“一小笔”,对当下的社区更新实践,到底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呢?

设计源于生活

金友里的主入口位于东余杭路上,比邻东安菜场,次入口位于舟山路上。周边的北外滩街道(前提篮桥街区)保留着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街边的粮油店、小菜店、理发店、照相馆似乎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行走其间不免有穿越的错觉。

金友里附近舟山路上的理发店。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图

出生在金友里,如今在此生活了57年的王跃华,是金友里改造的主要发起人。他日常从事工程监理的工作。自从被媒体采访时称为王老伯,金友里居民都称他为王老伯。

2016年夏天,没有接到项目在家休息的王跃华发现,出来“乘风凉”的老人,得自己搬个凳子出来,才能“嘎讪胡”,实在不太方便。他先是用石头和木板在墙边搭了一个简易的座椅。没想到,这个座椅形成了一个磁场,不仅吸到了平日不爱出门的老人,也把关心弄堂的人逐渐聚到了一起。

2017年6月,围绕着这个简易座椅,弄堂居民举办了第一次聚餐活动,大家边吃小龙虾,边商量未来还要在弄堂里做些什么。“金友里行动小分队”(以下简称“小分队”)自此成立。

金友里的第一次弄堂聚餐,2017年6月。图片由业广居委会提供

其实,弄堂里最让老人担惊受怕的,是穿来穿去的电动车。小分队先是尝试在入口处装一个门挡,但电动车看到敞开的大门,还是自然地开了进来,即便看到门挡也懒得倒回去。后来,街道统一换了个新大门,而且只开一个小门让人通过,才彻底杜绝了穿行现象。晚上11点,门口香烟店打烊时,就顺便把小门锁起来。

有趣的是,一进弄堂门,就能看到一面镜子,就像家里的玄关一样。这个镜子是一位居民打算丢掉的。没想到挂到门口后,非常受欢迎,大家走到门口了,都不由自主地照一下。

金友里的大门。

“一些居民家里小,可能也没有大镜子,” 另一位出生在金友里的老居民陶伟春补充道。

陶伟春从2013年起开始在居委会工作,也参加了2017年6月的小龙虾聚餐。他想到,上海不久之前设立了居民自治金,居委会正在寻找自治项目。于是金友里居民的诉求和居委会的需求一拍即合。

2017年7月12日,金友里的改造项目正式立项。所有改造都是居民自己操刀,每天早晚挑不太热的时候干活,工作持续了一个多月。一共从居委会获得了3万元资助,其中的2000元用来制作新座椅。

王跃华说,现成的椅子太贵,而且不符合场地的尺寸。于是,他们买来了木板和钢管。在王跃华的带领下,在2017年最炎热的那几天,除了请了一位焊接师傅,小分队成员都是自己切割、组装,做出了现在的凳子。

坐在座椅上的王跃华。

这两排红色的座椅看起来非常普通,但仔细观察椅子的构件,就会发现许多有意思的地方。王跃华讲述了这些椅子背后隐藏的设计细节。

像一般的设计师所说的,座椅要符合人体工学的尺度。这被王跃华形容为“坐着舒服”的尺寸。不仔细看很难发现,两边座椅的高度其实略有差别。一边是提供给不吸烟的居民,女性居多,座椅稍微矮一些;另一边是给吸烟的居民,座椅扶手上拴了易拉罐做的烟灰缸。

挂着烟灰缸的座椅。

在3月24日的聚餐当天,澎湃新闻记者也发现,金友里男性居民见面,通常都会递烟。这种区分吸烟区的座椅设计细节,恐怕专业设计师也不太会考虑。

座椅扶手上都搭了抹布,谁想坐就可以擦一下。座椅下面有一些旧凳子,都是居民打算丢掉的。王跃华让他们别丢了,放在这里。有时候,阿姨买菜回来,就坐在椅子上拣菜,正好拿出旧凳子,把菜放在上面,垃圾则丢在座椅下面的垃圾桶里。座椅上方还装了电风扇和电灯,边上就是开关和插线板。

为晚上聚餐准备食材的崔萍和王华萍(王跃华的姐姐)。
座椅上方的电风扇、电灯及开关。

晾衣架被安置在停车区的上面,也有一定的考虑。因为有的居民觉得,从别人的衣服下面走过去不合适,而且有的衣服还在滴水。所以,地面上写着“通道”的区域,上空就尽量不晾衣服。而晾衣架上面的电线也被扎带扎起来,整洁了许多。

外地人的新家

这条只有45米长的弄堂里绿意盎然。从植物的类型和花盆的样式,不难看出,它们都来自不同的主人。有些盆栽是金友里居民从家里搬出来或自己买了放在弄堂里的;也有的是周边居民和企业捐赠的,谁家的花不要了,都会想到金友里。

其中有一盆很大的绿植,是隔壁弄堂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捐赠的。她路过金友里时,觉得这里好看,就说要把自己的花送过来。也有些人送完花,就会趁着看花,来金友里逛逛,嘴里念叨着,送给金友里算是送对了。

弄堂墙上的绿植

挂在墙上的绿植来自嫁到金友里的东北媳妇陈占伟,她供职于一家日本工程建设公司阿斯玛斯。她的公司捐赠了一些工程剩余的无土栽培绿植,这种盆栽无尘无虫,易于保养。陈占伟在金友里生活了9年。她表示,像金友里这样邻里和睦的社区,在自己老家哈尔滨有,在上海还是太难见到了。

金友里的东北媳妇陈占伟供职的公司捐赠的无土栽培绿植。图片由业广居委会提供

其实,来自居委会的自治金,到工程后期就不太够用了。座椅装好后,大家聊着聊着又发现,要是下雨了,怎么办?于是,小分队又发起了募捐活动,一共筹了三千多元。遮雨棚就是靠居民的众筹搭起来的。由于墙中间有个中国电信的盒子,两边的雨棚合不拢,王跃华就在中间补了一截,才把雨棚遮严实了。

聚餐这天,一个小男孩骑着滑板车窜来窜去。王跃华说,小男孩的爷爷胡庆学,也参与了众筹,是积极参与金友里改造的外地人。胡庆学老家在安徽,他之前住在天宝路的弄堂里,由于拆迁而搬到了金友里,已经在此住了5年。平日里,他还帮忙修修电路,他有电工证,曾在老家的供电局工作,所以修修弄堂的线路对他是非常简单的活。

之所以会如此积极,胡庆学说,因为在以前住的弄堂里,能感受到对外地人的排斥,但在金友里不会有这种感觉。他喜欢坐在弄堂里跟邻居们聊聊天,感觉像个新家。

金友里弄堂里玩耍的儿童,左一为胡庆学的孙子。

同样的,金友里弄堂口的白切鸡店老板王虎也捐了钱。他来自江苏宿迁,在这里开店19年了,一直住在金友里。他说,也没想什么,就捐了钱。

而另一家肉店的老板蔡锐不住在金友里。他虽然没有参加募捐,却是金友里聚餐的支持者。每次金友里的火锅聚餐时,他都会以批发价把上等的肉品卖给聚餐的居民。

由空间生发出的活力

聚餐这天,阳光明媚,弄堂里狭窄的空间被照得暖和起来。崔萍年过八旬的妈妈从早上10点多开始,就坐在弄堂入口的一个角落里,看着弄堂里人来人往,也看着女儿为下午的聚餐准备各种食材。

崔萍是从南汇农场嫁到金友里的。她刚生下孩子的时候,就听说要拆迁,结果孩子都30岁了,这里也没有拆迁。她说,她妈妈就喜欢住在金友里,因为这里有人气,能晒晒太阳。

崔萍的妈妈在晒太阳。

和金友里一样,业广居委会所辖的住区均为二级以下旧里。据统计,上海中心城区仍有274万平方米未改造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2018年,上海在“留改拆”背景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完成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2.7万平方米。

“以前居民都在盼动迁,既然不动迁了,倒不如改善一下居住环境,”陶伟春认为,等待动迁使得居民养成了惰性。

金友里附近里弄的空地上,自发摆放的座椅。

在很多社区更新的项目中,创造出一个公共空间,让居民聚集起来活动,以激发空间的活力,是设计师最常使用的手法。但是,现实中常常会出现空间建起来了,却没有人来活动的尴尬现象。但是金友里不同,因为空间的建立是基于居民的实际需求。

金友里的老居民感情一直很好,以前会去外面的饭店聚餐。自从有了新的社区公共空间,在弄堂里聚餐就变成了一个传统节目。大家一般一两个月就聚餐一次,每次都有十几个人参加。

除了聚餐,王跃华还组织了几次出游活动,一起去上海周边的农家乐,甚至还带上了崔萍做轮椅的妈妈,老人非常开心。而所有活动都是AA制,王跃华认为,如果是请客,人就会越来越少,不好意思来了。

从2017年夏天进行改造起,金友里的居民至今还在一点点完善这个社区公共空间,偶尔向居委申请几百块的维修费用,而实施都是居民自己操作的。去年,王跃华买了些水泥,从周边拆迁的地方挖了些土,砌起了花坛。王跃华最近又在修新架子,说打算种些攀爬植物,去年种了葫芦,效果不错,今年想尝试下丝瓜。

去年金友里居民自己修的花坛。

业广居委会也明显感觉到,跟金友里居民的沟通更加融洽,小分队的成员们也积极支持居委工作,主动承担志愿者的工作。居委会也积极使用居民改造的空间开展活动,比如重阳节的敬老活动、正月十五的猜灯谜活动等等。

而在居民与居委会的沟通过程中,居委会党员块长陶伟春无疑起到了桥梁作用。

“以前我们都不认识居委会的人,他们是真正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的,”崔萍这样评价居委工作人员。

从修修补补到自觉监督

社区更新的成果如何维持下去?这是很多看上去设计感十足的社区更新项目面临的共同难题,甚至有居民在改造前就提出反对意见——这么多好看的植物谁来养呢?但这些在金友里都不是问题。

一些墙上的绿植不耐寒,冬天没能存活下来,后来又换了一批新的。为了保护不耐寒的植物,居民们用塑料膜和木条搭起了一个简易温室。这次聚餐前才刚刚拆掉。

居民们搭建简易温室保护植物过冬。图片由业广居委会提供

平日里,虽然没有严格的打扫和管理排班,但居民们看到花盆里的水干了,就会去浇浇水;看到地上有垃圾了,就会去清扫一下;看到有人推车进来了,就会上前去阻止一下。

陶伟春看到花盆里的枯叶,就蹲下来择枯叶。

如今,金友里的微信群里有89人,包括了大多数金友里居民。很多老人没有微信,就靠在弄堂里聊天交流。王跃华认为,居民间要经常联络感情,而他正是金友里邻里感情的重要纽带。

“我就是什么都能修修补补,别人家里出什么事了,都喜欢找我。”

除了修修补补,王跃华还做过一件事情让居民印象深刻。就在2017年改造期间,有居民看到听到对面晒台的水龙头一直在流水,叫人却没有回应。没人敢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就找来了王跃华。

王跃华过去后发现,一位刚刚退休不久的邻居趴在地上,已经没气了。王跃华就叫来了安徽大哥,一起把这位邻居抬下楼,放在床上,等候120的到来。

金友里改造空间里聊天的居民

对于居民来说,通过在公共空间的交流,可以时刻关注邻居的动态。尤其是,哪位老人不出来晒太阳了,都会马上察觉到。

居委表示,自改造空间以来,居民之间的关系好了很多。以前可能只是点头打个招呼,现在弄堂里,快递都有人帮忙收,去年王跃华的姐姐的女儿结婚,大家都出来庆贺。

小结

自从金友里出名后,北外滩街道让辖区的各个居委都去寻找王跃华、崔萍这样的“社区能人”,希望培育出类似“金友里行动小分队”这样的居民自治组织。当然,进展并不那么理想。

金友里聚餐现场

在没有专业设计师和环境行为学研究者的参与下,金友里确实验证了公共空间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不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空间的形态和功能构成由使用者决定,并在生活中逐步完善,形成真正的有机更新。而在空间演进的过程中,居民自治组织的形成和完善也得以促成。

这个过程对金友里来说,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但对很多试图效仿的社区更新项目来说,做起来似乎并不简单。正如陶伟春所言:“居民自己动手做的才会更珍惜,对工程队直接做的,可能就不会当一回事,重要的是,居民把自己的一颗心放到了里面。”

(诸昳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社区更新观察团”

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发起的“社区更新观察团”,希望把积极从事社区更新实践,想要一起完善社区的人们集合起来,一起观察,一起漫步,一起讨论。“社区更新观察团”将对上海五个不同类型的社区更新实践深入考察;相关实践者将以“城市漫步”的形式,分享在地经验,并与关注社区议题的更多人,在 “空间正义”与“社区赋权”的框架之下,共同探讨社区的未来。

    责任编辑:吴英燕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