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成立

澎湃讯
2019-03-28 14:40
来源:澎湃新闻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及其产业化运作模式,如何看待大数据与网络文学的结合?

3月23日下午,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一幢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徽派状元楼里,一群来自网络文学创作一线、中国作家协会及国内知名高校的作家与专家学者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着网络文学这个刚刚过了20个年头,却充满活力、备受热捧的话题。他们当中有多年关注新媒体,拥有百万级粉丝群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有率先在全国开启探索网络文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有借助新兴的AI技术研究网络文学发展态势的作家兼人工智能浓缩书《谷臻小简》创始人走走;还有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马季等作协干将;以及血红、骷髅精灵和府天等知名网络文学作家。在研讨会上,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同时成立。

当前我国网络文学读者规模已达4.06亿人,网络文学作品总量超过1600万部。但与长久以来传统文学的主流地位相比,网络文学在大众文化视野中似乎才刚站稳了脚。面对网络文学的海量文字,如何快速高效地准确把握作品核心,并加以价值判断和理论评估,这些理论研究空白和产业痛点,国内目前还没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去占领和深入开发。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率先在这一领域开展系统研究,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中心。

2013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校与盛大文学(现阅文集团前身)联合创办了“国内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开创了国内网络文学教学的先河。专业成立以来,通过整合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组建了精干的师资团队,“学院派”网络文学体系初见成果。而今,网络文学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网络文学的数字文本分析,定期发布年度网络文学研究白皮书,力求权威、完整地呈现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

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人工智能的作用也越发明显,研讨会中,特聘研究员走走女士演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文学进行科学大数据分析,通过对网络小说特点的总结来帮助网络文学创作者创作,这一话题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和热议。有学者表示不能接受AI所筛选出来的结果,认为机械化的AI无法读懂文字背后的文化根基和复杂情感,还容易存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现象。但也有学者表示,AI技术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的人力劳动成本,只有将人脑和AI有机结合,通过团队化运作,才能得出更加客观而高效的数据,这也是网络文学大数据未来的研究方向。

此外,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不但聘请了学术顾问和首批研究员,还将借助学校的教学优势,创建网络文学独有的课程体系,并创造性地通过AI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开发适合教育教学的网络小说改编指数工具等教学微课程,为国内的网络文学人才教育打造样本。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