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斯考特·沃克:流行音乐最远的跋涉

阿水
2019-03-27 13:55
来源:澎湃新闻

拥有斯考特·沃克(Scott Walker)的声音,意味着只要他开口,人群就会安静下来聆听。然而在他以“沃克兄弟”主唱的身份活跃的短短两年间(1965-1967),他们的现场总是爆炸到难以为继——斯考特·沃克甫一开口,歌声便被歌迷的尖叫湮没。

2019年3月他去世时,当年为他疯狂的歌迷们大都已把他淡忘。但他的作品仍设法穿越时空影响到众多音乐家,汤姆·约克(Thom Yorke)和大卫·鲍伊(David Bowie)都是他的拥趸。

1965年,三位美国年轻人组成的“沃克兄弟”乐队决定赴伦敦碰碰运气的时候,他们没想到运气来得那么快。当时的英国正被“披头士狂热”席卷,他们的单曲《Make It Easy on Yourself》仍然突破狂热冲上排行榜的首位。1966年时,斯考特·沃克已经需要在盛名的挤压中寻找新鲜空气,只身跑去怀特岛学习格里高利咏叹。

“沃克兄弟”乐队,右为斯考特·沃克

沃克的另一个启蒙者是比利时歌手雅克·布雷尔(Jacques Brel)。后来他屡屡对采访者提起第一次听到布雷尔时的震撼。他在布雷尔的音乐里听到了存在的焦虑。1981年时沃克发布了一张翻唱布雷尔作品的专辑《Scott Walker Sings Jacques Brel》,收录1967-1969年间沃克翻唱过的布雷尔作品。在这张专辑中,沃克让自己完美无瑕的声音迫近悬崖边缘,然后纵身一跃,褪去“完美”,露出筋肉和骨骼。

1967年,“沃克兄弟”解散,是斯考特·沃克主动退出。到1975年乐队重组之前,斯考特·沃克已经独行了很远的距离。他的同名四部曲《Scott 1》《Scott 2》《Scott 3》《Scott 4》至今仍是流行音乐史上的另类经典。

前三张时,沃克像从前一样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第四张却几乎悄无声息。《Scott 4》的第一首歌《第七封印》(《The Seventh Seal》,来自伯格曼同名影片)后来被认为是沃克最好的歌曲之一。

这首歌里有钟声阵阵和手鼓泠泠,有彩虹般的弦乐和惊鸿一瞥的管乐,淙淙的原声吉他、潮涌般的和声应和沃克如同吟诵的歌声。此时他的歌词写作开始涉及更广的范畴,包括他热爱的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和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议题。专辑封面摘引了一段加缪的话:“一个人的工作无非是沿漫漫艺术之崎岖路,去重新发现那两三个至简而伟大的形象。正是这些形象首次将他的心门打开。”

这四张作品有一气呵成的统一质感,戏剧化的管弦乐纯净宏大,把沃克的男中音衬托得如同深蓝夜空中的银河般闪耀。

管弦乐配男中音是旧时代的标志。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音乐场景剧变时,斯考特·沃克依然这样做音乐,但是你在里面听不到任何过时和陈腐的感觉。

斯考特·沃克

斯考特·沃克相貌英俊,金发蓬松,橄榄绿的瞳仁清澈。后来他常常用墨镜把这双眼睛遮起来。和对待天赋嗓音的态度一样,他也没有想过用这副好皮囊在人世挣得更多筹码。

然而《Scott 4》商业上的失败依然打击到了沃克。他一度酗酒、滥用镇静药物。整个1970年代,尽管很不愿意重复自己,他还是做了一系列重拾成功的努力。1975年乐队重组后,《No Regrets》再登单曲排行榜前列,沃克却把这段时期称为“深渊”和“坏信仰的时代”。再次成功的意义对沃克来说甚至比第一次被幸运女神亲吻时更小,“唱片好卖只是为了付账单而已”。

1967年单飞后,斯考特·沃克总共发行了15张个人专辑,三张电影配乐专辑。

越到后期,他越剑走偏锋,但不再为名声焦虑。《Climate of Hunter》(1984)、《Tilt》(1995)、《The Drift》(2006)、《Bish Bosch》(2012)和《Soused》(2014)是他留在实验音乐之路上的印记。

有时候他完全放弃节奏,仿佛沐浴在天国的光辉中唱歌。有时候他让打击乐手敲击奇怪的材料,比如重复击打一块生肉。有时候又用回传统的鼓,任鼓点穿梭在他漫天神游的歌声里。他开始使用电子,但电声从来不是主角,只是稍稍改变空间的肌理。

沃克的音乐实验并非漫无目的。他为自己的一系列实验音乐作品打分,《Tilt》《The Drift》《Bish Bosch》三部曲的分数一张高过一张,渐渐接近他心中的理想境界——庄严肃穆,一片寂静,夜幕降临后,森林呈现白天不曾有的热闹。

他的最后一张个人专辑《Soused》是与实验金属乐队Sunn O)))合作完成。他们制造难以逾越的音墙,仿佛喇嘛吹奏的铜钦低吼不止。电吉他的火舌吐信,但沃克还是那个沃克,沉郁质密的声音和当年那位英俊的美国男生几无差别。只不过他用一生时间告诉我们,除了优美悦耳,音乐还有如此多的可能。

2018年的斯考特·沃克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