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娲皇宫的传说

2019-03-25 11:08
河北

在漳河南岸涉县有个村子叫盘古山村。村旁有座雄伟的大山,叫盘大山。传说是开天辟地时盘古跟混沌氏血战的地方。
传说天帝的一片苇席飘流到世间,成为一片平地。天帝派混沌氏去世间创造世界。后来天帝派盘古氏下界察看混沌氏创造世界的情形,发现混沌氏因不愿离开天庭,到世间后并无什么作为,盘古氏很生气,和混沌氏打了起来,并把他打死。

盘古氏为了创造世界,就把混沌氏的尸体大卸八块。拿了混沌氏的皮肉铺在大地上,后来就成了大地的泥土;把混沌氏的肠子铺在大地上,就成了大地的大江、大河;把混沌氏的腿和胳膊摆在大地上,就成了今天的大山、五岳;把混沌氏的血汇在地上就成了今天的大海;把混沌氏的牙齿撒在地上,就成了今天的宝石和金矿、银矿;把混沌氏的头发撒在地上,就成了今天的森林。

因为大地是天帝的席子变的,所以人们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地上还长着芦苇。

天帝的儿女伏羲和女娲原来住在今天山东一带的河岸上。洪水漫世时,一只巨龟把他俩驮到如今涉县的中皇山上。

洪水过后,海龟就住在了漳河岸边的一个大岩洞里,这个岩洞高10米,深20米。名叫神龟洞,在涉县张头村南。洞口两边儿是石崖,洞前是漳河的大水潭,名叫落丝潭。有人探过潭水的深浅,一落子(农村妇女绕线的工具)生丝放完,仍未探到水底。潭中有好多大龟、大鳖,每当漳河发大水时,它们就从潭底漂上来,往大海里游去。

洪水落世以后,世界上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二人欲配为夫妻,可他们又很羞怯,经过商量,俩人决定用滚磨扇的办法,占验能否结为夫妻。他们二人,每人站一个山头,同时往下滚磨扇,盘古在暗中撮合,两个磨扇竟然合在一起,兄妹二人这才同意成婚。现在中皇山上有两个村子,一个叫上磨扇村,一个叫下磨扇村,在娲皇宫山北,传说那就是女娲兄妹滚石磨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中皇山人还要向村里的石磨烧香上供,视石磨为神磨,为祖先的交合。

浊漳河的北岸,有一座山名叫窟窿山。山形儿像一条大鱼,鱼头上有一个圆圆的山窟窿,像是鱼的眼睛,人们又叫它鳌鱼寨。

兄妹二人虽然同意成婚,但总觉不太适合,于是商量再占验一次。他们二人,女娲在窟窿山这边,手里拿着骨针;伏羲在山那边,手里拿线,隔着窟窿山穿针,竟然穿上了。女娲说:“这既然是天意,俺认了。”从此兄妹作了真夫妻。后人把结婚叫作“天合之意”,就是从这里来的。

现在有未婚男女,还常去窟窿山下,对着鳌鱼寨烧香磕头,为的是求得美满婚姻。

女娲和伏羲成婚后,生了儿女,可她嫌人类繁衍太慢,就用黄土和泥捏泥人,然后吹口气,泥人就活了。靠两只手捏制泥人,倒底还是慢!后来女娲又想了一个办法儿,她在地上挖上大泥坑,将黄土放进地去,倒上水,搅成稠泥糊糊。她再用一条草绳,从泥里往外拉,用力在地上一抖,地上就落下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泥块子,等泥块干后,她再向泥块子喷吐唾液,大大小小的泥块儿就变成了活人,笑着嚷着跑走了。女娲在地上挖了好多这样的泥坑,还不停地拉动草绳,这样造出的泥人又多又快了。现在中皇山下的固新、次村、索堡大苇荡,传说就是女娲当年拉草绳造泥人的地方。

女娲活成世界以后,在大陆泽地方(今冀州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强人部落,首领名叫康回。这是个水上部落,有家住在船上,生活在水面上。康回为了统领中原,他领着数千人,不断把大陆泽的水放进中原,淹没了中原好多田地和村落,也淹死了好多人。

女娲到大陆泽地方去看康回怎样向中原放水。那时的华北平原,到处是大湖、大泽,她看到康回铜头铁额,红发蛇身,十分凶恶地站在船上,指挥着他的人马,抬着一包包沙土,石头,在大陆泽周围筑起很高的堤墙。在泽水储满后,从大泽的四个堤角儿打开缺口,那大水就没边儿没沿儿地涌向了中原。在大陆泽西南的太行山里,康回也用沙石在山涧把河水堵了起来,并修了放水口。等水位聚高后,再突然打开放水口,水从高处直泻而下,冲向中原。女娲看了想:“原来是这样!难怪大水流得那样凶猛。”

女娲回到中皇山后,带领中原的儿女,一班人上山采石。要准备三万六千块儿,炼成青、黄、红、黑、白五种颜色。一班人上中皇山砍伐木头,要准备十丈高的松木二十根,三丈高松树二百根。一班人在山下打芦苇,要准备五十万捆。三个月后,这些东西都备齐了。女娲又亲手捏成了三千个泥人。恰好这时,有人跑来向女娲报告:“康回又要向中原放水了。”

女娲立刻带领儿女们,扛着一捆捆芦苇,往中原空旷地方去了。到了那里,女娲叫人们把芦苇烧成灰,然后用芦灰和土拌成泥,在地上从东向西筑起了一道数百里长的挡水堤。这种芦灰泥不怕水泡,干后又很硬。土堤筑成不久,康回放出的大水就流过来了。大水一遇到堤墙,被土堤挡住了,女娲又作起法术,那洪水就返回倒流。女娲用的是以土克水的法术,水一倒流,康回的人没有想到,一下把他们的船只掀翻不少,人、粮、用品淹在了水里,淹死的人也不少。没有淹死的人就跟了康回往回逃跑。

女娲见康回的人逃走了,就带领中原儿女,把准备好的二十根长木,二百根短木运到了大陆泽的堤上。趁黑夜里,让人把长木象打桩似的打进了大陆泽的四极(四角儿)放水口。围着长木,把短木又打在长木的两边儿。并用石头把出水口填死,石缝儿里填上芦灰泥。女娲还把四只神龟的脚,装在大陆泽四极的长木顶上。

康回一看,大泽已被中原的人封死了,气得哇哇大叫。带上他的人就又往西去了,直奔昭余泽。这个大泽在山西境内,以上党盆地为中心。康回早在太行山的各山口修了放水口,他要去放出昭余泽的水,继续淹没中原。可是女娲早料到了康回的这一手,在把大陆泽封死后,连夜就带领人马上了太行山。中原的人已运去了三万多块儿五色石和大批芦苇。女娲带领着人们,连明彻夜把芦苇烧成灰,拌成芦灰泥;把三万多块儿石头,按着离(东)坎(西)乾(南)坤(北)四个方位,分别用青、白、红、黑四个颜色的石头,堵塞在昭余泽的各个出水口上,还用芦灰泥灌了缝儿,当康回赶到时,各个放水口已被女娲的人封死了,现在中皇山下的太行山里的固新镇,有一个村子叫昭余村,漳河打村前流过,这里就是古昭余泽遗址。在村南七、八里处,漳河两旁的高山形成一道高大窄小的石门,现在叫匡门口,那里就是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空(堵水)堵住了大水的地方,叫昭余泽补天处。

在张头村北,有一座大山,长约五里,高三百米,从山纵长裂去半个山,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用去了那半个山。留下的这半个山,名叫一半山。(开封博物馆保存的《涉县志》有记载)。在一半山的东侧,是大港村的藏石洼(又名塌山沟)。山洼中有一座小山峰,从中间断裂倒在山顶上,人们叫它补天石,至今保存完好。传说是女娲补天时留下来的。在藏石洼山口有一个大岩洞,叫石母岩(洞),洞中有石母神,是管理山和石头的女神,在这里看守着补天石。石母洞还有另一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的产房。大洪水过后,中华民族就诞生在这里。

在大港村的村东,还有一个岩洞叫老母岩(洞),是女娲炼石补天时住的岩洞。这里还有一座山村女娲庙,古碑上记载叫“娲皇行宫”。

在一半山下和藏石洼山口,还有女娲炼石补天时留下的炼石场。炼黑色石场,留下的是黑石头,像黑墨染的一样黑。炼红色石场,留下的是红色石头。传说中的五色石是:红、黑、青、白、黄五种石头;对应着东(青色)、西(白色)、南(红色)、北(黑色)、中(黄色)五个方位来补天。山门,名叫匡门口,那里就是女娲补天(堵水)的地方。女娲补天完工的日子,正是地上的农历正月二十四日,人们把这天称女娲补天日。多少年过去了,中皇山的儿女还在怀念着女娲老母补天的功绩。每年的这天还要过补天节,蒸补天馍,向女娲老母烧香上供顶礼膜拜,永记这个与日月齐光的日子。

二郎担山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二郎的小伙子。二郎不但勤劳勇敢,而且为人忠厚诚实。他的力气特别大,大得能搬起几座大山;他有一双飞虎鞋,穿上它能翻山跨海,日行千里。老百姓们都信服他,喜欢他,就推选他当了大伙的首领。 

有一年,天上出现了9个太阳。炽热的阳光把大地烤得石裂缝,地冒烟,人们辛苦种的庄稼,在太阳的照射下都枯黄了。二郎每天起早贪黑,和百姓们一起挑来河水浇灌秧苗。他挑着两只大水桶来来往往,汗流浃背。这一天,天已过中午了,还不见母亲给自己送饭来。二郎不放心,就放下水桶往家走。走到半路,看见娘躺在路旁,热得昏倒在地上。二郎望望天上火辣辣的太阳,肺都气炸了。他想,如果再不把这9个太阳除掉,还不知有多少人要饿死和热死呢! 

第二天,二郎从附近山上砍了一棵千年古树作扁担,挑起两座大山要把太阳压在山下,追赶到大辛庄地界,九个太阳被追赶得精疲力竭,其中一个远远地放哨站岗,另八个在一起休息。二郎趁它们不防备,突然把八个太阳压在山底下。二郎坐下来休息,觉得硌脚,脱下鞋子倒出几个沙砾,那沙砾忽然也变成一座小山立于两座大山之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人挑着两座大山,后人为了纪念二郎就把两山叫做二郎担山。

那个放哨的太阳,一看情况不妙,拔腿就跑。二郎紧追不舍。太阳被追得狼狈不堪,躲到一棵马齿苋下,避过了二郎的追杀。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赦免了这个太阳,让太阳为人们服务,每逢早晚,它总是羞答答地升起,羞答答地落下。马齿苋因救太阳有功,就是拔掉根也不会被太阳晒死。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