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首个国常会释放减税配套措施,专家:建机制确保落地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实习生 张宇
2019-03-22 12:21
来源:澎湃新闻

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格外亮眼的关键词,减税降费已经成为近年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全国两会闭幕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便将重点工作聚焦于此,并释放出更多减税的具体配套措施。

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确定《政府工作报告》责任分工,强调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增值税减税配套措施,决定延续部分已到期税收优惠政策并对扶贫捐赠和污染防治第三方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此次国常会召开后的第二天,李克强总理即赴财政部、税务总局考察,为两部门打气鼓劲。据中国政府网报道,3月21日下午,李克强赴财政部、税务总局考察,深入调研更大规模减税最新进展。

“总理在记者会上讲了,真金白银已经备好了。那就应该尽快发放,尽快提高和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减税要尽快落实。”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3月20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认为,此次国常会应当说是“闻鸡起舞”,专门研究落实减税政策,体现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取信于民的决心。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一平则认为,减税不仅是应对目前经济下行的有效政策,更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这一政策的推行非常及时,有利缓解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从两会关键词到总理记者会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到总理记者会,减税降费的话题始终如一地贯穿今年全国两会,成为大会的关键词之一。

澎湃新闻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对减税降费做出了非常细致的安排。

报告指出,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3月6日,新华社发表题为《把减税降费这件大事办成办好》的评论文章,文章称,减税降费的效果,从眼前看,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信心和抗风险能力,有效稳定市场预期。从长远看,有利于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利于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3月12日,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也谈到了落实减税降费的问题。

王军介绍说,这么大的减税降费的规模,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无论是近些年来还是几十年来,都是空前的,税务部门必须把减税降费实打实、硬碰硬地落到地上。税务部门的努力目标是做到“四实”、“四硬”,就是政策制定要实、简明操作要实、宣传辅导要实、优化服务要实;信息系统要硬、数据账本要硬、检查问责要硬、改进完善要硬。

据新华社3月12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深化增值税改革工作的通知》,从汇集改革合力、做实改革举措、确保改革成效三方面提出12项具体举措。

报道称,国家税务总局已将深化增值税改革等减税降费重点工作纳入督查督办和绩效考评,各级税务机关也将完善督查和考评内容,细化考评指标,严格绩效考评,确保一督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全国两会期间释放的一系列减税降费的决心和力度,在3月15日的总理记者会上,获得全方位且生动的总结。

李克强在回答中外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减税降费红利近两万亿元。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还没有其他办法比这种办法给企业带来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吴一平3月21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下行阶段,保证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才能保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他认为,财政政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工具,在财政政策中,直接的财政补贴可能会出现资源错配问题,之前的一系列发展实践已经说明问题。相比而言,减税更加具有普惠性质,能够在更广泛的空间内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负担。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大企业,根据国际经验,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解决就业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减税能够从根本上壮大中小企业实力,进而推动科技创新和缓解失业,从根本上繁荣实体经济。”吴一平说。

国常会释放减税配套措施

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闭幕。3月20日,按照惯例,国常会对《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任务进行逐项分解,明确分工和责任。

澎湃新闻注意到,从中国政府网发布的会议内容来看,此次两会后的首个国常会在惯例基础上,特地花大篇幅部署减税的具体配套措施。

会议决定,一是进一步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将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并把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增加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对主营业务为邮政、电信、现代服务和生活服务业的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政策实施期限暂定截至2021年底。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对政策实施后纳税人新增的留抵税额,按有关规定予以退还。三是相应调整部分货物服务出口退税率、购进农产品适用的扣除率等。同时,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和困难县市倾斜。

“总理在记者会上已经说了,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从现在到这个时间节点还不到半个月时间,所以必须得尽快出台正式政策和配套措施,此次国常会体现了减税政策的雷厉风行。” 3月20日,施正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分析指出,此次国常会应当说是“闻鸡起舞”,专门研究落实减税政策,体现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取信于民的决心。

从具体配套措施来看,施正文注意到,此次国常会中提到的“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是首次对外公布的优惠政策措施。“增值税的加计抵扣,之前是没有的,加计就是从减少税基方面实施的一个优惠、激励政策。”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等内容,在此次国常会上进行了明确。比如,进一步明确了将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并把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支付的进项税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

施正文对此解读说,“旅客运输服务以前是不准抵扣的,企业外购旅客运输服务时,它要再支付费用,实际上这是企业的成本,这里面含了增值税,如果不能抵扣,那显然是企业的一个负担,这也不符合增值税的原理。”

“不动产抵扣则是2016年全面营改增以后才允许的,但当时考虑到财政承受能力,分两年抵扣,这样扩大了财政的可承载空间。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经过了较长的过渡期,征管条件也已经具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情况下,允许一次性抵扣也是一个减税的举措,这也符合增值税充分抵扣的原理。”施正文认为,针对不动产抵扣的政策完善,也是借助此次大规模减税降费的东风和契机作出的适时调整。

吴一平则认为,减税不仅是应对目前经济下行的有效政策,更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这一政策的推行非常及时,有利缓解目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减税考验财税治理水平

除了释放减税的配套具体措施,此次国常会还明确了发挥减税政策对改善民生和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支持作用。

会议决定,一是延续2018年执行到期的对公共租赁住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国产抗艾滋病病毒药品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从今年1月1日至2022年底,对企业用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扶贫捐赠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三是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底,对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减少贫困人口和防治污染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两大任务,贫困人口增加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环境恶化会降低人们的健康水平,不利人力资本的积累。”吴一平告诉澎湃新闻,大力度对扶贫和污染防治企业减税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激励它们更好的为我国的扶贫和污染防治事业贡献力量,也是自觉实践新发展理念。

施正文则指出,这体现了国家的财税政策也要为三大攻坚战服务,为重点工作服务,为国家的重大政策服务。

“政府的职责就是要创造一个公平优良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他解释说,在现行经济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在发展当中遇到瓶颈和困难,其中突出的方面就表现在税费负担重。因此,要激发企业活力,政府必须要下决心和企业共度难关。政府要保民生,稳就业,稳增长,财政政策就要加力提效,既要逆周期调节稳增长,也要兼顾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中国经济能够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如何让减税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施正文认为,首先要在政策层面进行科学设计,注重政策的整体性、配套性和科学性。“我们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存在碎片化和短期效应等问题,但造成实施的效果不佳,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减税的政策设计当中存在问题,这本身也在考验我们的政策制定水平,考验政府的财税治理能力。”

施正文建议,要尽快创造条件,下决心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率的档次过多以后,税制会更加复杂,税制复杂以后,对纳税人的遵从,对税务机关的执法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扭曲企业经济决策行为,也容易产生税务争议,不仅会降低减税的效果,其繁琐本身也是个不小的税收之外的负担。”

此外,他还表示,要高度重视减税政策的实施、评估和监督,税务机关要不折不扣执行减税政策,不得在执行当中再附加一些限制条件。对于企业在享受减税政策中提出的疑问,财税部门要给予及时解答,提供好服务。要建立督查问责机制,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