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代著名导演胡茨耶夫去世,享年93岁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2019-03-21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据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苏联时代的著名导演马列·胡茨耶夫(Marlen Khutsiev)于3月19日在莫斯科波特金医院去世,享年93岁。

胡茨耶夫1925年10月4日出生在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父亲是当地政府官员,母亲则是出身名门的电影女演员,而他的名字“马列”,则来自于马克思与列宁的组合,这是当时的苏联相当流行的一个名字。

1937年,胡茨耶夫12岁的时候,父亲被处死刑,但这并未影响到他进莫斯科电影学院攻读导演专业。1952年毕业之后,胡茨耶夫被分配进敖德萨电影制片厂工作。

上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迎来所谓的赫鲁晓夫解冻期,斯大林时期的文艺管制被解除,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发表小说《解冻》,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在电影领域也出现了包括《雁南飞》、《伊万的童年》、《士兵之歌》在内的不少有别以往苏联电影的作品。胡茨耶夫恰巧赶上了好时候。

1953年,他与来自基辅的大学同学菲利克斯·米洛纳(Feliks Mironer)合写的剧本《滨河街之春》(Spring on Zarechnaya Street)获得了敖德萨电影制片厂的认可。故事讲述师范生塔季亚娜被分配去偏远小镇执教,在工人夜校上课过程中与风流潇洒的青年工人萨沙之间所产生的一段暧昧感情。1956年11月,由他俩联合执导完成的影片在全国公映,完全有别于以往苏联电影的全新风格,充满诗意的镜头语言和青春气息,迅速俘获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心,全国观影人次超过三千万。

胡茨耶夫的第二部作品是1959年上映的《两个费奥多尔》(Two Fyodors),影片讲述了二战后复原回乡的老兵费奥多尔收养了一个同样名为费奥多尔的孤儿,但在他结婚之后,这对养父子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剧烈冲突。

然而,胡茨耶夫在六十年代遇到了麻烦。1963年完成的《伊立奇哨卡》(Bastions of Il’ich)尚未正式公映,就遭遇了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强烈批评,不得不从头到底重新剪过。1965年,影片更名为《那年我二十岁》(I Am Twenty)后正式上映,但仍被媒体好一通口诛笔伐;而胡茨耶夫拍摄的原始版本的《伊立奇的哨卡》,则要一直等到1988年的戈尔巴乔夫新政时期,才最终得以和观众见面。

同样,他的极具法国电影新浪潮氛围的作品《七月雨》(July Rain),也因为不甚明晰的电影主题,没能获得媒体的善待。不久之后,苏联大地重新“冰冻”,胡茨耶夫也渐渐淡出影坛,除拍摄了几部电视纪录片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莫斯科电影学院内任教。

1992年,胡茨耶夫曾凭作品《无限》(Infinite)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旨在表彰探索精神的阿尔弗雷德·鲍尔奖,而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名为《夜未至》(Not Yet Evening),据说已经完成主要拍摄工作,但并未公映。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