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以王中秀“冷板凳”研究为例,再读黄宾虹

宗禾
2019-03-18 11:49
来源:澎湃新闻

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承办的“神州国光: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展”暨“黄宾虹与近现代美术文献发掘、整理和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天(2019年3月18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

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为史上首次大规模、成体系地再现黄宾虹朋友的书信以及黄宾虹研究者的信件往来,重构美术史学术研究脉络,展览也第一次全面展示了去年辞世的学者王中秀先生数十年以“冷板凳精神”对黄宾虹研究的缘起以及他在黄宾虹艺术文献和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由浙江省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收藏的黄宾虹山水画作首次联合展出。

展览现场
开幕式现场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知名学者、原上海书画出版社资深编辑王中秀先生(1940-2018),主笔编撰或编辑的《黄宾虹年谱》《黄宾虹谈艺书信集》《黄宾虹画传》《黄宾虹文集》《王一亭年谱长编》《曾熙年谱长编》《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等著作和书籍,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者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石。在其生前,经艺术史学者洪再新教授牵线,王中秀先生将其毕生整理搜集的黄宾虹研究文献资料,包括历史影像、翻印的档案文献,摘抄的读报笔记,手稿及出版清样,以及王中秀先生与宾翁故人间的信札、部分未公开的宾翁书信,王中秀先生个人收藏的古代与近现代书画作品和他个人创作的部分绘画作品慷慨捐赠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以期助益于同道与后学。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坚说,2018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着手进行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整理工作,文献整理工作团队历时数月,初步完成了文献的分类、编目和部分内容的识读,在南山校区图书馆为这批特藏设立“王中秀藏黄宾虹研究文献库”,作为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整理工作的一项成果,“神州国光——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展”旨在展示王中秀先生的黄宾虹研究的缘起以及他在黄宾虹艺术文献和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与此同时,展览也专设了一个黄宾虹绘画原作的展区,以期与艺术文献相得益彰。

叶恭绰与黄宾虹书(王中秀捐赠)
黄宾虹
王中秀

回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画复活运动”让中国画获得了短暂的中兴,从而造就了一个生于世纪末的新生代画家的庞大群体。这类盛行于当年关于中西画学正在“合二为一”的思想,也使黄宾虹探索中国画新生的努力找到突破口。

黄宾虹一方面坚持对传统绘画的探索,认为,“融合” 一旦失去中国文化传统的支撑,很容易滑入失去民族自我的泥淖和艺术殖民的怪圈而难以取得后续的支援;另一方面,他也极为关注西方绘画的发展与动态,除了与傅雷等留洋同道有书信往来外,也与国外艺者有直接交流。

展览现场展出的王中秀与同道往来书信

黄宾虹先生在画学、画史与画论领域成就卓然, 在古文字学、文物考据等学科同样声名卓著, 堪称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和史论研究之翘楚。王中秀先生认为, 近代中国画坛深陷东渐而来的世界艺术潮流的旋涡, 黄宾虹身处于斯, 持续思索着沟通中西的艺术之道,逐渐铺就了一条具有国际视野、而以中国艺术与文化传统为本位的现代国画创作实践和史论研究的路径。身为学者型艺术家, 黄宾虹以发扬国光为己任, 以笔墨语言的内在变革为契机, 倡导画学中兴以强固中华民族之精神, 为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开拓出一片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疆域。

王中秀手稿

此次展览为史上首次大规模、成体系地再现黄宾虹朋友的书信以及黄宾虹研究者的信件往来,重构美术史学术研究脉络。

王中秀的研究文献,其中包括部分宾翁与其亲属、学生、朋友、同道往来书信,王中秀与同行交流黄宾虹研究的往来书信,这些书信都真实地呈现了艺者与学人探寻艺术真谛、追求学术理想的可贵精神。此外,展览还呈现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材料,如1935年-1937年间黄宾虹为故宫书画作鉴定的手稿《故宫审画录》复印件和王中秀释读稿,以及王中秀所发现的黄宾虹早期以“予向”为笔名在旧报刊上发表的讨论中西方美术认识的文章。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数百封关于黄宾虹研究的通信信封陈列于展墙之上,呈现了王中秀先生对黄宾虹研究的广阔与深度。

王中秀数十年的好友谢春彦是知名艺术评论家与画家,他对澎湃新闻说,他与王中秀是中学同学:“王中秀去年意外辞世后很悲痛,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低调的学者,他长期从事黄宾虹先生的资料整理与研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就,他所撰写的《黄宾虹画传》曾邀我写序,他对黄宾虹先生的研究是因为深切了解与懂得黄宾虹的意义,他去年把几十箱研究资料捐给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他的学术研究让人感动。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一展览也体现了对真正学人的尊重与敬意。”

 

王中秀与同道往来书信(其中部分为黄宾虹在世学生及晚辈来信)
黄宾虹《故宫审画录》手稿复印件及王中秀释读手稿与清样
黄宾虹在《新北京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署名“予向”。

黄宾虹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作时期文献资料,黄宾虹先生与中国美术学院结缘已久。1948 年, 先生曾受聘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中国画教授;新中国成立之后,续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 直至 1955 年逝世于杭州。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体量算不上大,只有两个厅,均位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一方一圆,一厅表现黄宾虹之“艺理”,一厅表现王中秀研究黄宾虹之“学事”,互为补充,将分别呈现王中秀的研究文献、黄宾虹在中国美术学院工作时期文献资料等,中国美术学院及浙江省博物馆藏的多幅黄宾虹精品画作也同时亮相。

展览中黄宾虹作品

展览虽规模小,但亮点极多。首先是二十余幅黄宾虹晚期原作,艺术价值极高,而且为了让观众更好理解这些看起来似乎并不那么“美”的作品,策划者专门“借”来傅雷“导览”。傅雷曾专门写过一篇对话式文章《观画答客问》,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黄宾虹的绘画,透彻地论述了诸如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具象与抽象等艺术问题,令人醍醐灌顶。本次展览中,这些文字将以“一答一问一幅画”的模式陈列在作品旁,激发观众对宾翁、对绘画、对艺术的无限思考。

此外,这不仅是“文献展”,更是如何使用文献的展览。展览将通过王中秀先生研究黄宾虹留下的大量的手稿、抄本、清样,具体呈现王中秀先生研究黄宾虹的多种方法,这对于在校学生和青年学者而言,具有实际的学习意义。

黄宾虹 赠史岩山水画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与此同时,“黄宾虹与近现代美术文献发掘、整理和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3月18日下午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这既是一次真切的当下人们理解黄宾虹的成果汇总,更可能是产生新可能的土地。一方面在于参与者的庞大与多元。看名单:(按发言顺序)张坚、洪再新、潘耀昌、陈瑞林、任道斌、骆坚群、白砥、张捷、殷双喜、魏祥奇、肖笛、顾村言、徐翎、后藤亮子、黎丽明、张鹏、黄大德、卫其志(J Keith Wilson)、蔡涛、蔡涛、王曼隽、张素琪、孔令伟、尤莉(Juliane Noth)、彭飞、陈蓓、盛葳、陈瑞林、谢春彦、罗清奇(Claire Roberts)、徐鼎一、冯春术、钟含泱,这批本次研讨会的发言者名单,基本囊括当下伫立黄老研究前线人士,既有艺术史者、博物馆研究者,也有因喜爱而孜孜不倦深入者,国内国外兼顾。另一方面,不同维度与层级的演讲主题更使人对这场持续3天的研讨会充满期待。

研讨会日程
附:展览前言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知名学者、原上海书画出版社资深编辑王中秀先生,自1994年整理编辑浙江省博物馆藏黄宾虹捐赠艺术文献始,遍读近现代报刊档案、走访宾翁遗属门生、故人旧友,寻觅书信、手札等遗稿文存,建立了以即时报道和可考史料为基础的黄宾虹艺术文献库,同时,以黄宾虹为中心,由点及面地对中国近现代画家群体作了全面梳理和考证。由王中秀先生主笔编撰或编辑的《黄宾虹年谱》、《黄宾虹谈艺书信集》、《黄宾虹画传》、《黄宾虹文集》、《王一亭年谱长编》、《曾熙年谱长编》、《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等著作和书籍,成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者“绕不开”的案头书。王中秀先生于2018年11月28日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78岁。

黄宾虹作品

2017年11月,经美国普吉湾大学艺术史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洪再新先生牵线,王中秀先生将其毕生所集黄宾虹研究资料悉数慷慨赠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以期助益于同道与后学。这批捐赠中,不仅有大量近现代美术研究参考书和画册图录,历史影像、翻印的档案文献,摘抄的读报笔记,手稿及出版清样,还有王中秀先生与宾翁故人间的信札、部分未公开的宾翁书信,以及王中秀先生个人收藏的古代与近现代书画作品和他个人创作的绘画作品。

2018年3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着手进行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整理工作,文献整理工作团队历时数月,初步完成了文献的分类、编目和部分内容的识读,在南山校区图书馆为这批特藏设立“王中秀藏黄宾虹研究文献库”,以期推进中国美术学院近现代美术文献资源的建设、整理和研究,同时,也为当下的国画、书法和美术史论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辅助。

展览现场

作为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整理工作的一项成果,“神州国光——王中秀藏黄宾虹艺术文献展”旨在展示王中秀先生的黄宾虹研究的缘起以及他在黄宾虹艺术文献和史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与此同时,展览也专设了一个黄宾虹绘画原作的展区,以期与艺术文献相得益彰。

王中秀先生是一位谦虚、朴实和执着的人,与他交谈,听他讲论黄宾虹的旧事,总是能感受到他眼睛里的那股诚挚的光芒,这种光芒在他临终之前,也仍旧保持着让人惊颤的纯亮和坚韧。他是一位都市的精神废墟里的拾荒者,最终以平凡之举,写就了一个不平凡的现代英雄的传奇,这个传奇既是黄宾虹的,也是王中秀先生自己的!(文/张坚)

展览海报
    责任编辑:钱雪儿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