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商圈业态特点:首店与夜经济发达的文商旅融合街区
·淮海中路商圈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文旅与商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还可以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对本地居民产生持续的吸引力。
·首店经济和夜经济是淮海中路商圈的显著特色,是商圈年轻力的来源,但人群聚集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
·不同于南京东路等同样位于市中心的商圈,淮海中路沿街依然有很多居民区,商居混合模式保留了在地文化特色,留住了烟火气,也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
2024年4月, 《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发布,提出“一圈一策”,其中,淮海中路商圈围绕“更人文、更未来、更融合”三大主题,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雅时尚”商业街区。
与其他7个商圈相比,淮海中路商圈的特色和优势在哪?2025年4-5月,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在对淮海中路商圈的综合体、沿街店铺、支马路整体摸排的基础上,结合黄浦区商务委、淮海中路街道、瑞金二路街道的介绍,总结淮海中路商圈在商业业态、街区联动、 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特色。
商业业态:首店经济与夜经济聚集的年轻力
以南北高架为界,淮海中路东西两端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风格特色。从街区风貌来看,高架以东的商业体, 商场与上盖的写字楼以独栋建筑的形式排列。高架以西属于衡复风貌保护区,建筑有历史特色,一楼为街铺, 上层和街内仍有居民居住,形成商居混合的模式。


5月29日,站在南北高架天桥看淮海中路东西两侧,上图为东侧,下图为西侧。 本文图片除特殊说明外,均为戴媛媛 摄
从业态的特色来看,据瑞金二路街道副主任刘琪介绍,高架以西的商业氛围更加接地气, 更有烟火气。 研究员多次走访发现,高架以西的淮海中路经常可见居民排队购买老字号,潮流青年坐在马扎上排队打卡首店,思南路等支马路沿街的小餐馆午间坐满上班族。

5月7日中午,老字号商铺老人和窗口,排队购买卤味熟食的中老年居民。

5月29日工作日下午,HAUS NOWHERE首店门口,坐在马扎上排队打卡的年轻人。
从整体来看,淮海中路商圈形成了首店经济、夜经济双聚集高地。
试看结束
打开APP并订阅澎湃城市报告解锁完整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