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溺爱:为什么要和孩子谈钱

罗恩·利伯
2019-02-22 12:25
来源:《反溺爱》

【编者按】

刚刚过完的农历新年,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你们都怎么处理了?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孩子们小小年纪就会接触钱、成为家庭宠爱和物质供养的中心已成为事实。但是我们还要延续上一辈见到压岁钱就没收、从小让孩子远离金钱的做法吗?《反溺爱》一书的作者罗恩·利伯试图纠正一个认知偏差:家长以为钱最容易成为宠坏孩子的帮凶,同时又困惑如何教孩子花钱,也多少回避与孩子谈钱——但其实钱是中性的,作者认为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本文摘编自该书,由澎湃新闻经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

2011年年中的某一周,我同时了解到两对父母的故事,他们都因为金钱问题而感到不自在与烦恼。当时全美国都在讨论贫富不均的问题,比如:谁有钱?有多少钱?为什么有钱?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加入了这场有关贫富不均的讨论,或是这些讨论会引起多少关注。但是,当一群好奇的初、高中生看到新闻,对父母提出许多疑问时,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却往往变得紧张起来。

“我们家有钱吗?我们怎么知道谁有钱?你为什么要选择现在的工作,而不是其他更好的工作?那样我们就可以住更好的房子、到更好的地方度假!”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这些问题。

谈钱不是问题,不谈才是问题

其实,在听到这两对父母的烦心事的前一年,我就已经开始搜集各年龄层孩子提出的与金钱有关的刁钻问题。只要听到一个好问题,我就会发布到《纽约时报》的网站上。

为什么那个人在等红灯的时候跟我们要钱?

为什么我们不把多余的房子送给没房子的人?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两栋房子?

妈妈赚的钱比爸爸少吗?

我们穷吗?

穿不起好衣服的人是不是很懒惰?

如果你失业的话,我们是不是就没钱花了?

针对每个问题,我会先贴出一个答案,再请读者帮忙提供其他更好的答案。我9岁的女儿同样问了几个问题,我都试着给出答案。

和我联络的这两对父母已经关注我网站上的讨论好一阵子了。他们向我发出邀请,问我愿不愿意到孩子的学校为家长演讲,让父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谈论有关钱的问题。此外,他们也提醒我:“家境比一般人好的家庭,已经开始觉得自己被妖魔化了;而家境不好的家庭,则会觉得有钱人很爱在大家面前炫富。”他们向我委婉提议,用不会让现场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的方式讨论金钱的问题。

我马上接受了他们的邀请。在家庭教育或金钱方面,如今已经没有多少新的挑战,但父母如何与孩子谈钱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说它“新”,有几个原因。

过去几十年来,有许多学者一头扎进行为经济学的领域。如果读过《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就会知道行为经济学在谈什么。简单来说,行为经济学家认为,大到政府施政,小到个人行为,人类的偏好与情绪都会对经济决策造成深远影响。

我们在任何时刻,对金钱所做的任何决定,以及所得多寡,都会伴随大量的情绪。例如,我们对买得起的东西,通常会感到自豪、喜悦与兴奋;反之,则会感到困扰、羞愧、尴尬与羡慕。每个月特别留心信用卡或借记卡消费明细的人,应该都曾感受过这些复杂的情绪。根据我在《华尔街日报》与《纽约时报》做理财专栏作家的10年经验来看,挑选合适的共同基金或贷款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认清与控制这些情绪。毕竟,情绪会让我们做出不当的行为和糟糕的决定。

我知道我能帮助这些家长,为他们提供几条关于零用钱与青少年消费的处事原则,但任何与金钱有关的话题,都必须考虑到情绪因素。只要扯上钱,无论花钱的是自己还是身边其他人,几乎都会让人产生复杂的情绪。大家一提到钱,就无法保持客观公正,与自己的孩子谈钱,肯定也无法保持冷静与理性。在纠结的情绪下,父母通常很难跟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与金钱有关的话题。

对所有家庭来说,无论处于何种社会经济地位,金钱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富裕的父母拥有的金钱,比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要多得多,他们几乎每天都要为孩子设定消费限制。因此,他们决定要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钱或是何时停止在他们身上花钱,更多地取决于情绪因素,而非财务上的考虑。至于中产家庭或工薪阶层的父母,在尽可能满足孩子衣食无忧的同时,通常会对日常开销精打细算。如果孩子提出“为什么家里没有更多钱”这种近似控诉的问题,父母难免会百感交集。

不谈钱,就不会用钱

怎样和孩子谈钱是一项全新的重大挑战,不但现在会对孩子有所影响,而且在未来会继续影响着他们。钱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来自社交媒体,对初、高中生来说,这通常是引发羡慕的来源。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在微调自己的人格,总会在半公开的场合呈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他们经常会描述谁拥有什么东西、谁跟谁在其他人负担不起或没受邀的场合做了什么很酷的事。即使父母想做些什么,也很难与孩子频繁接触社交媒体后所产生的渴望对抗。

这些孩子将要缴纳的大学学费,也是我们年轻时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美国一流州立大学的教育费用,从10万美元起步,有的甚至高达25万美元。即使对负担得起的家庭来说,这仍是一笔惊人的开销,那些没什么积蓄的家庭就更是想都不敢想。有些孩子会选择住在家里,或是先就读于社区大学以减少开支;有些孩子会凭借个人成绩或家庭收入,获得领取财务补助的资格。当然,富裕的家庭可能不会获得这些补助。那些每年无法拿出足够学费的家庭,通常会让孩子决定是否要申请助学贷款,否则他们根本负担不起。

一般来说,父母不会阻止孩子借钱念大学,理由很简单:没有人想放弃让孩子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但问题在于:最后决定是否要承担数万美元贷款的人,是年仅十几岁的孩子。弄清自己要为大学教育花多少钱,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重要的财务决策,但父母经常把这件事的决定权交给一个17岁的孩子,而这孩子却从没买过比自行车还贵的东西。

再说,孩子大学毕业后要进入的世界,已不同于前两代人所进入的世界。在美国,医保费用与退休金主要是由雇员而非雇主承担。把风险与经济责任从雇主移转到雇员身上,这种政策调整已实施多年,现在已基本完成。这意味着,即使孩子最后能够获得的社会福利少得可怜,他们进入社会刚领薪水时,还是得每月花好几百美元,支付政府规定的医保费用以及必须要缴纳的退休储蓄金。

对一毕业就背负着助学贷款的人来说,每个月还要多花好几百美元偿还贷款。虽然美国联邦政府针对低收入者推出了减免助学贷款与医保费用的政策,但以社会新人的起薪水准来看,缴纳退休储蓄金还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孩子无法在二十几岁时多存点钱,他们到了六七十岁时就必须多工作几年。

这种现象让人生出现了一种紧迫感:孩子必须在二十几岁时存到钱,或者不要在退休储蓄金或房屋首付金额上落后其他人太多,才能避免老了还得继续工作或租房子的下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必须知道如何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存钱,而且还要养成持续存钱的习惯。在这些让孩子困惑的人生抉择里,挑选对的大学只是第一步,在那之后,他们还要挑选正确的退休方案以及适合的保险,等等。除此之外,他们也必须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与众人提供的各种意见中做出抉择。事实上,多数理财顾问并不会把孩子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而等到孩子二十几岁时,我们可能也无法一直帮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

所以,我们必须在那天来临之前,就教给孩子关于金钱的所有智慧,让他们懂得精打细算,准备好迎接成年人的生活。如果家长没有教给孩子这些就让他们自己去打理一切,想想还真是可怕。

对邀请我去做演讲的那些父母来说,他们在预见孩子的未来时,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他们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会沦落到社会底层。

钱很重要,谈钱更重要

向我寻求帮助的这些家长无法确定问题在哪里,但已经准备好讨论这些问题了。探讨金钱问题至关重要,而且也很基本,不过许多家庭与严谨的团体一提到钱多半还是会保持沉默。多数“月光族”父母基于生活需要,会主动和孩子讨论日常开销,但更多的父母,除了基本生活所需,明明有能力负担孩子想要的其他东西,却选择完全避谈钱的话题。

家长保持沉默,通常有几个理由,但有一个可以马上排除:害怕经常讨论金钱会培养出贪婪的孩子。主管经济教育委员会的娜恩·J.莫里森(NanJ.Morrison)对这个常见的误解给出了最好的解释。她表示,家长不应该认为太多关于金钱的对话会破坏孩子的价值观。这种误解会令人感觉,钱好像是肮脏的,而不是日常生活必需的。

害怕和孩子谈钱,不只是错误的观念,也很不实际。因为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通常可以看穿家长沉默的理由,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把钱这件事当成家里的秘密,最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扰。事实上,邀请我去学校演讲的家长,虽然有些不自在,但是确实想公开讨论一下这件重要的事。而我也明白,这些家长的收入差异很大,对金钱的感觉也多种多样。那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我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们都害怕养出被宠坏了的孩子。

不想宠坏孩子,就要好好谈钱

我问过身边每个当父母的人:“你觉得别人在描述自己的孩子时,最糟糕的词是什么?”意外的是,很多人马上就会说出“宠坏”这个词。我也经常听到“刻薄”“残忍”“种族歧视”“暴力”等词,但是都不如“宠坏”出现的次数多。和“刻薄”“愚笨”“平庸”不一样,“宠坏”代表家长的行为影响到了孩子的人格发展。因为,孩子是被谁宠坏的呢?就是家长呀!无论多么好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小时候还是会乱叫、乱丢东西或是对小动物残忍。但孩子绝对不是一生下来就被宠坏了的,他们刚出生时,都是天真无邪的小婴儿。所以,宠坏绝对是家长造成的。

如果宠坏是家长最想避免或最想解决的教养问题,那宠坏的反义词是什么呢?虽然一时间很难想到,但遇到没被宠坏的孩子时,我们马上就会知道这个孩子是好的,也能在心里举出一两个形容孩子没被宠坏的词的例子。但我想要更客观的解释,所以根据詹姆斯·A.福格蒂(JamesA.Fogarty)的著作整理出一个定义。为了帮助临床心理学同行与其他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他在全美各地奔走多年,持续举办有关宠溺子女问题的教育研讨会。

被宠坏的孩子有四个主要共通点,但不一定同时出现。它们分别为:很少分担家务或其他责任、没有太多行为与作息规范、父母或其他人给予了他们很多关注与协助、拥有很多个人物品。1998年有一篇学术文章,针对在孩提时受到溺爱的成人进行了调查。文中提到,由于父母的溺爱会妨碍孩子正常发展,因此应把父母的溺爱视为儿童忽视问题。

事实上,宠坏一个孩子根本花不了多少钱。在被宠坏孩子的共通点中,前三点不用花半毛钱,就连第四点,即使家里不太有钱,但如果有很多亲戚溺爱这个孩子,孩子也可能拥有很多个人物品。现在的孩子几乎都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就连身为中产阶层与工薪阶层的父母,也担心孩子会信奉物质主义,误以为一切都是他应得的。

如果我们想制订一个不宠坏孩子的15年行动计划,就必须在开始时明确与宠坏对应的词到底是什么。英文中的“宠坏”(spoiled)一词没有可以参考的反义词,在用来为孩子贴标签以前,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腐烂、变质的肉。没有腐烂的肉,就是新鲜的。但要用来形容一个完美的孩子,“新鲜”肯定不会是大家心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个共通点,我另外整理出一系列与“宠坏”的反面最接近的品质,将这些有关价值观、美德与品性的品质加起来,就能定义出一个务实又正派的孩子,也是每位父母最想培养出来的孩子。无论是好奇、耐心、慷慨还是有毅力,我发现每个特质都可以用金钱观来培养。而我搜集的那些让家长哑口无言的、越来越多的刁钻问题,答案也都和这些物质有关。比如:“如果你不能快点找到工作,我们就要搬家了吗?”“为什么叔叔和婶婶住的房子那么大?”

我们不该认为谈钱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或谈钱是不礼貌、不恰当的。为了培养出正直、善良的孩子,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敞开心胸畅谈这些话题。

谈钱就是谈价值观

我们期许他们比我们更会管理金钱,也会给他们必要的工具,让他们避开至今仍困扰着许多成年人的财务陷阱。我想强调的是,金钱是中立的,而且还能作为教育的工具,哪怕只是1美元,如果家长使用得当,也可以给孩子灌输我们希望他们秉持的价值观。好奇、耐心、节俭、节制、慷慨、毅力、拥有自己的观点,这些品质并不专属于任何地区、种族或宗教,只要家长好好指导,每个孩子都能培养出这些品质。少部分孩子已经准备好应对自己的财务生活,但大部分孩子还不清楚自己长大后会有多少财富。我们要留意的是,无论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如何变化,他的金钱观都不会改变。

从孩子坐婴儿车开始,直到上大学为止,以下这些都是家长面对孩子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做些什么?“想要”和“需要”的界限在哪里?多少钱算太多?多少钱才够?

我会不时提醒家长:孩子通常是因为好奇才提出这些问题的。他们的问题多半都很敏感,但最圆满的答案却不见得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孩子。如何能够既不说谎又能满足孩子对信息的渴望,而这些信息可能是有关父母赚多少钱、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拥有更多东西等问题的根源所在。

我希望帮助大家认识到:每个有关金钱的问题都与价值观有关:零用钱与耐心有关;捐献与慷慨有关;工作与毅力有关;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妥协或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节俭及精明有关。把这些问题都谈过一遍,对培养孩子的洞察力也很有帮助。孩子会知道,自己家为什么比大多数人富有,或为什么无法比同龄人拥有更多。只要对拥有的事物心怀感恩、愿意与别人分享、在让自己最快乐的事物上理智消费,不管孩子比别人拥有得多还是少,都不需要感到羞愧。这对孩子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一样。

《反溺爱》,[美]罗恩·利伯著,林丽雪译,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3月。
    责任编辑:方晓燕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