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开卖早午餐,你会为此买单吗

刘嘉郦
2019-02-23 09:24
来源:澎湃新闻

日前,星巴克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设了全新甄选门店,星巴克甄选咖啡•焙烤坊。和之前的甄选门店不同,这家新开业的店铺不仅提供咖啡,同时还提供现做食物和鸡尾酒,试图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多个社交场景。有意思的是,主打精品咖啡的Greybox Coffee最近也开始了全新的试水,新开门店Greybox Coffee&Kitchen推出了多款不同风格的早午餐产品,试图提供一种全新的消费业态。此时问题来了,消费者会愿意为此买单吗?

设计与食物 是否能成为吸引点

星巴克全新开业的这家甄选咖啡•焙烤坊选址白领及游客众多的徐家汇商圈,整体设计风格相当简约,以棕咖色为主的店内装修搭配经过设计的灯光,营造出了沉稳而不失活力的感觉。和之前的店铺不同,这家星巴克为消费者提供各种面包、现烤披萨、现做沙拉、餐前小食、甜品和鸡尾酒,覆盖早餐、早午餐、轻食午餐、下午茶和餐前小酌时光,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在这里吃上一顿晚饭。星巴克强调,其在该店铺内所呈现的焙烤食物均来自意大利高端焙烤品牌Princi焙意之,同时也表示希望借此能够为“中国顾客打造和提升第三空间的体验”,用一种全新的模式为顾客提供全新体验。

星巴克甄选咖啡•焙烤坊选址港汇恒隆广场,整体设计简洁大方,同时提供覆盖各个时段的餐食。

与此相似的Greybox Coffee&Kitchen则选址在上海世纪公园附近,虽说附近并没有像恒隆广场那样有着众多的商务客人,但一旦到了周末,走休闲路线的目标消费者的数量则会变多。Greybox的这间店在设计风格上更多地加入了原木色系及灰色系的运用,走的是简约并带有少许性冷淡风格。店内提供超过30种餐食和甜品,并将主打产品设定为早午餐。有意思的是,Greybox Coffee Kitchen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精品咖啡佐餐理念,而这一点,在星巴克的新店介绍中也被提及了。

Greybox Coffee Kitchen的整体设计走的是简约和性冷淡风,原木色系和灰色系的运用使其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咖啡店的特点。

无论从店铺设计还是从餐食设计来说,这两家店走的都是精致小资路线,也颇有成为网红店的潜质,尤其是对于想要在社交网络上赢得点赞的人来说,无疑是个优质之选,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似乎吸引力并不那么大。

在徐家汇商圈工作的钟先生表示,自己不会在周末的时候特地回到徐家汇来吃一顿早午餐,“虽然我住的离徐家汇并不远,但是上海提供早午餐的餐厅非常多,并没有必要特地跑去星巴克的新店。”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是约客户吃早午餐的话,可能会选择在星巴克,“环境比较轻松,而且相对更有标志性一些,简单的商务沟通其实不用选特别正式的场合,在这种轻松的环境里谈一下正好。”

餐前小酌的概念如今在欧美相当流行,在国内市场,也有不少消费者对此概念十分感兴趣。

“午餐的话,徐家汇的选择还是很多的,星巴克的餐点设置对我来说吸引力不是很足,”同样在徐家汇商圈工作的苗先生表示,“如果吃披萨可以去马上诺,沙拉的话可以选新元素,但是餐前小酌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挺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在等朋友下班或者吃饭,拿号等位置的时候可以来这里喝一杯,吃点小食垫垫饥。”

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或许都是想要抓住消费者

咖啡店卖餐食这件事,其实之前在国内市场早已有先例可循。早起开到国内市场来的诸多咖啡连锁店,譬如太平洋咖啡等,其实都有供应餐食。这些咖啡店供应餐食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因为单纯卖咖啡的翻台率太低,而餐食销售产生的盈利能够拉高单店收入,又或者本地消费者对于咖啡的消费习惯尚未养成,或者本身对于咖啡的兴趣度并不高,餐食销售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兴趣,促使其形成“去咖啡店”的习惯,但即便如此,这些咖啡店在一线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也并不如人意,甚至已经在市场竞争中离开了白领聚集的核心区域。

星巴克则不同,其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使用的便是和海外门店同样的销售方式——顾客上门,直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咖啡,之后迅速带走或者在店内稍作停留,整体流转速度比之前提供餐食的咖啡店要快得多,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咖啡市场已经开始有了雏形,消费者亦逐渐养成了将咖啡当成日常饮品的习惯,使得咖啡给人的整体感觉变得亲民了不少,再也不是需要诚惶诚恐地仔细对待的“尊贵”象征了。

海外人士及留学人士的大量回归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者理念及习惯。买上一杯咖啡,之后借助咖啡店提供的座位及网络在店内完成工作是非常常见的做法,这一独特的空间被称为“第三空间”,即除了办公室和家以外的另一个空间,比之办公室更轻松,比之家则要更正式一些。第三空间概念的提出让不少选址出色、空间设计有风格的咖啡店扎扎实实地又吸引到了一波消费者,作为业内领头羊的星巴克自然也受惠其中,“约了在星巴克谈点事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不少商务人士的口头语。

但此时的星巴克所要面临的局面已经和当初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咖啡连锁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大家所采用的营销方式和推广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重合,消费者被分流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实,如何才能留住消费者?要么从产品上着手,要么引入更多消费模式,去拓展更多可能。

星巴克的做法是双管齐下,一边是不断推陈出新,一边则是拓展出更多全新理念。之前在上海兴业太古汇开业的臻选烘焙工坊就是一例。不停运转的烘豆机、各种全新的鸡尾酒和特调茶等都刺激着消费者求新求变的神经,也从一个侧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开阔而多座位设计的店铺则出色地完成了“第三空间”的任务,既留住了消费者,同时也开拓了更多的消费可能——坐着喝咖啡喝久了,那还不得再给自己点些食物吗?

同样的,这样的理念也在港汇广场的甄选咖啡•焙烤坊上有所体现。全新引入的餐前小酌时光概念目标直指两类人群,一是有着海外生活背景的、习惯在晚餐之前就先喝一杯的人,二则是那些不知道如何利用等待时间的人,而对于后者消费潜力的挖掘或许是星巴克更想要做的事情——毕竟,谁抢先培养出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习惯,谁就可能分到最大的那块蛋糕。

    责任编辑:李淑平
    校对:徐亦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