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美国能源政策大转向:绿色浪潮下,油气仍是实力权杖吗?

澎湃新闻记者 刘栋 实习生 潘美竹 张杨
2025-01-23 07:13
来源:澎湃新闻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这标志着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立场转变,特朗普政府曾在2017年做出过类似举动,但该举措在2021年拜登总统上任第一天就被迅速推翻。

毫无疑问,这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重大挫折时刻。美国是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和历史上最大的排放国,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退出《巴黎协定》后,美国将与伊朗、利比亚和也门一同成为全球少有的四个未加入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共识的国家。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仅损害了美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信誉,扰乱了国际气候外交,在全球亟需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时刻发出了不可预测的信号,还停止了对气候融资的重要贡献,使发展中国家得不到缓解和适应气候危机的重要支持。

“这是一个不令人意外的坏消息,不过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夸大这一决定的影响。”前法国气候谈判代表、高级政策顾问保罗·沃特金森(Paul Watkinson )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

“美国不能独自决定世界其他国家做什么。其排放量目前不到全球排放量的14%,而且美国的气候融资按照其GDP的比例一直远低于欧洲国家和其他国家提供的支持。因此,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应取决于美国,而应取决于其他194个缔约方的决定。”沃特金森表示。

在宣布“退群”的同时,特朗普还签署了一系列国内气候能源政策大转向的行政命令:包括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撤销限制最大限度提高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时放弃对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支持。

不过,特朗普宣布这一系列新政之际,正值全球清洁能源创新和部署达到新高之际,2024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到化石燃料的两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也表示,无论有没有美国参与,向清洁能源的转变都会实现。

用化石燃料确保能源优势地位

1月20日,特朗普签署了一封致联合国的信,正式通知联合国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这意味着该信提交一年后的2026年1月20日,退出协议将正式生效。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他刚刚签署的行政令。视觉中国 图

就在一个月前,即将卸任的拜登总统宣布了美国在《巴黎协定》下的新国家自主贡献 (NDC)减排目标。该计划承诺,到2035年美国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所有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1%至66%。

然而,纽约经济研究公司荣鼎咨询的研究发现,如果特朗普撤销拜登的大部分气候政策,那么到2030年美国的排放量可能仅比2005年的水平下降24%至40%。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顾问姚喆告诉澎湃新闻,特朗普再次决定退出《巴黎协定》,这也意味着至少在未来四年,美国联邦政府不需要为此前做出的承诺负责——这既包括拜登政府不久前提交的新NDC,也包括美国此前承诺将提供的国际气候资金支持。

尽管美国可能不再是《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但它仍然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成员。该公约每年都会举办气候谈判,即缔约方大会。今年的缔约方大会将于11月在巴西举行,美国会如何对待将成为未来关注点。已有专家担心,特朗普可能进一步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全球气候治理带来更大影响。

姚喆认为,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更多是特朗普释放出的一个政治信号,国际社会对此也有所准备,其负面影响可控。但不可否认的是,特朗普的国内政策,将极大改变和拖慢美国的能源和低碳产业政策。

“特朗普总统正在让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所有其他协议。美国也不会为国际气候努力(如降低损失和损害)提供任何财政捐助。他希望放松或消除对化石燃料开采和设施的管制限制。我们将停止为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发放任何新许可证。”哥伦比亚大学萨宾气候变化法中心主任迈克尔·杰拉德(Michael Gerrard )对澎湃新闻说。

杰拉德还质疑特朗普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是否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目前还不清楚紧急状态是什么,”杰拉德说,“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他称紧急命令‘主要是表演性的’。”

前总统拜登过去4年来一直试图让美国朝摆脱化石燃料的方向转型。然而,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表示,美国拥有地球上最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将利用这些资源降低价格,再次填补战略储备,并将美国能源出口到世界各地。特朗普还表示要结束拜登政府的绿色新政。

《纽约时报》分析称,这些声明强调了特朗普的世界观:美国因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而被削弱,石油和天然气是力量和权力的象征,而丰富的化石燃料将确保美国能够在与盟友和竞争对手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总监李硕告诉澎湃新闻,特朗普总统上任首日颁布的行政令基本符合预期。接下去特朗普政府会在多大程度上推翻拜登的遗产性政策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看点。同时在中美关系上,美国如何看待中国在清洁能源和清洁技术上的领先趋势以及中美两国围绕电动车问题的博弈,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这些问题上,美国和特朗普政府内部存在不同立场,他的核心幕僚马斯克是电动车的坚定倡导者。然而,特朗普对电动车和清洁能源并不感兴趣,因此特朗普政府内部如何调和这些不同政治利益诉求是一个重要看点。”李硕说。

当地时间2025年1月3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里士满,菲利普斯66公司拥有的76号油罐,位于里士满港。由于美国原油库存减少的报告以及看涨的技术指标,油价在2025年开年时攀升至自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世界应该用继续推进低碳转型回应美国”

对于正在瑞士达沃斯参加年度世界经济论坛的各国领导人和企业首席执行官们来说,特朗普上任伊始的一系列举措无疑令他们心中五味杂陈。

《纽约时报》指出,出席该论坛年会的许多政商界人士都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然而,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既表明其现任政府对全球变暖的漠不关心,也是对达沃斯论坛所倡导的多边主义的谴责。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1日在论坛上表示,特朗普总统的行动不会导致欧洲改变其计划。她表示,“欧洲将坚持下去,继续与所有希望保护自然和阻止全球变暖的国家合作。《巴黎协定》仍然是全人类的最大希望。”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也回应称,中方对美方宣布将要退出《巴黎协定》表示关切,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一以贯之。中方将同各方一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同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

首当其冲的考验将是各方将在未来几周提交的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总体目标不太可能达到所需的高度,但即将上任的 COP30主席国巴西以及联合国秘书长可以利用他们的职责,大力推动更强有力的实施和合作。重要的不仅仅是数字,还有将目标转化为详细政策框架和投资计划的能力。继续推进是对美国决定的最佳回应。”沃特金森说。

联合国副发言人弗洛伦西亚·索托·尼诺20日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尽管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相信,美国各城市、各州和企业将继续展现远见和领导力,努力实现低碳、有弹性的经济增长,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专家预计特朗普将命令联邦机构收回拜登政府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中的任何未动用资金,这是拜登政府关于气候和清洁能源方面最重要的政治遗产。不过在卸任前夕,拜登政府官员争相敲定超过967亿美元的合同,占该法案对清洁能源拨款的84%,这意味着这些资金很难被撤回。

“虽然特朗普不支持气候行动,但他也未必能撤销上届政府所有的相关措施。比如,《通胀削减法案》给予清洁低碳产业的补贴和支持,据测算,已经至少创造了40万个新的就业,而且很多项目位于支持共和党的选区,特朗普很难轻松让这些区域的低碳政策归零。可见,当清洁产业开始创造就业和利润后,就有了内生的韧性,能够一定程度上抵御两党政治的负面影响,这也是特朗普再度上任与8年前的一个重要不同。”姚喆表示。

沃特金森认为,特朗普新政府政策背后的驱动力是他们对美国国家利益和竞争力的狭隘看法——“美国优先”。“廉价化石燃料可能会促进美国工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不会帮助他们在日益增长的清洁和创新领域保持竞争力。即使在美国国内,行业和州一级政策的决定也将继续降低排放量。关键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已大幅下降并将继续下降,而气候影响将继续增长。气候行动仍然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确政策。”他说。

特朗普转向化石燃料的系列政策发生在科学家宣布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之后。科学家们表示,去年,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使全球平均气温首次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这意味着会带来致命热浪、野火、干旱、风暴和物种灭绝的更大风险。

美国NGO组织忧思科学家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朗普总统选择在任期伊始就迎合化石燃料行业及其盟友。他的这一可耻且具有破坏性的决定是一个不祥的预兆,预示着美国人民应该对他及其反科学内阁抱有何种期待。”

就在特朗普上任前不久,1月初,一场罕见的山火席卷了南加州,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事件。而人们发现,这与30多年前美国作家奥克塔维亚·巴特勒(Octavia Butler)的小说《播种者的寓言》(Parable of the Sower)所描述的场景几乎一样。在巴特勒的书中,她还提到了在火灾后一位极右翼的总统上任,并宣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在美国社交平台上,人们流传着她书里的一句话:“你触碰的一切,都会改变你。而你改变的一切,都会改变你。”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