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4:答得不好也没关系丨年度问答盘点

澎湃问吧
2024-12-31 21:0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问吧“年终十问”盘点出炉!

01

无人驾驶会抢走人类司机的饭碗吗?今年,武汉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扩大运营范围、加速商业化落地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

 @chalk: 工业革命时期机械化并未淘汰人类劳动力,未来人工智能会吗?

许怡 中山大学副教授:社会上大部分人的看法,可以归为一种叫“技术决定论”的观点,即某种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社会只能去适应它。我并不否定这个判断,但也想补充另一种观点,即发展怎么样的技术其实是一种社会选择。目前在大力发展的自动化、无人化技术,说明这是我们国家的决策力量所做出的选择——但并不代表其必然性。

历史必然有很多可借鉴的部分,但历史上的技术革新和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同时期的社会大背景各不相同。例如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英国和欧洲的工业化产品是输出到全世界的,所以哪怕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人也不会失业。今天的情况又不一样了,很多工业化的国家可能都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了。这不仅是技术的问题,更是经济的问题。我常引用的一位“未来学家”的话是:“智能机器能否有一天侵蚀一般人的工作,揽去经济运行的大部分工作,这个问题不能从历史中学到,而是要由未来的技术本质来回答。”(马丁·福特)

02

刷不停的短视频,收不完的社媒推送,被人造热搜霸榜“控制”情绪......从口耳相传到信息大爆炸时代,AI算法如何改写了传统新闻业?

 @didipei: 普通人应该如何逃脱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

邓建国 复旦大学教授:“信息茧房”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他担心互联网时代人们只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信息,导致视野狭窄。然而,这一担忧更多是基于对新技术的恐惧和假设(hypothesis),而非实证研究的结论。但因这个概念很符合人们的常识经验,因此常常被引用。“信息茧房”效应是否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很可能因人而异,且效果很可能是长期的、隐蔽的和较难测量的。

普通人如何逃脱其影响,主要还是要具备常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素养(社交媒体、算法和人工智能)。应该指出的是,“信息茧房”并不是在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也并非一定是外部强加的。有人指出,在信息极大丰富和唾手可得的时代,一个人的认知却极为低下,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道德问题。这是有道理的。

03

据国家公务员局,2024国考共有303.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较2020年相比,5年来涨幅超133%。考公热潮下,体制内岗位成了“香饽饽”。

 @代码再敲也看不懂: 比起在一线城市打拼,年轻人回县城当公务员会是个好选择吗?

杨华 武汉大学教授:选择县域报考公务员是一般重点大学、普通二本学校毕业生比较好的选择。在大城市拼搏立足比较困难,到沿海打工996 又难以承受艰苦,返回县域考编是第三条道路,也未尝不可。既可以给县域注入新鲜血液,活跃县域社会;进入体制内,对体制内也是一股重要的有学历、有见识、有思想的巨大力量,对于基层治理和基层干部群体的改善都很有作用。

县城是个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社会资源相对单一,对年轻人来说,在县城考公务员,好处是稳定,有家庭支持,消费不高,有地位,有面子;不好的地方是,各种人情关系会普遍而来,这会有压力,也逼着自己要不断地往上走。

04

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脑机接口到生物科技,从虚拟现实到太空旅游,迅猛发展的新兴科技,潜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婚恋关系、生老病死......

 @chalk: 怎么看待老人正在被高科技抛弃这一现象?

汪诘 科普作家:科技产品也是产品,是产品就得尊重商业规律。一项新科技能火起来,本质上是有足够多的人接受它,这与是否抛弃老人其实没关系。就好比你会发现,为什么大多数服装店都只买女装啊?会不会对男性不友好啊?显然没必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市场需求所造就的。

随着我们寿命的提升和生育率的下降,老龄化问题不可避免。这也是市场。有市场就一定不会被遗忘,就像卖保健品的商家总是盯着老年人一样,未来家用机器人、健康监控设备和一些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新产品都会瞄准老年人市场。那时候,也许对家用机器人最熟悉的正是老年人。社会并不会因此而割裂。反而,如何让未来的人老了之后都有钱花,让市场总能记得老年人,这才是个大学问。

05

线上粉丝间互撕谩骂、刷量控评,线下追星的围追堵截、跟踪偷拍,赛场观赛时“长枪短炮”、声嘶力竭……竞技体育何以被“饭圈”侵蚀?

 @澎湃网友QjimUv: 体育“饭圈化”,和娱乐圈的性质一样吗?

丁慧 评论员:国内饭圈文化距今差不多10年时间。通常来说,2014年到2015上半年开始的“流量经济”,当时某些男明星不需要演技和代表作品就可以拿到影视资源和代言,粉丝的控评数据成为影视和广告的决策依据,由此也开启了“流量经济”时代以及产生了“饭圈”。在体育领域,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乒乓球这一项目开始有饭圈化趋势,当时男单决赛后,也曾出现类似于本届奥运会女单决赛后同样的粉丝互撕情况。到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时,其实已经和娱乐领域的选秀节目一样,不少观众PICK喜欢的运动员,“入股”有潜力的运动员作为支持对象。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一些热门的体育项目出现了饭圈化的倾向。防止”饭圈入侵“,需要运动员直接对粉丝的出格行为予以呼吁,明确表示拒绝。我们看到今年8月13日,潘展乐解散了唯一的粉丝群,这其实是有效遏制饭圈化的办法。

06

节假日期间,各地“文博热”持续升温,博物馆迎来泼天的流量。过去二十多年,中国大量博物馆兴建,博物馆一票难约的火爆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阿飞负传: 以前国内博物馆很冷清,为什么现在“文博热”“研学热”兴起?

一森 90后博物馆人:

回顾来看这更像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结果:从博物馆角度出发,2008年起国有博物馆陆续向公众免费开放,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鼓励制度创新;文创、媒体等部门陆续在博物馆内出现。在此之前,博物馆普遍只有陈列、保管和宣传三个职能部门。而博物馆因其作为城市地标建筑在城市复苏、新城建设中表现出的潜力(古根海姆效应)也逐渐被应用在国内的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多建筑更壮观,参观条件更好博物馆的出现无疑也拉近了博物馆与大家的距离。从观众角度出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文化服务需求的增长似乎是一种必然,而博物馆的发展则适时地填补了这种需求的空白,“博物馆里的显眼包”等话题也屡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

李翔 90后博物馆人:公众教育,是博物馆从诞生之初延续至今的重要使命与功能。宏大来说博物馆是传承历史一段记忆的载体,让我们可以通过上帝视角来观看发生的一切。人类小时候通常是建立习惯的时候,所以我个人支持小时候去博物馆,去学习经典,多多对世界产生好奇,不一定要完全认可,去探索,去质疑。

07

陪父母看病、旅行,同时保持学习,尝试找到职业目标、考公考研上岸——辞职回家当“全职儿女”,是啃老吗?

 @LINDAAA: 为什么身边全职女儿要比全职儿子多?

何雨 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这个发现还是蛮有代表性的。从实际调研中看,全职女儿确实要比全职儿子多得多。原因可能有:一是女性更愿意表达,所以能够把全职的状态公开;二是在社会的角色期待中,男性必须要承担更大的养家责任,同时,其能够接受的工作类型谱系更为广泛,如,实在不行就到工地打工,这使得男性就业规模总体要大于女性;三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别歧视,也让更多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向男性倾斜。

08

硬控、水灵灵地×××、班味、松弛感、小孩哥/小孩姐……你还记得哪些风靡一时的热词?它们记录着时代的瞬息万变。

 @澎湃网友JVjiyq: “city不city”区别于其他词语,融合了英语单词,甚至从字面上根本没法理解其含义,为什么仍能走红并被人们所接受?

施隽南《咬文嚼字》杂志社编辑:“city不city”比起过去选出的流行语,确实显得比较特别。过去我们评选流行语时,对字母词是十分谨慎的,一方面是维护汉语自身的纯洁,一方面是目前正规出版物对于字母词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规范要求。过去的流行语主要是字母略写,如emo、yyds、city walk,也有像“栓Q”“hold住”这样中英杂糅的。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中国人把字母或者外来语放入汉语中,整体是汉语的使用逻辑。而“city不city”,是一个外国人,把他的母语放到了汉语的结构中,所以这个词的形成的路径同之前流行的字母词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新时代的“洋泾浜”。近年,中国对多国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也许为“city不city”这类表达的产生与流行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所以这个流行语无论从语言学角度还是社会意义来说,都有着特殊的价值。

09

一考研生因虐猫两次被高校拒录,江西师大虐猫男生被开除学籍......此类虐猫事件频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类虐杀行为?

@夏萌猫: 真的有所谓的“天生坏种”吗?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超雄综合征”?

张亚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可以去翻那本畅销书《天生变态狂——TED心理学家的脑犯罪之旅》,作者自己是脑神经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受邀研究凶手的大脑,还从中总结出一套凶杀犯大脑的通用模式,最后竟然发现自己也拥有这样的大脑,即负责共情和道德观的脑区活动减弱了,也的确存在着你所说的超雄基因或战斗基因,不过,这本书最精彩的地方在于让我们看到作者和他研究的心理变态者的大脑类似,选择却完全不同,环境和基因会产生复杂的交互作用,仅仅拥有这样危险的DNA和大脑并不足以把一个人推向人性的阴暗面。也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养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一点善意,一句温暖的话,一丝对陌生人的关心的确意义非凡,基因的成长环境正是我们每个人孕育的。

10

存钱、运动、旅行、升职涨薪,当这些立下的目标和计划未完成,内耗、焦虑接踵而至。我们该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达成和解?

@Serena1992:: 感觉身边的人都比我强,该如何避免陷入和别人比较的负面情绪?

汪冰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告诉你个好消息:几乎无人能躲开与人比较的烦恼,差别只是程度问题。作为社会动物,不在乎别人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在乎别人才符合天性。我有一个“心灵鸡汤指数”:心灵鸡汤中出现频次越高的主题越是“人力常有所不及”,比如“放下比较之心”。所以,请接受你会与别人比较,但是也请记住,你也可能是别人比较的对象,比如有人会羡慕你的学历、健康和家庭……

如果和地球上70亿人中的任意一个人交换人生,你会愿意吗?在什么时候,你会忘记别人,忘我地投入一件事?你热爱你的工作吗?我感觉你的生命中亟需一种不需要对标别人的价值感、意义感和幸福感。也许你现在经历的痛苦正是一个契机,我们不是为了读书活着,也不是为了工作活着,更不是为了与别人比较活着,人生只来一次,最重要的是“你打算来干什么?”。“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责任编辑:刘立言
    校对:姚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