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日记丨一家人的党史课,一场“责任”的接力

澎湃新闻驻中共一大会址报道组记者 刘瑞
2019-02-12 17:48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国各地前往一大会址纪念馆参观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澎湃新闻推出“一大会址”日记,派出记者常驻中共一大会址,近距离观察、感受、记录会址每天的新闻,讲述一大的红色故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宋先生一家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澎湃新闻记者 刘瑞 摄

2019年2月12日,星期二,上海阴转阵雨。

兴业路上,梧桐枝还挂着南方冬日的湿冷,热意却在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观众里弥漫开来。上午10点左右,宋先生一家便抵达了纪念馆,但他们并没有马上进行参观。直到十点半馆内讲解员的声音响起,一家人才随着人潮进入展馆。

“就想听听专业的讲解,希望能更了解这段历史。”沈慧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丈夫去年8月曾经来过这里,这次一家人趁假期自太原前往上海,旅行第一站就定在了一大会址。

“他一直想带着我和女儿来这里看看。”沈慧萍笑着望向丈夫。早年在部队的经历,使得这个一米八几的男人在站立时如同树木般沉默,与妻子和女儿讲话时,温情的一面才显露出来。参观过程中,女儿宋怡诺一直挽着妈妈的手臂,宋先生则一直站在两人不远处,偶尔讲几句话。三人安静而仔细地听完了全程的讲解。

“震撼”是宋怡诺参观完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第一感受。在那个年代,热血青年、知识分子为了同一个目标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令刚刚步入初中的她产生由衷地感动。“他们为了理想和国家奉献自己,真的非常令人敬佩。”宋怡诺表示,自己也想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其实这也就是我们的目的了。”宋先生接过女儿的话,“让她感受到责任,并且有所担当,这是这次参观真正想要她理解的。”

在宋先生看来,中国的不断进步正是在于这种革命精神在代际间的传承与发展。宋先生将这种传承比喻为一种接力,而这种接力已经在他与女儿之间开始了。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