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不够不能评奖学金?当代大学生究竟该怎么“管”

尤小立/中国科学报
2024-12-18 08:34

不久前,辽宁某大学下设的一所学院公布了《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审细则》,其中有关“冬季扫雪缺席次数多于30%,将取消其学业奖学金评审资格”的规定,不仅引发院内研究生的反弹,也引起了社会人士的热议。相关的议论虽不免夸大其词,但多少反映出当下大学管理理念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现状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国内大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学生的志趣分化十分明显。所谓志趣分化,主要体现在大学中不再仅有只注重功课的单一类型学生,各种追求和选择的学生越来越多。二是从小被家长及祖父辈众星捧月般捧在手心的孩子不仅升入大学,而且已经遍布本、硕、博各层次,甚至已转变角色,成为青年教师。家长们“你是最棒的”等鼓励式教育自然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但反面效应也逐渐显现,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只接受服务、不愿意付出,特别是不能冷静地接受哪怕是客观、合理的批评等。

应该看到,大学呈现的两个特点不是“正在”,而是“已经”改变了大学的管理生态。因此,不只是以往的“精英式”教育管理模式早已不再适用,即便是面向普及化教育的管理方式,如果不考虑管理对象特点和需求进行被动应付,也不可能奏效。

客观地看,大学确实面临着实际难题。因为这两个特点对大学管理生态的改变是“侵入式”的,即它不是事先协商,而是不由分说、不顾及大学的传统和原有教育模式,就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群体硬生生放进大学校园,大学反而成了弱势的承受一方。

如今的大学采用的联系家长、共同管理的“家校一体”模式,就是典型的被动应付下的选择,或者说是大学新生代改变管理生态的结果。因为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并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一点儿委屈,“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则期望处处随己之愿,学校又无法只“服务”而不提“要求”。为了减轻责任,大学就只能模仿中小学,由家长参与到管理学生的工作中。

当然,大学管理部门并不总是被动的,他们也在主动制定管理措施,但任何管理措施都需要考虑大学以及新生代学生的实际状况,否则便容易变成无法体现实效的“工作”。

当下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估和课程认证便是如此。新生代学生的志趣分化意味着他们是多元的集合体。然而,管理方却想用“标准化”应对这一变化,用“不变”治理“多变”,让“志趣分化”再次重归“统一”。这类强扭的方式除了形成若干文牍和应付评估的“教学材料”外,就只能继续促使教师无所用心地走“教学程序”、学生疲于应试。

上述辽宁某学院的“规定”就是忽视新生代学生的实际、“良好的愿望”没有得到期望结果的例证。本来,北方地区冬季大雪后,众人到周边的马路或公共区域扫雪是一个好传统,也是一道互助互爱的人文风景。然而,一方面大学的新生代在家里是家长的“呵护”对象,很少参加劳动;另一方面,扫雪实属公益性质。公益之所以为公益,就在于它靠的是自觉自愿,既非必须,就不应“规定”。学院方面出台规定未必像网友指责的那样,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但现在看来,它反而让个别缺乏劳动习惯和公益热情的人找到了宣泄不满的理由。

改变大学管理的现状虽无统一方法,却可以有相对一致的原则,把大学新生代当作“成年人”就是最基本的原则。

严格意义上说,大学的新生代并非真正的“成年人”。他们的身心尚稚嫩,在许多方面都还没有“断奶”;他们的权利意识比许多成年人强烈,却缺乏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自觉,往往要求别人多,自我要求少。

尽管如此,也不影响这个基本原则的合理性。如果不落实此原则,大学新生代的成长、成熟将继续延迟。

对“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自然不能居高临下,更无须充当“道学先生”,轻率地予以是非评判乃至申斥。“成年人”的教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如果要顺应大学新生代鼓励式教育的习惯,就需要以精神鼓励为主,让先进的学生更先进,让相对落后的学生产生自我羞愧感。古人所谓“知耻而后勇”,并非是通过打击自尊和积极性的方式完成的。因此,积极向上氛围的营造才是关键。

在不能“要求”的年代,大学正在经历着由居高临下的“教育”向平等“服务”的转向。大学的“服务”不同于狭义的“服务行业”的“服务”,它对大学管理方和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也更需要素养和智慧。

此时,大学管理者和教师的“身教”较之“言教”更重要。因为“身教”是非强制性的,它对学生人格潜移默化的影响,远胜于无数空洞的道德说教和条例规范。

(原题为《扫雪不够不能评奖学金?当代大学生究竟该怎么“管”》)

    责任编辑:崔烜
    图片编辑:陈飞燕